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內容提要:阿桂章佳氏,滿洲正白旗。阿桂是乾隆朝一位傑出的滿洲將相,從青年時代起,他就勇於任事,投身於國家的統一大業,為完成和鞏固國家統一發揮了重大作用,作出了傑出的歷史貢獻

作者簡介:曹鳳祥

原文出處:道客巴巴

平準噶爾和回部

乾隆二十年(1755),準噶爾部發生內亂,乾隆決定利用準噶爾部發生內亂之機,出兵平定準噶爾部。就在眾臣議論紛紛不贊成出兵準噶爾之時,阿桂挺身而出,力排眾議,擁護乾隆帝的主張,懇求投身平準噶爾戰場。

乾隆帝出兵平準噶爾部是阿桂建功立業的新開端。平準噶爾部的戰爭分為兩個階段段:平達瓦齊,第二階段平阿睦爾撤納。乾隆二十年(1755)春,乾隆帝諭令清軍分北、西兩路進軍西北。六月,阿桂受命奔赴戰場,在烏里雅蘇臺辦理軍務,傳遞軍事檔案。清軍一路勢如破竹,經過兩個多月的戰鬥,打敗了準噶爾,佔領了伊犁,擒獲了叛亂達瓦齊,取得了勝利。當清軍主力撤走之後,乾隆二十年(1755)九月,曾經投降清朝的準噶爾貴族阿睦爾撒納發動了武裝叛亂,叛軍勇悍頑強,氣焰囂張。

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帝再次發兵準噶爾,阿桂又次奔赴西北戰場。阿桂率軍與蒙古親王、定邊副將軍成袞札布追擊潛逃的阿睦爾撒納及殘兵。在追擊叛軍的途中,阿桂因為“遇事奮勉”得到了成袞札布的讚揚。阿桂屢立戰功,先後被授予參贊大臣、鑲紅旗蒙古副都統和工部侍郎等職。在清軍的沉重打擊下,準噶爾叛軍主力已經被消滅,其內部分崩離析。只有少數殘餘分子在負隅頑抗。為了把平定叛亂的鬥爭進行到底,阿桂率軍奮力追擊企圖逃入俄國的準噶爾輝特部首領舍楞和其他殘餘分子。由於阿桂不畏艱險“奮力造行”,受到乾隆帝的讚賞。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平定準噶爾部的戰鬥即將大功告成之時,天山南麓的維吾爾族地區,霍集佔兄弟糾集人馬舉行武裝叛亂。乾隆二十三年(1758),乾隆帝諭令清軍出兵平叛清軍從天山北部轉戰到天山南麓。乾隆二十四年(1759)五月,阿桂率軍馳赴霍斯庫魯克和將軍富德全力進攻霍集佔兄弟的叛軍、很快消滅了叛軍的有生力量,霍集佔兄弟率領少數叛亂分子棄城而逃,阿桂率軍馬不停蹄,緊追不放,在伊西洱庫爾諾爾包圍了叛軍,阿桂率領軍隊衝殺在前,消滅了叛軍的主力,潰敗的叛軍窮途末路,繳械投降。伊西洱庫爾諾爾之戰,清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霍集佔兄弟見大勢已去,只帶幾百名殘兵突出重圍,逃往巴達克,巴達克山首領擒獲霍集佔兄弟,並把其首級獻給了清軍。至此清軍平定了天山南麓霍集佔兄弟的叛亂。阿桂立下了赫赫戰功,乾隆帝看到捷報後,興奮異常平定準噶爾部和回部的分裂叛亂,統一天山南北,最終,解決了清朝西北的嚴重邊患,對國家統一,維護西北邊疆的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

平定大小金川

阿桂三次參加平定大小金川之戰。前兩次征戰,沒有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願望。第三次征戰,阿桂建立了功勳,為國家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

乾隆十四年(1749),清軍從金川撤兵後,由金川土司治理地方。此後,金川各土司並未停止爭端,叛亂相繼發生,在這種情況下,乾隆帝諭令大學士溫福率軍從雲南馳赴金川,阿桂隨溫福奔赴金川戰場。

到達金川戰場後,阿桂受命代理四川提督董天弼率軍作戰。清軍分兩路進攻小金川,阿桂隨溫福統軍從汶川急馳西路,新任四川總督桂林從打箭爐繞道出南路。在戰鬥中,阿桂率軍路衝殺,連戰連勝,接連攻下巴郎拉、達木和巴宗各賽。乾隆三十七年(1772)又攻佔資哩山和阿喀木雅等地。五月,桂林率軍在墨壟溝激戰中大敗,乾隆帝命令阿桂馳赴南路代桂林統軍,從此,阿桂成為征戰金川的主將。阿桂馳赴的南路層巒陡起,石壁峭立,路途狹窄,調卡俱為金川叛兵佔據,攻戰甚為艱,阿桂和其他將領等劃攻取方略,迅速地攻了幾座調卡,然後,揮軍向叛軍僧格桑的駐地美諾進軍。

當阿桂瞭解到小金川叛亂首領紮在小金川以北的美諾時,他分析到美諾,必須攻佔其門戶僧格宗,攻佔僧格宗,奪取通向僧格宗的甲爾木山是關鍵一步,深夜,阿桂趁著濃霧瀰漫,秘密地從墨壟溝發兵,乘機飛兵奇戰甲爾木山。十月,阿桂率大軍穿越山潤,攻取調卡,連戰連勝,攻戰了僧格宗。十二月,阿桂奉命與大學士、定邊將軍溫福和副將軍豐伸額分兵齊襲美諾,阿桂率軍攻克美諾都喇嘛寺。僧格桑率殘兵向大金川逃竄,投奔大金頭目索諾木。乾隆下諭讚揚阿桂“賊巢已破,我武維揚”。

乾隆三十八年(1773)夏,阿桂和溫福等分三路大軍進攻大金川,阿桂與溫福、豐伸額統軍分路攻下幾座調卡後,戰局突變,統帥溫福帥軍進攻受阻,屯兵於大金川之東木果木,叛兵全力攻打溫福軍,清軍大敗,溫福陣亡,清軍死傷慘重,潰散的清軍"渡鐵鎖橋,人相擁擠,鎖崩橋斷,落水死者以千計。”清軍木果木之敗後,索諾木率叛軍又攻佔了小金川。在叛軍的頑強阻擊下,阿桂率領的一路軍隊,歸途被截,海蘭察率領的一路軍隊也無法前來救援,在這種險惡的形勢面前,阿桂果斷同意大金川土司索諾木提出的如果清軍讓出佔領的要地,可允清兵撤出的建議,率領全軍脫離了險境,順利地撤到了達河之畔。阿桂率軍全師而返,受到乾隆帝的獎諭,他讚揚阿桂"事事妥協,甚屬可嘉。”平安返師後,阿桂被授予定邊將軍,後改定西將軍,擔當起統率全軍的重任。

乾隆四十年(1775)夏,阿桂率領一路大軍再次向大金川發起進攻。八月十六日,阿桂奏稱官兵“併力前往攻打,官兵四面轉攻,呼聲動地,拋擲火彈,誠如流星閃電,官兵乘勢自攀援上登,賊人始猶抗拒,及見我兵四圍蜂湧而入,膽落欲逃,被我兵殲戳者更為不少,遂於十六日子刻將勒烏圍官賽攻克。”索諾木已逃往刮耳崖。乾隆四十一年(1776),阿桂率清軍包圍了刮耳崖,索諾木及其族人、部眾二千多人出降,清軍平定了大金川。阿桂平定大金川的勝利,使乾隆帝為之讚歎,封阿桂為一等誠謀英勇公,並任命阿桂為協辦大學土、吏部尚書和軍機大臣。

征討緬甸

“由於緬甸頻繁滋擾雲南邊境”,嚴重地威脅了清代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和國家的安全,乾隆帝對待領土主權的原則:即不強取他國之寸土,亦不無故輕讓我寸土於人。為了保衛雲南邊疆的安全,為了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乾隆帝派軍征討緬甸,反擊緬甸。攻打緬甸的戰爭進行了四次,阿桂參加了第四次攻緬戰爭。

乾隆三十三年(1768),乾隆帝任命傅恆為經略,阿桂、阿里袞為副將軍,再次率兵征討緬甸,十一月,阿桂率軍到達永昌後,決定與阿里袞軍一同攻打緬甸城市木梳。攻下木梳後,阿桂率領一路軍進攻蠻暮、野牛壩等地。主將傅恆、副將阿里袞率領兩路大軍在深入緬甸的途中,很多將士水土不服,染瘴身亡,經略傅恆也染病在身,副將軍阿里袞已經病亡。

這兩路清軍陷入進退兩難的險境。這時,阿桂率領的一路大軍在老官屯與緬軍激戰。阿桂率軍英勇頑強,沉重地打擊了緬軍的多次反攻。緬軍統帥諾爾塔迫於清軍的壓力,遣使前來提出議和的要求。傅恆怕因議和而獲罪,所以“病勢雖重,總欲攻克賊寨,盡力追剿,不肯允其所請"。阿桂以三軍安危為重,以極大的勇氣,說服了傅恆同意與緬軍議和。阿桂又和其他將領研究後,同意緬方提出的議和條件“就緬軍現在懇求,允其撤兵,給與回字"。達成了兩國議和的協定:緬方送回被俘官兵,十年進貢一次,雙方互不犯邊,開關互市,清朝送回從緬甸逃往雲南的土司。議和後,緬軍撤兵,阿桂率領清軍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平安返師,撤出了緬甸。

縱觀阿桂所處的歷史時代,考察他一生的主要活動,他為完成和鞏固國家的統一,進行了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而完成和鞏固國家的統一,正是阿桂一個滿族將相最重要的歷史業績。

1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她們是怎麼當上皇后的?嫁給平民,結果這位平民竟然當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