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公元221年,劉備帶著一肚子鳥氣,朝東吳出兵,即便當時孫權“遣書請和”,但是劉備卻“盛怒不許”,最終發兵50000直撲孫吳。而這次戰爭的結果也很悲劇,最終劉備這位久經沙場的亂世梟雄卻殞身名不見經傳的東吳小將陸遜之手。關於這次戰爭,《三國演義》寫到了諸葛亮的反應:

“陛下初登寶位,若欲北討漢賊,以伸大義於天下,方可親統六師;若只欲伐吳,命一上將統軍伐之可也,何必親勞聖駕?”

不過,最終《三國演義》當中的諸葛亮並沒有勸動劉備,只在劉備八百里連營之後來了一番“事後諸葛亮”的言論。不過,《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正史當中的諸葛亮面對劉備怒氣衝衝的討伐孫吳是什麼態度呢?《三國志·諸葛亮傳》上面比《三國演義》寫得更潦草,也更讓人尋味: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

也就是劉備快不行了諸葛亮才站出來。之前諸葛亮對劉備沒有進行具體的勸阻,諸葛亮看不出來夷陵之戰是一個戰略錯誤嗎?顯然是能夠看得出來得。因為諸葛亮在第一次為劉備制定的整個戰略最重要的一點兒就是“連孫抗曹”,而劉備征討夷陵明顯就是打破這個戰略。而且諸葛亮也看出了孫權不能打的原因: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這一點諸葛亮眼光是非常毒辣的,孫吳集團是三國當中最善於“守”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固”。從歷史上來看,孫吳也是三國當中滅亡最晚的,確實是非常的“固”。而相比之下,蜀漢集團底子薄,建國時間短,地盤小,兵力少,其實是最弱的。別說諸葛亮劉備,哪怕是我們普通的讀者也該看得出來,蜀漢打孫吳,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但是諸葛亮為何坐視劉備“怒而興師”呢?劉備這個“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又為什麼突然“盛怒”呢?乃至於盛怒之下做出這種不理智的事情呢?難道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原因真的僅僅只是為了兄弟情誼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劉備以前有個跟結義兄弟(而且實際上劉關張並沒有結義)差不多的人被害,劉備也沒這麼激烈的反應。

那個人就是公孫瓚,他和劉備一起拜盧植為師,是同門師兄弟,這關係比結義兄弟也差不到哪裡去了。199年,公孫瓚被袁紹打敗,自殺而死。而一年之後,劉備投靠了袁紹——這說明劉備並不是個兄弟義氣上頭的人,他知道什麼時候該選擇什麼樣的做法,而不是一介莽夫。《三國志》還專門提到了劉備與公孫瓚的友誼:

“而瓚深與先主相友。瓚年長,先主以兄事之。”

可見,劉備攻打孫吳絕對不是單純的意氣用事。那麼,為什麼劉備要打夷陵之戰,為什麼諸葛亮又不勸阻他呢?這我們就要看看之前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發生了什麼了。諸葛亮是在公元207年加入劉備集團,在此之前,劉備一直是在到處逃跑,而208年劉備開始打敗曹操,奪得一塊自己的地盤。諸葛亮是怎麼改變這一局面的呢?《三國志》載: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諸葛亮乾的第一件大事是幫助劉備去孫權那裡“拉贊助”。《三國志》的說法是諸葛亮口才過人,說服了孫權_,然而僅僅靠口才怕還是不夠吧?最主要的還得靠諸葛亮的身份,他並不是什麼“躬耕於南畝”的農民,耕田只是一種作秀。相反,他是官二代,而且在荊洲一帶特別有勢力,《三國志》記載道:

“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這一段話資訊量很大。第一,諸葛亮他爹是豫章太守,諸葛亮自己也做過東漢的官;第二,諸葛亮家族跟荊州劉表“有舊”;第三,諸葛亮和荊州的世家大族崔州平、徐庶關係匪淺。其中“有舊”究竟是什麼程度的“舊”我們不清楚,但是可以知道,諸葛亮在劉表那裡非常有影響力,甚至他能夠部分的掌控劉表的部下也未可知。《三國志》載:

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裡,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

這裡有2個意思。其一,諸葛亮作為劉表的朋友,且曾經被劉表收留,他鼓勵劉備攻擊劉表的兒子劉琮,人品且不說,至少說明諸葛亮有把握打贏這個一戰;其二,雖然劉備沒有攻擊劉琮,但最後他的部下還是幾乎全部投奔了劉備。這也正是劉備人生當中第一筆拿得出手的資本。看到這麼多人,劉備很開心,所以後面他才說:

“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劉備前半生吃夠了人員不足的苦,他真正靠譜的弟兄當時就關羽、張飛而已,一下子來這麼多人,其中還不乏許多謀士、將軍,劉備當然捨不得丟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查,蜀國的“開國元勳”當中有多少荊州人士。所以說,諸葛亮對劉備最大的幫助不是軍事上的,而是政治上的拉人才。

但這也正是後來君臣離心的關鍵。很快劉備就發現不對勁了:自己身邊全是諸葛亮的人,或者是諸葛亮的親戚故舊。唯一靠得住的就是關羽和張飛了,他們倆人不是諸葛亮的人,但是孫吳卻把關羽和張飛全殺了,你說劉備心裡氣不氣呢?所以他才在60歲高齡率兵親征孫吳。原因有三。

一,透過戰爭培養真正輸屬於蜀漢劉氏的人才;二,為關羽、張飛報仇;三,即便打不贏孫權,他也想要把諸葛亮的一班人馬葬送掉一部分,至少使得諸葛亮以後沒有做曹操的機會。劉備最後實現了第三個目標:他這一仗把蜀國的精銳全給葬送了,後來諸葛亮北伐都只能是小打小鬧,難以成功,自然也不好取代劉禪稱帝了。

而諸葛亮為什麼不阻止劉備呢?他的意思也很明顯:我是你劉氏集團的最大股東,你竟想甩開我單幹?那我就讓你見識見識下,沒有我諸葛亮在荊州的人脈圈子,你劉備啥也不是。客觀上來說,諸葛亮的這個目的也達到了,劉備雖然被稱為“亂世梟雄”,但是在這一戰卻被一個無名小將打敗,一輩子英名丟盡。蜀國,還是得靠諸葛亮!所以白帝城託孤就很怪: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皇帝勸大臣取而代之?誰都知道這是假的;至於諸葛亮的“泣涕”,又有幾分真心呢?劉備為何發動夷陵之戰?諸葛亮為何坐視?君仁臣忠之下的另一面。

1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慈安太后是慈禧害死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