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餘給章邯的信中說道,不管你是有功還是無功,你都不免一死,現在全國形勢正急轉直下,向有利於義軍的方面發展。秦王朝不得人心,天人共怒,這是無論賢愚都能看出來的形勢,因此,消滅秦王朝已經為時不遠了。將軍你對朝廷不能犯顏直諫,匡正當權者的不足,對外你征戰三年,義軍不但未被消滅,反而越來越壯大,而你還幻想憑你一個人的力量保秦社稷,安秦百姓,你能做到嗎?
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不現實的,為今之計,你唯一可以選擇的出路,是與各路抗秦義軍聯合起來,早息干戈,救民於水火,落個分地稱王的好結局,這樣豈不比身死人毀,妻子遭殃要好得多?何去何從,請你自己選擇吧。”陳餘的信寫得入情入理,恰好擊中章邯的要害。章邯一時拿不定主意到底是戰是降。戰吧,無論勝與敗,他都不會有好下場;降吧,自己擁兵二十萬。
還沒有直接與項羽正面交鋒過,不明不白地降過去,實在是冤,為自己的前途計,他一邊派自己的親信始成暗中去見項羽,一邊又以自己二十萬的兵力與項羽討價還價。這次談判幾乎是一無所獲。項羽看出章邯仍在搶著打勝仗的幻想不放,決定對他採取軍事行動,逼迫他坐到談判桌上來,他命令蒲將軍帶領一支軍隊,從三戶渡過漳河,突襲秦軍,大獲全勝。項羽自己引主力軍在汗水上向章邯軍發起猛烈進攻,再次大破章邯軍。
這樣一來,徹底粉碎了章邯的幻想,迫使章邯主動提出談判。項羽與諸將進行了研究,項羽提出:“現在我方軍糧所剩無幾,再打下去對我們不利,我也主張與他談判。”項羽的這一意見得到了所有部下的擁護。於是雙方把談判地點定在渲水南的殷虛(殷朝故都,今河南安陽附近)。這次談判是在章邯吃了敗仗以後,章邯再也沒有什麼可以討價還價的了,所以談判進行得很順利,章邯所屬秦軍無條件地投降了義軍。
章邯深知自己雙手沾滿了義軍的血,罪大惡極,尤其是殺害項梁這件事更使他不安,因為他知道項羽是項梁自小帶大的,叔侄倆很有感情,現在他已落入項羽手中,在他看來,項羽不會就這樣痛痛快快地放過他。為了能獲取項羽的寬恕,來見項羽那天,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向項羽懺悔,並把趙高痛罵了一通,把自己殺害義軍的責任一股腦兒地推給了趙高。項羽在對待章邯的問題上,表現得很大度,他沒有過多地追究章邯過去對義軍所犯下的罪行,而是鼓勵他在今後的抗秦鬥爭中帶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