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朝的大明,邊關戰事一度大好,這一切都有賴於當時的兩大名將,東南戚繼光,東北李成梁,戚繼光我之前說過了,大明戰神,甚至都有人懷疑他是穿越者了,把戚家軍的傷亡比例做到1:250,在極個別戰役中,傷亡甚至可以達到1比1000,跟開了掛,沒什麼區別,絕對是降維打擊,他唯一打不過的就是他自己的老婆,而且是唯一被寫進史書裡的妻管嚴,相比起他,李成梁不僅名聲沒有那麼大,而且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不世之功臣,又有人稱他為千秋之罪首,他到底做了什麼?
李成梁的身世也很有爭議,他生於1526年,字汝契,是遼東鐵嶺人,就是那個比較適合度蜜月的大城市,遼寧鐵嶺,有人說他是朝鮮人,因為明史中記載,李成梁的高祖,李英,是從朝鮮半島遷居到鐵嶺的,事實上,李家本就隴西李氏之後,祖上在唐朝末年為避亂才遷入朝鮮,經過數代之後,終於在洪武年間迴歸大明,授世鐵嶺衛指揮僉事,所以打根底說,李家還是漢人,當然如果娶了朝鮮媳婦,可以算混血兒。
不過你別看說的這麼熱鬧,其實李成梁早年的生活很不容易,李家雖然授世鐵嶺衛指揮僉事,可到了李成梁這一代,家裡窮的連鍋都揭不開了。李成梁的父親去世後,作為家中長子,可以承襲父親的軍職,可是他連到北京接受職務的路費都湊不出來,他要感謝一位到遼東巡視的巡按御史,正是這名御史瞭解到他的情況,慷慨解囊,資助了路費,這樣李成梁才順利入京,被任命為遼東險山堡參將。
但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雖然參將的職務不太重要,但他屢次率部打敗進犯的蒙古、女真軍隊,保持了百戰百勝的戰績,而且官職也從參將一路擢升至遼東總兵,封寧遠伯。與他同一時期的戚繼光,此時官職為薊州總兵。這二位威名實在太盛,所以當時就有“南戚北李”的說法。
大明對於關外的少數民族一向採用分而治之、以夷制夷的策略,因為省錢省力,一段時間內效果也十分不錯,可是有一點,如果朝廷和戍邊官員一旦出現鬆懈,或者由於對邊外情況不能做到了如指掌,或者是搞錯了團結和打擊物件,那後果就是相當危險的,當年大遼就是這樣管理白山黑水,大金也是如此管理蒙古高原,結果怎麼樣,不都是被後者取而代之了麼。
李成梁鎮守遼東,採取了恩威並施的辦法。在遼東開辦馬市,讓東北地區甘願臣服的蒙古、女真部落可以在指定市集上透過貿易往來,獲得產自中原的各種物品,對於不願臣服的部落,就派大兵壓境,武力打擊,而且為了實現更高效的管理,李成梁還採取了鋤強扶弱的策略,扶持實力弱小的部落,打壓實力強大的部落,在各部落之間製造矛盾,讓他們彼此牽制、消耗。這樣一來,大明的軍隊不需要頻繁出擊,就能很好控制住整個東北的局勢了。
縱觀歷史,大部分邊關武將都有養寇自重的這個缺點,不過也能理解,畢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但是養寇要看你養的是狗還是獅子,其實覺昌安父子很早就投靠了李成梁,起初,李成梁對他們的忠誠度還是有所懷疑的,因此將努爾哈赤留在自己家中,名義上代為照看,實際就是扣為人質,不過就是在李成梁家中居住這段時間,給了努爾哈赤學習漢族文化的機會,而且還很快就有了閱讀《三國演義》這種名著的文化水平,同時,努爾哈赤利用這段時間,與李成梁發展到情同父子,與李如柏有香火之情,一切都看起來很美好,可惜事情永遠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萬曆十一年的二月,李成梁發兵攻打王杲之子阿臺,就是努爾哈赤的舅舅,當時覺昌安父子就去勸降,可沒想到,李成梁攻破城池後,縱兵屠城,努爾哈赤的一干親屬全在亂軍之中死亡,作為“帶路黨”的覺昌安、塔克世父子也被誤殺了,那可是努爾哈赤的親爹和親爺爺。
這可不僅僅只是殺父之仇了,簡直是滅門慘案啊!擱誰誰能接受的了,此時,努爾哈赤內心已經與大明結下不共戴天之仇,這一點李成梁不會不懂,他不但不去處理,還請奏明廷將塔克世的土地、人馬等送給努爾哈赤,令讓他承襲都督指揮銜,以為補償,大機率是他覺得自知理虧,或者他覺得自己還可以控制住努爾哈赤,可正是因為這樣,才導致李成梁那套以夷制夷策略最後玩脫了。
本著鋤強扶弱的原則以及補償過失的心情,李成梁在此後一直刻意扶持努爾哈赤的實力。努爾哈赤要出兵攻打其他部落,李成梁必然默許,而當其他部落要攻打努爾哈赤時,李成梁則威脅該部落不得妄為。努爾哈赤深知李成梁對自己的重要作用,也深諳他的脾氣,於是投其所好。只要李成梁想要的東西,努爾哈赤無不盡心盡力為其辦妥。
當李成梁看到努爾哈赤比自己兒子還孝順,自然對他非常滿意。也覺得他依然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於是就更加縱容努爾哈赤,對他繼續征服女真其他部落的軍事行動完全不加以制止,因此努爾哈赤經過三十多年南征北戰,終於統一了絕大部分女真部落,壯大了自己的實力。
當應該對努爾哈赤採取打壓,至少是限制其軍事行動的時候,但這時的李成梁卻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名震四方的邊帥,變成了一個好大喜功,個人生活比較奢華,比較迷戀身外之物了。
他的兒子李如柏也是因為自己老爹當年的決定被坑死了。
李如柏自小跟隨李成梁行軍打仗,自幼熟知兵法,萬曆四十七年,遼東局勢危急,當時已經無將可守,於是啟用了李如柏,在大明與後金的薩爾滸之戰中,李如柏引軍防懿路,出鴉鵲關,甫抵虎攔路,未遇敵即潰,死者千餘。後被東林黨人彈劾還京,最後無法承受世人非議,於天啟元年九月十三日於宅中自殺,當努爾哈赤聽聞自己當年的義兄李如柏的死訊,在遼東大宴群臣,聲稱“遼東再無敵手”。
當然他另一個兒子李如松就稍微好一點兒了,萬曆二十一年,李如松指揮了舉世聞名的“壬辰抗倭援朝戰爭”,此戰,李如松彰顯大將風範,將不知天高地厚的倭寇趕回了日本,只可惜到了萬曆二十六年,在與蒙古部落的交戰中陣亡,年五十。死後,朝廷追贈少保、寧遠伯,賜諡“忠烈”。
李成梁一生中最大的黑點,莫過於捨棄遼左六堡,將那裡的六萬多居民移至關內,將這些地方拱手相讓給努爾哈赤,對於那些不願意離開的人,李成梁竟然派出了軍隊去鎮壓,也正是因此被人參劾,回家養老,一直活了九十歲。
李成梁一生戰功赫赫,無數女真、蒙古頭領都栽在他的手裡,但萬萬沒想到,低估了努爾哈赤,萬曆四十三年,李成梁去世,一年後,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政權,自稱後金大汗,努爾哈赤等到他死,才開始造反,也不難看出李成梁和他的遼東鐵騎對努爾哈赤帶來的心裡陰影有多大。
李成梁的能力毋庸置疑,或許有可能還在戚繼光之上,只可惜私德差太遠,最大的錯誤就是養虎為患,本以為是自己的馬童,誰知最後變成了一頭野獸,還成為了明朝的大患,雖說他無意幫助後金入主中原,可他所做的一切,卻註定了後金一定會進入中原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