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晚年中,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爭,是最引人關注的。因為論文采和人氣,曹丕沒法跟曹植抗衡。論被曹操寵愛(偏愛)的程度,曹丕更只能偷抹眼淚。但哪料就是在這種極其不利的情況下,曹丕竟然勝了!這等"戲劇性"結果,又給曹丕和曹植間的爭鬥,添加了一把柴。故而曹丕為何能戰勝曹植,歷來是一熱門話題!其實對這個問題,在筆者看來,就是"朋友圈"決定論。在談曹丕和曹植的朋友圈前,還是先看看另一個也很著名的繼承人爭鬥事件,這便是劉邦晚年的太子之爭。
晚年的劉邦,由於寵愛戚夫人,使得戚夫人所生的趙隱王劉如意,一度威脅到了呂后所生的劉盈的太子地位。面對戚夫人和趙隱王咄咄逼人的攻勢和劉邦的偏袒,呂后非常狼狽,最終逼著張良想辦法。張良卻告訴呂后:我也沒辦法,但有四個人卻有辦法,你還是去請這四人來吧。
這四人便是"商山四皓"。果然劉邦幾乎不敢相信,劉盈身後竟然站著"商山四皓"。當確認無誤後,劉邦回到宮內,很傷感地對戚夫人說:"更改太子的事就此打住!劉盈請出了商山四皓輔佐,他羽翼已成沒法再換了!"張良牛就牛在,他輕飄飄地一句話,便指點著呂后,給兒子劉盈搭建了一個最牛"朋友圈",面對劉盈的這個朋友圈,劉邦那麼"無賴"都無可奈何,最終確定了劉盈的位置——這就是朋友圈的威力!看畢這個典故,想必讀者也都很想知道,曹丕的朋友圈都有誰,到底有多牛了。那咱就從曹丕和曹植最核心的"四友"談起。
其實,無論曹丕還是曹植,都有個核心圈,恰好也都是四位,被稱為四友。曹丕的四友是: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曹植的四友是:楊修、邯鄲淳、丁儀、丁廙。
要強調一下,不要一看司馬懿這個名字,就立刻驚叫,說他最牛。因為在曹操活著時司馬懿比誰都老實,而他的影響力,是沒法跟楊修比的。司馬懿雖代表著河內司馬家,是當時的門閥士族。但比起楊修家族來,司馬家族不值一提。因為楊修的家族力量,絲毫不亞於當初的袁紹家族,河內司馬家族拿什麼跟弘農楊氏家族對抗?
只有當司馬家族和陳群家族聯手後,才能勉強對衝一下弘農楊氏家族(楊修家族)。所以門閥士族的力量對比中,曹植其實還是佔上風的。一個楊修就對衝掉了司馬懿和陳群。這其實也是為何曹操殺楊修的影響,會那麼大的原因。
除了門閥家族的影響力外,還有一個"知名度",即才華和才學。顯然曹植的朋友圈,再一次勝出。不但曹植完勝曹丕,且拉出一個丁儀來,就能橫掃曹丕的四友!所以曹丕核心圈的力量,顯然不如曹植的核心圈。但問題是皆知,曹操對門閥士族的態度,一貫是使用和防範相結合。這一下子,曹丕核心圈的力量就起來了。因為在曹操後期,當郭嘉去世,荀彧被殺,程昱、荀攸等老去後,司馬懿、陳群、賈詡、劉曄這四人便頂了上來,都成為了曹操的重要智囊。同時楊修由於家族背景過於強大,一直都被曹操防範著。
所以這就又引出了,曹丕的第二層朋友圈,且大部分還跟曹操的圈子重合。比如:賈詡、崔琰、王朗、華歆、鍾繇、辛毗等。這些人幾乎都站在曹丕身後,比如賈詡用袁紹的例子,勸說曹操立曹丕,為此當曹丕一上臺,就立刻把賈詡封為三公之一。同時崔琰、辛毗等也都向曹操表示過,對立世子的問題,應長幼有序。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崔琰,他本來跟曹植是親家關係,但他卻公開支援曹丕,一下子就使得曹丕這一方,門閥士族的力量佔據絕對優勢了。因為崔琰的家族是清河崔氏!明白了這點,其實也就能明白,為何曹操晚年那麼不講理,一會殺崔琰,一會殺楊修,因為門閥士族的力量,對接班人的爭鬥介入得太深,曹操一直在玩命平衡著。
現在來盤點下曹丕的朋友圈:門閥士族力量,主要的是司馬懿、陳群、崔琰,跟曹操的核心圈相重疊的有:司馬懿、陳群、賈詡、華歆、鍾繇、辛毗等。且還有夏侯尚、夏侯稱、夏侯威等,這些夏侯家的勢力支援!
反觀曹植,門閥士族的力量,主要是楊修、荀暉(荀彧家族),但這兩家卻又都是曹操晚年極力打壓的。跟曹操核心圈相重疊的幾乎是空白。來自曹魏聯盟勢力的,只有一個曹洪,且也被曹操打入冷宮,因為他的賓客(手下)太能惹事,經常不尊法規,被滿寵殺過,被楊沛殺過,若不是仗著是元老,對曹操有救命之恩,估計曹洪也會如婁圭等一樣,被曹操殺掉了。
對比完曹丕和曹植的朋友圈,現在問一句:你若是曹操,你會選誰?試想一下,自己身邊的一圈人,經常告誡:小心重蹈袁紹廢長立幼的覆轍。而最鍾愛的兒子曹植的支援勢力,又是自己最害怕,最需打壓的。反觀曹丕的朋友圈,不但自己離不開,同時更是曹魏勢力,能繼續發展所必須倚重的。
曹操在這種情況下,他焉能不低頭,哪怕再偏愛曹植,也只能選定曹丕!所以曹丕能勝出,就是勝在了朋友圈上。這其實也應了一句老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朋友圈的品質來看,顯然曹丕的綜合才能,是勝過曹植的。
-
1 #
-
2 #
不是因為打壓楊修才立曹丕,而且因為要立曹丕才打壓楊修。主次都搞不清楚。曹操是不會立曹植的,袁紹血淋淋的教訓還在眼前。稍微有一點腦子的人那個時候都會站在曹丕身後,名氣才氣幫不了多少
-
3 #
曹昂要是不死,沒他們倆的事,曹衝要是能活下去,曹老闆再多活十幾年,估計魏王就是曹衝了
-
4 #
曹丕被低估了,王權比的是能力,不是比文,曹植除了文其他都比曹丕差太多,曹丕文也不差。可惜命短,時不待人
-
5 #
曹丕的文學在圈裡的影響力不必曹植差
-
6 #
說白了,就是曹操一開始就是想立長,他不想自己家族重蹈袁紹的悲劇,別想太多,曹老闆不會不明白這些事
-
7 #
如果曹植是第一個兒子,那也會有更多的人擁戴他,人們都是見風使舵!為以後謀出路
-
8 #
立誰都一樣,不會長久
-
9 #
荀彧不是支援漢室的?理應是是看好曹丕的,怎麼跑曹植那邊了?
-
10 #
曹操比誰都清楚只有傳給曹丕才能守得住江山。
-
11 #
說的對 光有文化沒有用 權謀 心機 帝王之術不是簡單某一方面出眾
-
12 #
長幼有序,這一點為曹丕爭取了不少中間力量
-
13 #
賈詡給丕出召很關鍵。
-
14 #
新舊政權交替,求穩,即便給曹植也坐不穩,還容易發生內亂,
-
15 #
曹衝活著的話,基本就是曹衝了,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
16 #
觀點新穎,角度變換
-
17 #
有時基因也是很大因素 帝王不能太短命
-
18 #
主要是曹操沒練五禽戲
司馬竊國,最大的受害者是中華民族。司馬氏肆意分封諸王,至使中央權力過度分散,地方割據異常巨大。五胡入主中國,十室九空,千里枯骨。整個漢族幾殆滅盡,今人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