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演進中,有一條亙古不變的主線就是草原文明與農耕民族的對抗,在兩者綿延無期的攻防當中既有“絲綢之路”、“封狼居胥”這樣的典故,也有“白登之圍”、“崖山海戰”這樣的故事。然而到了清朝,遊牧與農耕的矛盾恍如一夜之間蒸發一般,盡數歸於大清的治理之下,那麼清朝究竟有什麼過人的地方呢?
圖-蒙古大軍
從秦漢時期開始,農耕與遊牧兩種形態大致以長城為界南北對峙,儘管雙方互有拉鋸,但從未出現過其中一方將另一方完勝的局面。直到元朝統一全國,農耕文明敗下陣來,對於把耕地改成牧場的蒙古帝國來說,統治僅持續了不到一百年。清軍入關後,以駿馬彎刀見長的後金女真,可以說深度融入中原文化。大清還創造了一個奇蹟,在短短几代人的時間內,徹底終結來自北方草原的威脅。
在後金誕生之初,東亞陸地上有三支主要力量,分別是代表中原的大明王朝、四分五裂的蒙古諸部和強勢崛起的後金女真。從綜合實力上看,明朝的力量顯然是最雄厚的,其次是雄踞北方的蒙古諸部,後金女真反倒是最弱小的,不過隨後的歷史很快就證明“英雄不問出處”。
由於南征北戰,加上內部問題不斷,明朝已是千瘡百孔;而蒙古部落儘管在表面上仍舊控制著廣大的地盤,但各部之間互不統屬且相互混戰的局面,註定不可能恢復蒙古帝國的榮光,於是屬於後金女真的時代開始到來了。
當時蒙古諸部大致可分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部,其中漠南蒙古包括科爾沁部、察哈爾部和土默特等部落,其疆域大體與今我國內蒙古相近;漠北蒙古是喀爾喀部,分為車臣汗、土謝圖汗、札薩克圖汗等轄區,大概在今蒙古國境內;至於漠西蒙古又稱為“衛拉特蒙古”,主要有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和土爾扈特部等,涵蓋伊犁河谷、天山南北。從時間上看,滿清解決蒙古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第一步是在征服大明之前,率先解決漠南蒙古,手段既有結盟拉攏,也有武力征服。當時漠南蒙古的正統支系為察哈爾部的林丹汗把持,因此後金從與科爾沁部結盟開始,逐步打壓察哈爾部的生存空間。通過幾代人的聯姻交好,後金終於在1636年徹底擊敗察哈爾部並統一漠南,自此後金可汗(皇太極)成為女真與蒙古的共主,蒙古三部解決其一。接下來的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後金顯然不能一口吞下,確切地說這些問題要等到中原平定以後。
從1644年到1683年的幾十年間是滿清鞏固中原的時間,李自成、張獻忠、南明、三藩和鄭氏接連被擊敗,清朝得以解除面向蒙古的後顧之憂。此時漠西蒙古開始坐大,並不斷向東侵襲喀爾喀部的領地,漠北蒙古不敵,遂南下向清朝皇帝求援,於是康熙帝順勢將漠北拿下,外蒙古地區併入大清。接下來便是對漠西蒙古的征討,而準噶爾部的徹底平定則要等到雍正和乾隆兩代君主,因為康熙皇帝已經看不到這一天了。
康熙三次征討噶爾丹,只是暫時挫敗了漠西蒙古的東擴勢頭,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直到1757年,準噶爾部末代可汗阿睦爾撒納亡故,漠西蒙古的問題才算徹底終結。
蒙古各部歸順後,好像突然喪失了狼性,幾乎對清朝沒有任何威脅,這和此前兩千多年大不相同。
在清廷的引導下,蒙古諸部大力修建寺廟,並給予僧侶們免稅、免徭役、免兵役等權利。出家為僧又有如此之多的好處,青壯年們踴躍進入寺廟當喇嘛。這樣的後果是蒙古諸部戰鬥力出現了斷崖式下降,大批青壯年出家為僧導致人口銳減,大量的財富捐獻給寺廟導致生產力發展陷入停滯。
清朝末年人口已經4億多,但蒙古諸部卻不增反降到200萬以下,僧侶卻有20多萬。總的來說,喇嘛日多,人丁日減,寺廟日盛,種族日衰。
這樣一個衰敗的蒙古諸部,如何能威脅到清朝?這也是大清能夠奠定中國今日版圖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