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外國人眼中,中國人十分熱衷養生這件事。事實的確如此,大部分中國人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都會自發地開始養生行動,比如喝枸杞茶泡腳按摩什麼的,而養生的目的就是為了長壽。
人來這世上走一遭不容易,所以大家自然都是覺得,要活得越久越好。不過一般人的壽命也就是幾十年,能活超過一百年的人都算是很長壽了。中國有個老人很厲害,從光緒23年活到現代的2014年,見證了很多個時代的變遷。
01這位老人名叫楊明運,出生於清朝光緒二十三年。那時候正值清朝末年,國家動盪不安,百姓民不聊生。楊明運的父母都只是普通農民,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因為家裡糧食不夠,所以他在十三歲的時候就被送到了山上的寺廟裡面做童工,這樣起碼他還有一口飯吃。楊明運從小就十分勤快,童年的經歷讓他養成了吃苦耐勞的性格,面對糟糕的生活,他也總是抱有樂觀的態度。
在他二十六歲的時候,父親終於來接他回家了。這時候山下已經改朝換代,民國到來。下山後他去碼頭工作,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搬貨,非常辛苦。但楊明運很少抱怨,只想著減輕家裡的負擔。
他在三十歲的時候結婚了,不過妻子身體不好無法生育。楊明運並不介意,哥哥知道後主動將兒子楊玉興過繼給他,楊玉興雖然和他們夫妻二人沒有血緣關係,但一家人卻相處得很和睦。
楊玉興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後,妻子呂珍也幫忙照顧兩位老人。妻子去世後,楊明運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在兒子和兒媳的照顧下才慢慢走出來。
楊明運年輕時常做苦力活,所以身體素質很不錯。上了年紀之後,他每天都堅持著鍛鍊,天氣好就去聽曲下棋,天氣不好就在家裡活動一下。
02他自己並沒有刻意追求長壽這件事,不過早年在寺廟裡面的時候,和尚們每天都會按摩一個穴位,他多年來一直都保持著這個習慣,也許他長壽的秘訣就在這裡。
2004年的時候,楊明運已經107歲了。如此高齡之後,他的身體機能自然大不如前。走路的時候有些顫巍巍地,所以走路只能慢慢走,兒子媳婦一般都會攙扶著他。
但不管他多麼小心,意外還是發生了。有次楊明運不小心摔倒,把家裡人都嚇壞了,大家趕緊將他送到醫院裡面去。
楊明運在醫院住院了一週,兒子因為在外地工作沒能趕回來,是兒媳婦呂珍一直在病床邊上照顧著他。不過這次有驚無險,楊明運並沒有摔傷哪裡,住院觀察一週之後,醫生就讓他出院了。
不過在出院的時候醫生也交代了,讓他之後儘量少下地走路,最好在床上多多休息。因為在檢查的時候醫生們發現,楊明運老人的腿腳活動不便,這是因為他上了年紀,血液迴圈就特別差,所以四肢會很僵硬。
兒媳婦知道這個情況以後,便監督著楊明運,不准他隨便走動。並且她還自學了按摩,每天都定時為楊明運按摩,讓他腿部的血液流動順暢一點。
03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楊明運的情況慢慢好轉,腿部開始有力量,不再那麼冰冷。下床走路的時候也比較穩健,甚至都不需要拐杖了。由此可以看出,楊明運的長壽秘訣也有家人們的細心照顧。
兒子和兒媳婦雖然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的人家,但是在照顧楊明運的時候,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將他照顧得很好。山東政府聽說境內有這樣一位長壽的老人之後,還曾經派人來慰問。
十年後,楊明運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安然去世了,這一年他已經117歲高齡。他去世的時候,最傷心的自然就是兒子和兒媳婦。
兒媳回憶起公公的時候,言語之間充滿了懷念之情,她說楊明運很愛笑,愛吃肉,這個愛好保持了一輩子,上了年紀也愛吃肉,所以身體很好。當地人知道楊明運老人去世後,還自發地來為他送行,葬禮那天到場人數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