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上篇文章咱們說到了呂不韋召集門客編撰《呂氏春秋》,作為一名商人,在如今這個時代,那可謂是成功人士的一類典範,不過在古代他們的地位卻沒有這麼高。

士農工商,文士、武士、甚至如陶淵明那般的隱士都都受人尊重、為人稱頌;中國以農為本,中國人以食為天,管子就曾說過“倉廩足而知榮辱,衣食足而知禮節”;工就更不用說了,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歷史上當遭遇到屠城的慘劇,有時也能因為有手藝的技能而逃過一劫。

可說到商人,顯然被排到了此四者的最後,別說先秦那麼久遠了,就是到了唐朝如此開化的時代,也依然不被看好,比如李白因為父親經商,所以就失去了科考入仕的資格。

呂不韋當然知道自己的“黑歷史”,比起那些文死諫武死戰的仁人志士,他先是將異人當作“奇貨”,然後又十分重利輕離別地把自己的姬妾趙姬獻了出去,說到底還是沒有擺脫精於算計的本性。於是乎只能用著書立說來往回彌補,以期透過一部鴻篇鉅著流芳百世,其實您細品品,後來朱棣下令編纂《永樂大典》也有一點這個意思。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呂不韋編撰此書的初衷裡面,是有向嬴政指導為君治國的理念的,畢竟《呂氏春秋》集百家之長,乃是以“上應天時,中察人情,下觀地利”為成書的基準。

再來說些輕鬆一點的話題,比如呂不韋都愛吃些什麼。《呂氏春秋》中把天下美食分為七大類,涵蓋了:肉、魚、菜、和(調味料)、飯、水和果,可以說是十分全面了。

在“肉”的部分,原文寫道:“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雋觸之翠……”

這都是些什麼呢?猩猩之唇可不是咱們現在說的大猩猩,而是指麋鹿臉上的肉;獾獾也並非什麼狗獾、豬獾的哺乳類小動物,而是古代對一種鳥類的稱呼,據說它的腳掌很好吃;此外還有燕尾上的肉等等等等。

這些東西演化到了現今,我們都有類似的食物加以取代,比如我們不吃麋鹿的臉了,但是兔頭卻成了成都的美食之一;獾獾這種鳥現在已經無據可考,可芥末鴨掌那也是相當有名的菜餚;至於燕尾嘛,你知道啥叫雞尖尖嗎?就是雞屁股啦。

當然書中也記述了一些玄而又玄的吃食,比如什麼壽木之華(傳說中的不死樹,吃了它的花可以長壽),不周之粟(傳說中不周山上產的稻米),這類東西咱們就不細說了,反正也吃不著也不用惦記了,只舉例說說現在還能嘗得到的珍饈。

魚:“洞庭之鱅”。洞庭湖素有“洞庭天下水,巴陵天下魚”的美稱,乾隆曾御賜那裡“巴陵全魚席”的美名,可見其鮮美程度,而鱅魚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胖頭魚,也被當地廚師做成了一道極品美味——剁椒洞庭湖魚頭。

菜:“具區之菁”——太湖產的大頭菜;和:“招搖之桂”——湖南桂陽的桂皮;水:“曰山之水”——天山上流下的真真正正的礦泉水;果:“雲夢之柚”——湖北雲夢出產的柚子。

不愛吃美食的商人不是好宰相,這些咱們現在看起來很容易得到的食物,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代,卻是非常珍貴的美味。對於一個吃貨來說,那時候絕不是一個穿越的好去處,別說呂不韋了,即便是坐擁天下的秦始皇,先吃一份西紅柿炒雞蛋,那也是萬萬不可能的!

好啦,關於呂不韋和《呂氏春秋》,今天就和大家聊到這裡了,咱們下篇文章再見嘍~

1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清初民初紐約唐人街華人堂口間的四次堂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