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公元1377年12月5日-?,生於應天府今江蘇省南京市,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懿文太子朱標次子,公元1398年6月30日-公元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號建文,故後世稱建文帝,又作朱允文……
明惠宗朱允炆:有夢難圓塵世著魔迷木性;無風易醒洞泉悟道靜凡心!明成祖:侄兒,你來,你過來,你過來嘛,我有話對你說侄兒啊……想你啦!你最近過的還好嘛?……叔叔這裡有糖給你吃!
公元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太子朱標又填了第二個兒子出生,此人正是我們的主人公,在應天府出生取名為朱允炆,本來皇位繼承人根據明太祖朱元璋為後世留下的《祖訓錄》,是無緣帝位的,皇位繼承人是嫡系長子繼承製……
本來就是如此,歲月如梭,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已經過去了,大哥朱雄英生於公元1374年的應天府今南京,按明朝“居嫡長者必正儲位”的規定,本來可以作為皇太孫的他於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82年5月死去,只活了八歲,葬於鐘山。朱允文就成了太子朱標的嫡長子……按著順位繼承人法則,當時年僅五歲,巧合的是朱標原配常氏死了以後,朱允炆的母親呂氏也得以扶正,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把他當作了嫡皇長孫……不過聰明好學,為人善良,乖巧懂事,可愛聽話,熱得明太祖朱元璋大喜,非常疼愛他!
後來十四歲的時候,朱允炆的父親明朝的皇太子生病了,一直照顧其父兩年多時間,直到公元1392年明皇太子朱標病逝,寸步不離的守護身邊,端茶遞水噓寒問暖,喂藥照顧父親朱標的起居……明太祖朱元璋更加註重喜愛這個孫子了,同年就被立為皇太孫……明太祖朱元璋萬萬沒想到兒子朱標盛年去世,年僅三十七歲那年,大明帝國迎來了卻是國本繼承人的喪失……但又確立了皇太孫朱允文!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那年,就確立了皇位繼承人法則,立了長子朱標皇太子,但不像自己,這個兒子太過溫文而雅,文人氣質十足,但老四朱棣能文能武,非常喜歡這個兒子,不過考慮到以後皇位繼承人皇子之間爭奪,就要過早避免爭奪皇位兄弟相殘之局面……沒想到兒子過早去世,不過孫子又孝順而且又深得自己喜愛,朱元璋也就確立了皇太孫。
此後,明太祖朱元璋用——“藍玉之案”殺了二公,十三侯,一伯,牽連到一萬五千多人,眾多建國功勳也在此案中受到迫害為日後皇太孫繼位掃清障礙,解決後顧之憂……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允文繼位,是為明惠宗,年號建文。
建文皇帝朱允文重用人才儒家大師,齊泰,黃子澄,方孝儒,這三個老傢伙都是經驗之談,無實踐經驗豐富,都是文人雅士騷客,儒家思想體系改革的——“社會空想家”代表人物,所有這三個人都勇敢、正直和滿懷著理想。但是,他們都是書呆子,缺乏實踐意識和從事公共事務的經驗,也沒有領導才能;他們對於問題的分析往往限於紙上談兵,不切實際。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主要就是——削藩,給皇帝朱允文講了漢朝的開國初期的——七國之亂,還有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小皇帝一聽急啦,年僅二十一歲,自己又沒有帶兵經驗,而四叔朱棣能文能武……生怕叔叔來搶自己皇位,自己還是要早下手為先,後下手遭殃……
公元1399年,朱棣也不是坐等之人,燕王在1398年和1399年搞了許許多多鬼把戲,又是裝病,又是裝瘋,請求遣反他的兒子們。1399年8月,燕王朱棣誓師抗命,下諭將士,打著“清君側”旗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朝廷和燕王之間開始了一場血腥的、持續三年的軍事對峙。在叛亂開始的時期,燕王尚不佔兵力上的優勢。他的軍隊只有十萬人;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他也沒有能夠控制任何其他領土。南京的建文朝廷有一支三倍於燕王軍隊的常備軍,擁有全國的經濟,並且已經廢除了幾個藩國,最後燕王朱棣的兵將越打越多,公元1402年,也就是建文四年攻入北京,起了大火皇帝不知所云,也不知所蹤跡,留下燒焦不能辨認的三具屍體,一個皇帝,皇后,還有太子……還有一種野史記載說法最多也是最可靠訊息來源證明吧,建文皇帝在四叔燕王朱棣“靖難之役”帶兵攻入北京時,逃離皇宮,因為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留下了一個精囊妙計,就是逃離皇宮的密道,出家雲遊四海啦,所以明成祖朱棣即位後多次派鄭和下西洋,也是主要尋找建文皇帝……多次追尋無果!
總結:有果必有因,又因必有果,因果迴圈中,世道好輪迴,試問蒼天饒過誰?不是你看不見我,也不是我看不見你,你找不找我,我就在哪裡;不是你喜歡不喜歡,也不是我願不願意,名利地位皆是過眼雲煙,皈依佛門清淨自在。明惠宗朱允炆:有夢難圓塵世著魔迷木性;無風易醒洞泉悟道靜凡心!明成祖:侄兒,你來,你過來,你過來嘛,我有話對你說……想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