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成大一統的皇帝,自他親政後,用了前後不到二十年的時間,消滅了其他六國,結束了持續五百餘年的大分裂。整個滅六國過程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擊垮強趙

秦始皇繼位後,由於年紀尚小,朝政由相國呂不韋主持,後宮還有趙太后和長信侯嫪毐干政。直到他23歲時,秦始皇十年,嬴政誅殺了嫪毐,驅逐了呂不韋,終於大權在握,隨即便展開了波瀾壯闊的統一戰爭。

公元前236年,秦始皇十一年,嬴政在趙燕爭鬥之際,出兵攻趙。秦軍越過太行山,攻取了趙國腹地諸多重要城池。隨後在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都發動了攻趙作戰。在這連年戰爭中,秦趙互有勝負,尤其是趙軍在名將李牧的帶領下,多次給予秦軍以重創。然而,受制於絕對國力上的差距,趙國經歷秦國接連不斷的打擊,元氣幾乎耗盡,已經很難再獨自維持。

自前236年至前231年,這一時期的戰爭基本都發生在秦趙之間,山東六國離心離德,無法合力抗秦。趙國在被徹底打殘後,六國再無反擊秦國的勇氣。

兼併韓趙

公元前231年,秦始皇十六年,韓魏迫於秦軍壓力,向秦國納地。秦始皇派兵接收新地盤,分別設定麗邑和南陽郡,為了消化這些新領地,秦國暫停了攻趙作戰。

十七年,秦始皇派內史騰攻韓,順利擒獲韓王安,韓國至此滅亡,秦國以其地設定潁川郡。

十八年,秦始皇重啟滅趙作戰。歷時兩年,秦始皇派出了全部核心將領,並透過反間計殺死了李牧,最終攻克邯鄲,俘虜了趙王遷。但趙國並未就此完全滅亡,趙國宗室趙嘉逃到了趙國北部的代地,自立為代王,堅持抗秦,並和燕國媾和,達成了抗秦同盟。

二十年,咸陽大殿內發生了荊軻刺秦事件,秦始皇以此為藉口發兵攻燕,燕代聯軍大敗。二十一年,燕國都城薊城被攻破,燕王逃至遼東得以倖免。

自前230年至前226年,秦國滅亡韓國和趙國,近乎摧毀了燕國,北方只剩趙人的代地和燕人的遼東還未納入秦土。

滅魏攻楚

公元前225年,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兵攻魏,歷時三個月打下大梁,魏國滅亡,以其地設為碭郡。

隨後,秦國全力對付楚國,楚國是老牌強國,人口眾多,疆域遼闊,是秦國最難消滅的對手。先是,秦始皇派李信、蒙武以二十萬人攻楚,作戰很不順利,甚至還發生了秦軍將領起義事件,長期在秦國任職的楚人昌平君據地反秦,給秦軍造成了重大損失。

秦始皇不得不增加籌碼,派王翦以六十萬人攻楚,這才算勉強徵服楚國。二十五年,王翦繼續向東南進軍,降服諸個越人部落,將整個長江中下游流域收入囊中。

自前225年至前222年,秦國消滅了所有的南方諸侯,甚至連楚人都約束不了的越人王國都被納入了中原政權手中。

逐北吞齊

滅楚的同一年,秦始皇將目光重新投向北方,這次他派出了王翦的兒子王賁。

王賁遠征遼東,俘虜燕王喜,隨後回師攻下代地,俘獲代王趙嘉。燕趙兩國最終徹底覆滅,兩地隨後成為秦國的遼東郡和代郡。

此時,戰國七雄僅剩秦齊兩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嬴政命自王賁挾大勝之勢南下攻齊。齊人明顯沒有準備,秦軍幾乎算得上兵不血刃就俘虜了齊王建,齊國滅亡,其地被設定為齊郡和琅琊郡。

秦始皇最終完成了統一大業。

從公元前236年秦始皇親政開始算起,秦始皇曆時16年,滅亡六國,成為第一個完成大一統的皇帝。

7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看《大秦賦》韓非之死,無須太過陰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