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陷入匈奴重圍被擒
李陵,是西漢飛將軍李廣的長孫,漢武帝時期的名將,後被匈奴俘虜。李陵原籍甘肅隴西,此地自商鞅變法以來,效命疆場立軍功封侯,成為熱血男兒的雄心壯志,而乃祖李廣更是李陵崇拜的偶像。所以,李陵自小就有“馬革裹屍”、“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意志,不是那種貪生怕死之輩。
李陵的軍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驍勇善戰,又體桖下屬。但由於年輕氣盛,沒有處理好與其他將領之間的關係。起先是他不願意做別人的後方軍需官,繼之則是別人也不願意配合他,以至於缺乏救援孤軍冒進陷入匈奴重圍,連日搏殺也無濟於事,最終寡不敵眾被擒。
李陵詐降引發的事端李陵沒有殺身成仁,但這並不表明是懦弱怕死,而是留住生命等待“翻盤”的機會,他實在心有不甘這樣被打敗而沒法建立功勳就死去!可是,聽到李陵兵敗被擒訊息的漢武帝,此時卻是希望他會以身殉國的,甚至對為李陵辯解的太史令司馬遷也遷怒,施以宮刑。
當然,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並不糊塗,他後來醒悟到李陵孤軍無援被俘情有可原,就派將領公孫敖前往匈奴交涉營救。可是這個公孫敖不知是故意為之還是本來就是個馬馬虎虎的人,他得到的訊息是道聽途說來的,說李陵正在把將兵之法教授給匈奴,在幫匈奴練兵準備攻打漢朝。向皇上稟報後,漢武帝怒不可遏,下令族誅,李陵的老母、妻子、兒子等全族老小悉數被殺。此舉徹底斷絕了李陵詐降歸漢的後路。其實,那個幫助匈奴練兵的降將也姓李,不過不是李陵而是原來邊境的另一位將領叫李緒!真是粗枝大葉要不得,資訊不準害死人呢!一條似是而非的訊息,破壞了邦國大計,讓李陵家族人頭落地,也葬送了李陵斬殺匈奴迴歸大漢的前程!
在匈奴被重用,但心中有難言的梗而在匈奴那邊,被俘的李陵很受單于的器重,還把女兒嫁給了他,封他為右校王。兩相比較,在這邊受擠兌即使拼上性命最終也未必能夠封侯,而在那邊卻輕而易舉地就被封為了王,還睡著人家金枝玉葉的女兒躺在溫柔富貴鄉。人才政策的差異咋就這麼大呢!士為知己者死,家族被誅的李陵任誰換位思考也不可能歸漢了!
本來李陵沒有殺身成仁自知慚愧,想詐降再找準機會逃回漢室重新效力,可是事件的發展遠遠超出了預期,使他再也沒法向他爺爺李廣那樣報效大漢朝廷了,心懷民族大義卻成了漢奸,成了不肖子孫!心中的委屈和憋屈,無處訴說。
蘇武李陵泣別圖
他的心跡,是通過後來與在匈奴被扣長達19年之久、牧羊北海邊的蘇武交往中表露出來的。李陵是在蘇武被扣第二年被俘的,單于曾派李陵去勸說蘇武歸順,因二人曾同在漢宮廷擔任侍中。李陵瞭解蘇武的氣節,他遲遲不敢面見蘇武。直到蘇武被髮配到蒼茫的北海邊牧羊特別寂寞的時候,他才找到蘇武同飲數天,試圖以身說法說動蘇武,結果遭到堅決回絕。李陵終於露出心跡慨嘆:我的罪惡上達天廷!說著眼淚就嘩嘩地流了出來,浸溼衣襟。 他沒有臉面送什麼東西給蘇武,就讓妻子把帶來的幾十頭牛羊留給了蘇武,這才使得只放養著幾十只公羊而連一隻母羊都沒有的蘇武,能夠在蒼涼的荒原存活下來。後來也是李陵告訴蘇武,從邊境俘虜的口中知曉漢武帝駕崩了,才有了蘇武數月每天早晚面南哭吊的舉動。漢昭帝即位後派使者來迎回蘇武,李陵為蘇武餞行時更是委屈憋屈地哭泣,他說道:你今日歸漢,揚名史冊!而我成了貳臣,夙願難酬,愧對祖宗了;家族已滅,我只能客死此地,心曲惟老友和蒼天可鑑。
後來漢朝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輔政,他們早年都與李陵交好,瞭解李陵的本心,還曾派遣李陵故友任立政等人到匈奴招歸李陵,可是李陵已經再也難以迴歸了,他意識到不能反覆無常再次蒙羞,最終活了60歲老死在匈奴。
李陵的匈奴後人,人才輩出,唐朝時前來認親李陵的基因強大,後代人才輩出。據說,建立北魏王朝的拓跋珪一族自稱是李陵的後代;十六國時期,建立西涼政權的李暠也說自己是李廣的第16世孫;還有,西魏八柱國之一的隴西郡公李虎是李陵的後人,李虎的孫子就是大唐的開國皇帝唐太祖李淵。
距李陵死後700多年的唐太宗李世民時期,一支來自遙遠的葉尼塞河上游黠戛斯的朝貢團,在酋長親自率領下來到長安,向大唐皇帝李世民家認祖歸宗。他們說自己是漢將李陵的後代,李陵被匈奴單于封為右校王時,曾管轄剛征服的堅昆地區。這個堅昆地區(注:在漢武帝時期曾被納入中國版圖,清朝時也被納入過中國版圖),《史記》裡也稱鬲昆,就是他們黠戛斯的古稱。當地黠戛斯人種是紅頭髮發綠眼睛的,而他們是黑頭髮黑眼睛的,從膚色上一眼就可以看出來是漢人血統。李世民也是李陵的後人,所以他們是同宗。
李世民對聯宗非常認可,當即同意在黠戛斯設立堅昆都督府,隸屬於燕然都護府,並封酋長為左屯衛大將軍、堅昆都督。
60年後黠戛斯再度遣使訪唐,唐中宗也高興地說: 爾國與我同宗,非它蕃可比。 一句話感動得來使連連頓首。黠戛斯一直同唐朝保持著良好的宗藩關係,並多次參加唐朝攻擊突厥的軍事行動,後來一度被回紇打垮,“不能通中國”。公元840年,黠戛斯人一舉滅掉了回鶻汗國,又同大唐恢復了藩屬關係,其首領被唐宣宗冊封為“英武誠明可汗”。
現在的吉爾吉斯人,是李陵後裔的分支唐之後,黠戛斯人相繼被遼(契丹)、金、蒙元征服,其中大部分人口被驅離故地,在今天的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遊牧。等到準噶爾部在明朝中後期崛起後,黠戛斯人再被驅趕至中亞費爾干納一帶,也即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所以說,吉爾吉斯人是李陵的後裔。由於這種歷史淵源,1992年吉爾吉斯建國後,與我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邦交關係,中國是吉爾吉斯最重要的投資國和貿易交往國。吉國人民崇尚漢語,國內建有多所孔子學院。順便說一句,我國唐朝大詩人李白就出生在吉爾吉斯的托克馬克,即當時的碎葉城。所以,吉國人特別崇拜李白,喜愛李白的詩歌。
李陵另外的支脈大量南遷到了天山西部,這些黠戛斯人發展成為我國境內的少數民族柯爾克孜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