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本文約5400個字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漢•佚名《生年不滿百》

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後,從公元前220年(統一後第二年)到公元前210年(在巡遊途中病逝),先後五次巡遊,行程遍佈黃河上下、大江南北,東至東海之濱,西至隴西邊陲,北至長城一線,南至吳楚之地,並在泰山、琅琊、會稽等多地留下刻石。

統治者在統治期間定期視察疆域的做法起源於西周時期,有幾個周王曾經在諸侯國家巡遊。這種做法部分是出於軍事目的考慮,部分是展示君主威德的禮儀。

秦以後,漢、唐、宋、元等各朝代均有皇帝巡遊的記錄,其中以清朝康熙和乾隆巡遊的規模最大,頻次較多。

秦始皇巡遊過程中,堅持每日處理從各地快馬送來的奏摺請示,據說每天閱讀彙報各類資訊的竹簡達120斤。隨行的官吏也及時把最高指示透過行政網路傳遞到各郡縣,史書中沒有因為秦始皇巡遊耽誤朝政的記載。

雖然也有學者對秦始皇的“巡遊”持否定的態度,認為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於國無補。但在當時經濟交通條件下,巡遊是鞏固政權統治、掌握民生實情、提升決策質量最有效的方法。

秦始皇這五次巡遊是統一後的大事件。

巡遊目的也不斷豐富,前期主要為了震懾地方勢力,考察風土民情,建立帝國權威;接著為了宣揚秦朝威德,封禪望祭山川,祈禱四海昇平;後期除了政治軍事目的以外,又沉湎於個人求仙與求不死之藥之中不能自拔

秦始皇第一次巡遊是在統一後的第二年,以西北的隴西郡和北地郡作為主要目標,第一次巡遊選擇這兩個郡是有深刻寓意的。

隴西郡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天水市、定西市、隴南市和臨夏州的一部分,郡治在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南),隴西郡是秦人先祖發源之地。

北地郡包括今甘肅省慶陽市、平涼市,寧夏固原市、陝西省延安市的一部分,郡治在義渠(今甘肅省寧縣西北),從昭襄王統一義渠國以後,這裡就成為秦國的養馬場和戰士訓練營。

這兩郡均處在北方的交通要道,所轄之地既是秦國先祖的故地,也是秦朝穩固的大後方,統一戰爭中的主要根據地。

當秦始皇的車隊在高原密林之中行進,在崇山峻嶺之間穿梭,他必定在用心靈和先祖對話,緬懷祖上創業艱辛,彙報統一六合功績。廣袤的地域、路途的漫長不斷增強著秦始皇內心的英雄氣概,更是向秦地民眾展示秦文化的自信風采。

秦始皇此時的心態,或許正像若干年後,項羽攻佔咸陽,有人勸他定都咸陽,可是項羽思念家鄉急於東歸,他說:“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 ”這種“安土重遷”的心態延續千年,併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一個標誌。

第一次巡遊同時,秦朝開始修建通達全國的交通網。

秦馳道工程以秦都咸陽為中心的,建東方大道(由咸陽出函谷關,沿黃河南岸至河南省洛陽市,一分為二,一路向北,過黃河,經焦作市,冀中平原,直達北京;另一路經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淄博市臨淄區至成山角,再折行至江蘇省揚州市),西北大道(由咸陽至甘肅省臨洮縣),秦楚大道(由咸陽經陝西省商洛市、河南省南陽市至湖北省江陵市),川陝大道(由咸陽至巴蜀),在平定百越以後,秦皇朝又陸續修建江南新道(從河南省鄭州市,向南經南陽,過湖北江陵,入湖南長沙,再沿湘水南下,過五嶺,直抵廣州;西南又到達廣西桂林市)等多條道路。

後人根據秦朝道路建設規格、用途、性質,分別稱為馳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各種名稱。

秦朝開始推行“車同軌”。規定了道路與車軌的統一寬度,馳道寬50步,車軌寬6尺。

在修建道路同時,又拆除原有各國之間的城防設施,以及重要城市城牆及軍事要塞,這些對於全國的政令傳達、軍事控制、物品流通、人員往來等各方面都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也為後續劉邦項羽政權滅秦時一路攻城略地清除了工事障礙。

公元前219年(統一後第三年),秦始皇開始了第二次巡遊,這次主要踏足東方統一區域。

秦始皇東出函谷關,過洛陽,在泰山舉行封禪典禮,隨後沿渤海海岸東行,到膠東半島的最東端,回程經過江蘇、湖北,由武關(今陝西省商洛市)迴歸。

第二次巡遊中,最值得關注的大事是沿路刻石頌功。

秦始皇巡遊中,分別在嶧山、泰山、之罘、琅琊立碑刻石,頌揚秦德。

這些歷經千年滄桑的刻石大都被人為損毀,或被自然侵蝕,至今仍較完整遺存的只有琅琊臺一石。

琅琊刻石內容是介紹秦皇功績,匡正風俗習慣,目的是立碑傳世、教化民眾,執筆人是李斯,字型是秦篆。

秦朝由此時推行的“書同文”,也成為中國文化能夠千年傳承延續的重要原因。

從現在出土的甲骨文、金文來看,在商朝、西周時期,中國文字是統一的。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割據,同一文字在各地的書寫中出現了變形或異化。例如西周的大篆文字,在戰國時期齊魯之地演化為蝌蚪文。

秦朝安排李斯牽頭開展統一文字工作,李斯取古文字之所長,按照筆畫簡省、書寫統一的原則,創造了秦篆又稱小篆字型。隨後秦朝所有的識字課本、公務文書、名稱標誌全部以秦篆書寫,秦始皇巡遊刻石皆以秦篆書寫,這是秦朝推行文化統一的標誌。

隨後秦朝有一個叫程邈的獄吏,因犯罪被關押十餘年,他在獄中創造了筆畫簡單美觀、字型方形規矩、書寫順暢宜識的隸書,憑藉其自身的先進性逐漸替代小篆,成為應用廣泛的字型。

大約從西漢開始,隸書成為統一的官方文字。

中國地域廣袤,各地區方言千差萬別,但是因為有一致的書面文字作為資訊載體和溝通工具,創造了共同的民族心理、價值精神和文化背景。

現代西方哲學家說: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類“存在的家”。

中國兩千多年曆史中統一之日遠大於分裂之時,中華文化能夠一脈相傳,這些都離不開“書同文”奠定的文化基因。反觀歐洲各國,雖然26個字母基本一樣,但是單詞拼寫各不相同,所以雖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但是分裂為幾十個小國以後,已經很難再走向統一。

“行同倫”也是秦朝開始注重文明建設,規範民風民俗的有益活動。

立碑刻石其目的之一也是宣揚良風美俗。秦國由於位置偏僻,長期與戎狄相處,曾經被東方六國視為“不識禮儀德行”的國家。從商鞅變法開始,秦國就注重對落後習俗的改革,出土的文獻資料中,在公元前227年,某郡守頒發佈告,要求民眾“除其惡俗”、“去其淫僻”,結合各次巡遊不同的刻石內容分析,“行同倫”是全國性的統一政治生活行為。

嬴政在巡遊刻石中,關於端正風俗的內容幾乎在所有碑文中都有涉及,主要弘揚尊卑分明的等級規範,男女尊禮的道德要求,端直敦忠的性格塑造等等。

各區域民眾的衣食住行、風俗習慣和道德信仰是在長期生活中養成的,很難在一朝一夕就能改變。但是崇武重利的秦朝政權注重世風民俗的引導,並利用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推行各種措施進行倫理教化,是有較強進步意義的行為。

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巡遊返回咸陽後的第二年,秦始皇又開始了第三次巡遊。這次巡遊的區域主要在膠東半島,並再次登臨之罘(音如福)山、琅琊山,在之罘山刻石,最後經過上黨郡返回咸陽。

第三次巡遊值得銘記的事件是:秦始皇出發途中,行進至陽武縣(今河南省原陽縣東南)博浪沙時遇刺。

當巡遊車隊透過博浪沙時,在道路旁邊的高處樹林中隱藏著一名或兩名刺客。刺客在選定車隊中疑似秦始皇乘坐的專車後,從高處向專車投擲出一個約百斤重的大鐵錘。高處落下的鐵錘呼嘯而至,巨大的衝擊力把這輛專車砸的粉碎,只是秦始皇恰好不在此輛車中,躲過此劫。現場迅速陷入一片混亂,刺客趁機逃走。秦始皇也受到驚嚇,很是生氣,下令在全國大範圍搜捕十天,但最終沒有什麼收穫。

這起行刺事件在秦朝歷史上的知名度僅次於荊軻刺秦王,究其原因:

一是刺客用極具威力的鐵錘砸碎皇帝專車的這種刺殺方式極具故事性和趣味性。

二是這起行刺事件標誌著秦朝敵對勢力的反撲從來沒有停止。

三是幕後策劃者最終取得了反秦的成功,他用博浪沙事件敲響了秦朝的喪鐘。

這名刺殺行動的策劃者就是最後成為西漢開國功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的張良。

張良的祖父與父親先後任五代韓王之相,張良父親雖然已經去世多年,但張良家族依然是名門望族,光府中的僕僮都有三百人。

韓國被秦國攻滅後,張良為替國君報亡國之恨,毅然變賣全部家財,客走他鄉,籌劃以重金求刺客暗殺嬴政。

秦始皇兩次外出巡遊的資訊啟發了張良,因為憑自己的身份,已經不可能近距離接近秦始皇,便計劃以大鐵錘擊碎秦始皇專車。張良終於物色到一位大力士,雙方制定了用一枚120斤重的大鐵錘擊殺秦始皇的計劃。

張良在得到秦始皇第三次巡遊的路線情報後,精心選擇刺殺地點,期望一擊即中。但是事與願違,自我保護經驗豐富的秦始皇並沒有坐在大家認為的那輛豪華車中,張良的刺殺行動宣告失敗。

張良為了躲避追捕,更名換姓,逃到下邳(音如批,今江蘇省徐州邳州市)躲藏。

在隨後的日子裡,張良偶遇黃石公得傳兵法,助劉邦在鴻門宴上順利脫身,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又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劉邦評價張良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巡遊。他出潼關渡黃河,經山西至河北邯鄲,東抵秦皇島;再折北出山海關,到達遼寧省綏中海濱。回途巡視北部邊防,從陝西省榆林市向南返回咸陽,這是秦始皇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北巡。

第四次巡遊,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是派燕人盧生尋求海外仙人,派韓終、侯公、石生去尋求仙人的不死藥。

二是派將軍蒙恬率軍三十萬人在北方抗擊胡人,奪回黃河南岸的河套地區。

戰國時期,神仙思想在齊國、燕國一代開始盛行,傳說海上有神仙,普通人吃了仙藥,可以羽化成仙,長生不老。

神仙思想產生在山東沿海的原因主要是齊地臨海,海市蜃樓的忽隱忽現,古人無法進行科學解釋,於是把這種變幻莫測、神秘美麗的自然現象認定為海上有仙山,仙山有仙人。其次是齊國的鄒衍最早提出“五德終始”學說,認為五行相生相剋,而東方主生,所以向東方去或許可以長生不老

秦始皇對於五行之說十分認可,在“五德終始”思想體系的引導下,面對神奇變化的海上風景,加之周邊方士們的遊說鼓動,秦始皇投身於神仙之道的嘗試就可以理解了。

早在秦始皇第二次巡遊到東海之濱時,齊人徐市等上書講海中有三座神山,分別為蓬萊、方丈、瀛洲,上面居住著仙人,請求齋戒之後,率童男童女去求見仙人。秦始皇同意了這個建議,徵發了數千名童男童女,去海中求訪仙人,但是數年無果。

秦始皇的求仙運動並沒有因為徐市的渺無音訊而停止,他個人對於神仙的存在和長生的渴望充滿幻想,並狂熱追求。

據說秦始皇北巡歸來後,燕人盧生趕到咸陽,彙報尋仙無果,但是奉上一封讖緯國書:“滅秦者胡也”。秦始皇勃然大怒,認為此“胡”乃“東胡”(匈奴的一個部落),遂派蒙恬率軍三十萬人在北方抗擊匈奴。

秦始皇因為一封讖緯使兵伐北,這是《史記》中的演義杜撰。

原因很簡單:一是盧生尋仙無果,萬一秦始皇追究欺君之罪自然性命不保,哪裡還能奔赴咸陽千里送書。二是北部匈奴邊患一直存在,當統一戰爭結束後,秦始皇才有精力和國力處理北邊事宜。

冷兵器時代,騎兵比步兵的戰鬥力有著先天優勢,戰國時期匈奴已經成為秦、趙、燕國北邊的大患,為了抵抗匈奴入侵,各國分別以增加邊境兵力,接續建造長城,遷徙沿邊居民等作為應對手段。

在秦滅六國的十年中,秦、趙、燕三國均竭盡全力應對國內戰爭,匈奴遂乘機越過陰山及趙國長城,渡過黃河向南,侵佔河套地域。匈奴勢力範圍秦國首都咸陽不過數百里距離,匈奴鐵騎兩日可達,匈奴已經成為懸在秦朝頭頂的一把利劍。

當秦始皇北巡,從秦朝與匈奴之間的控制線附近經過,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的嬴政當然會做出迎戰匈奴、收回故土的決斷。蒙恬也不辱使命,率軍北上取得節節軍事勝利後,軍隊現場放下武器,拿起工具又開始修築長城工事,把北部各國原有的長城連線在一起。秦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省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省的東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東南部地區),因長城共長萬餘里,故史稱:萬里長城。

蒙恬隨後又修建了全長700多公里,從咸陽直達內蒙古包頭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匈奴在秦朝軍事震懾下,後退700餘里。漢人賈誼在過秦論裡描述秦始皇時期: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兵不敢彎弓而報怨。

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開始第五次巡遊。

這次巡遊行程最長,約4000-5000公里。

歷時最久,十月份從咸陽出發,次年七月沙丘平臺病逝。

影響最大,秦始皇暴病途中,小兒子胡亥篡權上臺,秦皇朝由此走向滅亡。

史書中詳細記錄了巡遊路線:秦始皇南下出武關,十一月來到長江雲夢澤,繼續南下九嶷山(又稱蒼梧山,今湖南省永州寧遠縣),祭拜舜帝。隨後沿長江東進,登上會稽山,祭拜大禹,立石刻碑。

船隊又從會稽出發,北上抵達琅玡(今山東省臨沂市)。秦始皇做夢與海神爭戰,海神身軀龐大,身披盔甲,手執戈矛。於是命隨行船隊攜帶捕獲大魚的器具,自己親自準備好連弩,再從琅玡起程,繞著膠州半島尋找海神。船隊在海上,終遇大魚,秦始皇親自射殺之。

巡遊隊伍上岸西行,到達山東省德州平原縣時,秦始皇突然病倒。

巡遊隊伍連忙向咸陽趕路,行至河北省邢臺廣宗縣沙丘平臺時,嬴政病重身亡。

誰能料到千古一帝,竟然是死在外出巡遊的路上,終年49歲。

秦始皇的突然去世,使秦朝統治形勢急轉直下,一場毀滅性的暴風雨開始醞釀。

下期預告:《焚書坑儒》秦始皇君臣們是“馬上得天下,依然馬上治天下”。對於自身軍事成功而建立的戰爭思維模式充滿自信,面對歷史已經進入新的和平發展時期,依然堅持戰爭時代的用人思想和執政方針。秦始皇絲毫不允許有任何反對意見產生,刻薄寡恩好大喜功的權臣不斷得到重用,不趨炎附勢敢於直言之士在朝廷無容身之地,隨著對內殘酷壓榨,對外窮兵黷武,秦始皇給自己敲響了喪鐘。

2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1941-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罕見的彩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