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汝州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
在汝州西部軒轅黃帝時期有廣成澤
漢代皇家闢為狩獵演兵的廣成苑
史界幾乎人人皆知
此廣成澤和廣成苑均與崆峒山廣成子有關,知者甚多
但漢唐時期
汝州有朝廷所設的廣成關和廣成驛,卻知者甚少
而廣成關和廣成驛具體位置在哪裡
恐怕知者更少
甚至至今還有一些文人學者在苦心探訪
▲遠眺崆峒山和相連的下鸛山
由於廣成關是東漢時期京都洛陽有名的八大關之一,截至目前,函谷、伊闕、太谷、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七關均有確切位置,唯廣成關具體位置似乎還在探討之中。所以近年來,洛陽、伊川、汝陽不少文史愛好者可謂苦心孤詣,傾注心血在勘察探尋。其實這個問題,筆者於本世紀初經過查閱史籍、到實地察訪已心中有數。只是為了對歷史負責,慎之又慎,沒有公開自己的論斷。近期又經過實地採訪、踏勘,進一步證實了史籍的記載和自己的論證,自信無誤,予以公開。
▲在臨汝鎮郝寨村採訪村中老人
廣成驛和廣成關,顧名思義,肯定與廣成澤相近。尤其與軒轅黃帝問道廣成子的崆峒山不遠,這是此問題的前提。
明正德《汝州志·山川》載:“廣成澤,一名黃陂,在州西四十里,周圍百里。漢為廣成苑,地有灌溉之利。”此述就把廣成澤和廣成苑講清楚了。按此說法,廣成澤的範圍不僅限於汝州溫泉鎮大部和臨汝鎮一部,它包括汝陽內埠(舊屬大安)、陶營以至伊川一部分。筆者實地考察走訪,這些地方直到明初才被軍隊屯田開墾為耕地。如正德《汝州志·屯田》載:汝州西有“鸛山屯,地七十五畝。東響崗營,地四十八頃。”而汝陽縣(舊伊陽縣)則有“大安屯,地四十四頃。西響崗營,地一百十四頃。”這些屯田都是古廣成苑內沼澤和近岸。那麼,廣成澤既然範圍如此之大,廣成關和廣成驛具體位置在哪裡呢?有人說在汝陽與伊川交界之石界嶺,有人說在汝陽東的紫邏口。這些都是缺乏歷史依據的主觀猜測和臆斷。其實,只要認真查閱歷史資料就不難發現,初唐時期的廣成驛和東漢的廣成關其實是一個地方,其具體位置就在汝州臨汝鎮境內的崆峒山下。
▲磚拱石橋的橋基全用古石碑壘砌
《全唐詩》中鄭愔《貶降至汝州廣成驛》詩:“近郊憑汝海,遐服指江干。尚憶趨朝貴,方知失路難。曙宮平樂遠,秋澤廣成寒。岸葦新花白,山梨晚葉丹。”這是唐景龍三年(709年)鄭愔被貶放江州途中有感而發的詩。這裡的“汝海”不是汝河,而是汝州本州的代稱。這裡的“江干”更不是汝江之岸,而是遠隔千里的江州。此段詩的意思是:來到京都洛陽百里的汝州,因服罪要到遠隔千里的江州去。平時總想著入朝為官的榮華和富貴,如今才體會出失去前程的艱難。離溫暖舒心的宮院越來越遠了,這秋天的廣成澤已寒意凜冽。廣成澤岸邊的蘆花白了,廣成驛周圍的梨樹葉子在晚霞的映襯下一片丹紅。從此段詩意可以看出,鄭愔入住的廣成驛就在汝州西部緊挨廣成澤北側的岸邊。熟悉此處地形的人都會想到,這個地方只能是現臨汝鎮南四公里的崆峒山南側。
▲崆峒山下的“瓦碴地”
明正德《汝州志·山川》載:“崆峒山,在州西六十里,上有丹霞院,即廣成子修道之處。今有墓存。山下有洞,舊傳洞中白犬往往外遊,故號小塚為玉狗峰。上有廣成廟及崆峒觀。下鸛山有廣成城,有記。”注意,這裡的“下鸛山”就是崆峒山主峰西側相連的兩個小山包,附近村民所稱的鸛山二架山三架山。上文是說古時這兩個小山包上有“廣成城”,還特意指出“有記”。
明正德《汝州志·古蹟》載:“廣成城,在崆峒山。相傳軒轅時所築,即黃帝問道廣成子之所。”此述證實,崆峒山上確有廣成城。但“相傳”卻不可靠。因為軒轅黃帝時還沒有真正意義的“城”。在崆峒山隱居修行的廣成子更不會去建城。古史書《竹書紀年》載:“鯀始築城。”就是說,歷史上真正意義的城是大禹的父親鯀“始築”的。那麼,崆峒山上是否存在廣成城?或者它周圍是否存在過類似“城”的建築,被後人誤以為城?在走訪中,有老人說,因古時崆峒山香火旺盛、香客太多,緊挨崆峒山下從東南到西北形成了一條商業街稱太平街。現在那一帶的耕地裡還有大量的古磚碴碎瓦片,村民稱那些地叫“瓦碴地”。筆者幾次實地考察,證實老人所言瓦碴地不虛。但小小的崆峒山,只因廟裡香火旺,就能在山下形成一條似城的商業街,怕是有點難以置信。如果說漢唐時的廣成關廣成驛在此,來往客商定然不少,生意人看準商機,在關門外、驛站旁設鋪開店做生意,安全係數很高,久之成街倒是可信。
▲臨汝鎮馮店村北的磚拱石橋
於是,筆者抓住正德《汝州志·山川》卷“崆峒山”條中的“有記”不放。這個“記”就是唐代汝州刺史盧貞的《廣成宮記》。此記先是論證了汝州崆峒山是黃帝問道廣成子之處,然後敘述了在他倡導和表率下集資重修了廣成子的廟殿。最後一段話揭開了廣成關的神秘面紗。原文“舊記但以廣成子為仙者,又不證崆峒之地,知有關焉,故復建此銘揭於西序。”謝天謝地,廣成關真的就在這裡。盧刺史把自己的考證和重修廟宇之事不僅寫成文,還刻諸貞珉。但他沒有把碑豎在崆峒山上,而是豎立在崆峒山西側的漢廣成關遺址處。這個遺址就在“下鸛山”,就是現今周圍村民所稱的二架山三架山的“廣成城”。
▲張春廣在“瓦碴地”講述太平街走向
本月初,筆者再次到崆峒山周圍走訪,經人指點,找到了菜園村70多歲的張春廣先生,張先生雖然識字不多,但熱心於古蹟探究和文物保護。他曾自費聘請洛陽民間考古隊,用洛陽鏟在崆峒山西側的二架山三架山探查,發現地下一米左右即有三四道漢磚鋪設的甬路。他自認為很可能是漢代的廟院和塔基。筆者當即糾正他說,不是廟院,是漢代的廣成關,唐代的廣成驛。所謂的塔基應是關口門柱基。他說,幾年前他把勘探的情況憑自己想象繪成了圖,交給了市文物局的負責人。他帶我又到“瓦碴地”轉了一圈,講了傳說中的“太平街”走向,又講了他小時候在崆峒山上所見的很多修廟碑和山下紀念擺渡的“艄公碑”。這些“艄公碑”說明漢唐時崆峒山南面的廣成澤水還很大,南北通行必須船渡。他還說,山上山下的很多石碑都被拉到臨汝鎮的馮店村建石橋了。筆者隨即到馮店那座磚拱石橋察看,果然屬實。三孔石橋基部全是石碑壘砌,一孔橋洞下不知何時衝出一塊石頭(筆者懷疑是有人從橋底撬出來弄斷的石碑),翻開一看,上面還有落款“大清光緒”和兩個“故儒”大字清晰顯現,應是清代大戶墓碑。可見這座石橋簡直就是一部崆峒山的史書。但願這些石碑能做為文物重見天日。(文/圖 郭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