首頁>歷史>

圖為皇帝冠頂

現如今科技發達,珍珠已經不再珍貴,人工養殖每年就可產出大批次的珍珠,各種成色,各種款式現如今都能做。但珍珠在古代是非常稀有的東西,不能靠人工養殖,只能天生天養。

物以稀為貴,因為產量極少,所以它變的很珍貴,且一般只有皇家才用得起。古代沒有什麼明星,皇家的一言一行就像是現在的明星,極易被人崇拜和模仿。上行下效,對於野生珍珠的過度採伐,到底是讓大自然的資源變得匱乏。

東珠相較於別的珍珠究竟有何不同

東珠其實就是珍珠的一種,但是由於產地在東北一塊的松花江,鴨綠江,黑龍江等一系列東北江水之中,故而才被稱為東珠。

因為是淡水珠,所以顏色上也與海水珠有差異。最好的一等東珠色澤透亮,多呈淡金色,為皇室所愛重。

圖為皇帝所佩戴的朝珠和東珠

在清朝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有資格佩戴東珠朝珠,朝珠是東珠級別裡最高的,色澤飽滿,形狀圓潤。

它被做成裝飾品,垂掛於胸前,是衣服上的一種配飾。哪怕身份高貴如親王,太子,公主也是沒有資格佩戴朝珠的。

清朝皇帝和官員,穿朝服和吉服時常常在衣服外掛一串珍珠項鍊,也多是以東珠製成,雖不如朝珠完美,但也十分尊貴。儘管如此,他們制項鍊的東珠也得是皇帝賞賜給他們的,而不是他們私自採取的。

海水珠又稱南珠,一般色澤呈白色,也非常難得。但是相較於產自南方的南珠,他們更喜歡產自東北的東珠。因為清朝的滿族發源地就在東北。

選擇產自家鄉的珍珠,讓他們覺得離祖先更近,也是一種表示對先祖的崇敬之意。

東珠在清廷,被皇帝和后妃在器物和服飾上廣泛使用。用它製成的首飾光彩熠熠,十分奪目。深的皇帝和皇后的喜愛,上行下效,底下的人對東珠也是更為推崇。

但若是發現誰私藏東珠,在清朝可是要殺頭的罪名。為了防止東珠流落民間,他們甚至專門設定關卡,實現了"如果不是奉旨,東珠誰也拿不走"。

圖為官員所佩戴的東珠項鍊

那些採珠人辛辛苦苦採來的珍珠,到最後自己是一顆也不能留下,如果發現,從上司到下屬,所有人員都得獲罪。

東珠的歷史,為何被稱為"血珠"

從金朝開始,人們對東珠的需求就在不斷增加,因為產量稀少,色澤透亮,所以皇親國戚尤為喜愛。當時的金不過只是一個彈丸小國,他們要把所採得的東珠貢獻給所屬的上國。

上國皇帝對金珠更為喜愛,因此規定他們每年必須上供多少。為了滿足上國的需求,他們組建了專門的採珠團隊。

天生天養的珍珠,哪裡是那麼好得到的。 史書上有記載,往往過數江,而不得一顆。

金朝末期,為了不被成吉思汗消滅,皇帝就把所採得的東珠盡數獻給成吉思汗。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也並非只識彎弓射大雕,他對東珠的喜愛程度並不亞於以後的任何一個皇帝。

但成吉思汗雄心壯志,他想要的不止東珠,區區東珠自然阻止不了他一統天下。

一直到明末清初,明朝末期的皇帝,對東珠的喜愛程度已經達到了頂峰。

圖為108顆東珠和松綠石組成的項鍊

清太祖努爾哈赤為了麻痺明末的皇帝,投其所好,進獻東珠。顯然此舉一把俘獲聖心,就這樣努爾哈赤被大肆封賞,為清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到了清朝,東北被視為"龍興之地",產自龍興之地的珍珠自然極其珍貴。朝廷對珍珠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把東珠視為朝廷威嚴的體現。

為了獲取更多的東珠,他們還設立了專門的採珠機構,被稱作珠軒。南起松花江上游,北至黑河,皆設有專門的採珠機構。

他們大範圍分頭採集東珠,因為過度捕撈,導致江中珠蚌大量減少。往往是過了數條江也撈不到一個蚌,好不容易撈了一船的蚌,全開開裡邊竟然沒有一顆能用的珍珠。

大冬天一趟一趟的白走,折損了不少人馬。可皇帝卻絲毫不在意,甚至不知道這麼多人為採珠而死。

圖為皇帝冠頂朝珠

等到乾隆年間,東北的採珠的珠軒已設有65個,每個珠軒都有30個人,人員時常有折損,所以實時添補。

每一顆東珠都是採珠人拼了性命和所有運氣換來的,故而又被稱為"血珠"。

採珠人經常在水下工作,故而又被稱作"水下奴",他們就水下的奴隸一樣,生死都無人在意,上位者只在意他們奉上的東珠。

歷史上關於東珠的記載長盛不衰,其中最為過分的就是大遼皇帝天祚帝,生活奢侈,尤喜東珠。

為了得到更多的東珠,他就命令女真人大冬天下河撈珠。冬天東北的天氣本來就冷,河水更是冰涼刺骨。

圖為東珠

下水之後,就算撈到蚌殼,蚌殼裡邊也未必有珍珠。就算有珍珠,珍珠成色未必好。為了撈到好的東珠,他們得不停的下水。

就這樣,許多女真人冒著嚴寒,鑿冰入水,被活活凍死在了河中。儘管如此,他們也不敢停下,一旦停下,面臨的就是上頭無盡的懲罰,甚至還會連累家人。

上位者永遠不知道他們隨口提的一個要求,下面的人要跑斷腿,甚至付出性命才能辦到。

珍珠的形成,東珠的沒落。

珍珠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它是由細小的異物隨著水流進入蚌殼體內,經過長年累月的磨鍊,才有可能變成珍珠。

天然的珍珠形狀大小都不一樣,因為它所進入蚌殼體內的異物不一樣,所以它形成的形狀有圓形、梨形,或者其他各種各樣的形狀。

想在自然界中尋找一顆色澤光亮,圓潤飽滿的珍珠,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都是不可估量的,多數全憑運氣。

隨著清政府的沒落,以及沙俄侵華,日軍侵華等各種侵華戰爭,對各種金銀財寶的大肆掠奪,致使黑龍江行業的東珠資源日漸枯竭。

圖為最珍貴的黑珍珠圖為最珍貴的黑珍珠

而黑龍江流傳千年的東珠採捕業,也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消失。現如今更是講究生態環境平衡,不允許過度捕撈,人類已經開始選擇人工養殖珍珠。

所有貝類的貝殼內部都有一層特殊的物質,被稱為外套膜。外套膜和貝殼中間還有一層細胞。中間有一些縫隙可能就是異物進入貝殼的通道。

人工養殖珍珠就像在給蚌殼母親做手術,將珍珠貝的外套膜切成小片,然後送入別的蚌殼的體內,透過珍珠質的沉澱,慢慢形成珍珠。

珍珠的外套膜和外殼之間的那層細胞,天生就會產出碳酸鈣,他們包裹著珍珠,給它輸送營養,讓它越長越大。

如今的養殖技術越來越發達,不僅能控制珍珠的形狀,更是能控制它的顏色,珍珠已經不是上位者的專屬,所有人都可以買到。

圖為正常珍珠的各種形狀

珍珠已經變得不再珍貴,價格也不是很高,人工養殖的珍珠和野生珍珠在化學上並沒有什麼區別,都是碳酸鈣的成分。

因為野生珍珠現在很少遇到,故而才會有野生珍珠比較貴的說法,我們在生活中不必追求物以稀為貴,也要給大自然休養生息的時間。

1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隋亡唐興七十年|卷二•第三章8.手心手背都是肉「兄弟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