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李牧到底有多厲害?

在秦軍力壓趙軍之時,還能連勝兩戰。

而趙國上至太后趙王,下至黎民百姓都把李牧看作是趙國的唯一救星。

嬴政為了讓趙國換掉李牧,不惜命頓弱傾盡財力,大把黃金扔進趙國大臣的府邸,真可謂是揮金如土。

而王翦為了最大程度上儲存秦國實力,帶領四十萬大軍在荒野空耗半年有餘,寧願和李牧兩軍對持,也不貿然出兵。直到得到李牧被調離的確切訊息,才大舉進攻。

縱觀李牧的征戰履歷

他曾統率大軍北擊匈奴,南抗秦軍,數十年無一敗績。

在戰國名將中只有三人可達到這樣的高度:吳起、白起、李牧。

而這三人的統兵性格也驚人的相似:機警靈動如飄風,深沉匿行如深海,勇猛爆發如雷霆,即便勝戰無數,也從沒有輕敵驕兵的心態。

總而言之,狠而刁,勇而韌,明明冰炭之別的性格偏偏能融於一人之身。

這樣一個不世之才,最後竟然死於莫須有的罪名。

當李牧奉詔書將兵權交於趙蔥、顏俊的時候,李牧不知道是圈套嗎?

機警智慧的李牧連秦王、王翦的策略都看的一清二楚,還能看不透奸詐小人郭開?

他當然知道這裡面有陰謀,可是他能怎麼辦。

耗,趙軍久困井陘山,糧草將盡,援軍無望,根本耗不起。

打,數量上二十萬對四十萬本就是劣勢,再加之王翦的兵力之強今非昔比,而李牧的十萬主力軍事則來自於他數十年鍛造的一支善騎射的邊軍,所以山地戰並不是長項。以目前趙軍之實力若主動進攻無異於立即崩潰

退不能退,進不可進。若沒有舉國抗秦之勢,趙軍必敗,敗得比長平大戰還要窩囊!

這一切李牧的都看得很明白。

所以他只能聽命回去,親自面見太后、趙王,陳述利弊,或許能為趙軍換回一絲生路。

只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死亡竟然來的如此之快。

在和王翦大軍相持於井陘山的那些日子,在糧草緊缺的焦灼中,在淒厲的聲聲號角里,看著被不戰不退的秦軍活活窩著的二十萬趙軍。

桀驁不馴、雄霸軍旅一生的李牧大概也想起了長平大戰中白起的“以重製輕,以慢制快,斷道分敵,長圍久困” 而使五十餘萬趙軍一舉毀滅的慘劇。

三十餘年戰場閱歷,剽悍靈動的李牧從來是制敵而不受制於敵的。這一次,李牧卻得眼睜睜擁著二十萬大軍不能挪動半步,無可奈何的陷進說不清是秦國還是趙國抑或同時由兩方甚至多方掘成的深深泥沼,直至沒頂窒息也無力掙扎。

他或許也曾在心底感慨過:假如王翦的二十萬大軍能死命攻堅,使他能痛快淋漓地血戰一場,他的心緒或許可以平靜一些,此生的遺憾也會減少那麼一絲一縷。

畢竟,將軍戰死沙場化為累累白骨,也是一種壯烈的歸宿。

這樣的李牧、這樣的天賦才具,這樣轟轟烈烈的一生,卻死的如此輕描淡寫,如此屈辱,令千年後的我們也為之意難平。

這樣的人生逢亂世,何其璀璨,但又何其不幸。

#

1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始皇滅亡六國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