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算得上是一位名將嗎?
太史遷用寫小說的筆法,天馬行空的塑造了這樣一位蓋世英雄。
在所有的歷史人物當中,項羽的鼎鼎大名絕對在人氣排行榜的第一頁,但細察史料,卻總感覺他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英雄要有英雄的事蹟,名將要有名將的戰績,這位集英雄和名將於一身的楚霸王,甚至被好事者奉為“戰神”,卻根本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事蹟,亦或是能足以稱得上“名將”的戰績。
緣何如此?
沒錯,司馬遷在“造神”,就像羅貫中創造了《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一樣,司馬遷也“創造”了《項羽本紀》中的項羽。
看看“大秦以後——大漢以前”的那些成名人物吧,只要大漢厭惡或者是跟大漢作對的,找不出一個絕對正面形象的人物,就連被大漢奉為“正朔”的陳勝也是劣跡斑斑。
可對於劉邦這位最大的敵人項羽,太史公卻不吝筆墨,大肆渲染其英雄形象,甚至字縫之間頗有幾分恨其不成的意趣,並將他和劉邦同置之於本紀之列。
這難道不反常嗎?
這當然很反常,恐怕這也是《太史公書》成書以後,司馬遷遲遲不敢讓它面世的原因之一。
項羽一生最大的轉折,當然就是“鉅鹿之戰”,沒有北上援趙的“鉅鹿之戰”,就不會有《項羽本紀》裡的項羽,他可能會被楚懷王勢力逐漸的邊緣化,悄無聲息地退出歷史舞臺,不知所終。
正是因為有援趙之戰,項羽才有機會順利奪權翻身,正是因為“鉅鹿之戰”的勝利,項羽才真正的名噪一時,不但躋身於諸侯之列,而且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諸侯聯軍的領袖。
“鉅鹿之戰”的結果是成功的,這個無需質疑,至少對於項羽來說,此一戰他獲得了至高無上的聲望和資本,讓他成為了日後冠冕堂皇的西楚霸王。
猛地一看,“鉅鹿之戰”的巨大勝利簡直不可思議,回看此戰以前,項羽作為一名將領的戰績,的確是不足以支撐他取得這種奇蹟般的勝利。
項羽自帶兵以來,經歷過數場攻堅戰,破襄城、城陽,但是攻定陶不下,攻外黃不下,戰績實在算不上多矚目。
可“鉅鹿之戰”時,項羽遠距離奔襲,又是渡河作戰,憑著最多幾萬兵馬,愣是攻破王離的十數萬大軍,又俘虜了章邯的二十萬大軍,讓人瞠目結舌。如果這都是真的,那麼項羽絕對無愧“戰神”這一稱號,但我不相信。
在冷兵器時代,項羽面對的是章邯、王離這樣的名將,而且是數倍於自己的敵人,他到底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司馬遷給我們的答案只有四個字——破釜沉舟,說項羽把做飯的炊具毀壞,渡河之後又把船鑿沉,以示決心,讓將士們帶三日糧食攻打王離。於是將士們大為震動,個個抱著必死的信念,將王離大軍包圍在城下,大小九戰,並破壞了王離的糧道,最終大破王離。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
涉間不降楚,自燒殺。”
士氣對於戰爭來說,自然是至關重要,但是,士氣在絕對實力面前也不可能是百戰百勝的。
讀此段讓人心潮澎湃,可熟悉司馬遷寫作風格的人都會察覺到有些不對勁。因為這段文字太奇怪了,篇幅短小,節奏緊張,有煽情無細節,有戰果無戰績,怎麼看都不像出自司馬遷之手。
一場如此精彩的大戰,竟然只用了67個字,這67個字沒有任何戰鬥細節記載,似乎只是急切的為了說明項羽勝了而已。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同是《項羽本紀》中的另一段文字:
西破秦軍濮陽東,秦兵收入濮陽。
沛公、項羽乃攻定陶。從濮陽南攻定陶。
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雝丘,大破秦軍,斬李由。
同樣是寫項羽的戰爭,有具體行軍路線,有戰鬥的細節,有戰績,有戰果,非常的清晰。
可大名鼎鼎的“鉅鹿之戰”,竟然記載的如此倉促,沒有絲毫的戰鬥細節,一句“大破之”概括,直接一蹴而就的告訴我們項羽大勝,這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令人信服。
如果我們細細的追究這段文字,以及“鉅鹿之戰”後期的一些戰鬥細節,則能夠發現這裡面是漏洞百出。
趙歇逃進鉅鹿城以後,王離至少十萬大軍將城團團圍住,《孫子兵法》說:“十則圍之”,王離圍困鉅鹿城是有這個實力的。但是,說項羽“至則圍王離”就太離譜了,項羽只有幾萬部隊,渡河後又只帶了三天糧食,他怎麼可能圍住人數遠大於自己的王離部隊。
更何況,章邯的20萬大軍就駐紮在鉅鹿以南的棘原,項羽大軍從南邊來,怎麼可能直接繞過章邯而反包圍鉅鹿?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們有證據可以證明,項羽不但沒有包圍王離,反而是在渡河以後被打得節節敗退。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鉅鹿戰場的情況:
宋義率領楚軍到達安陽後,在此駐紮了四十六日,逡巡不進,項羽殺掉宋義奪權以後,依然是駐紮在安陽縣。
在安陽縣的北面是洹水,這條河現在還在,名字叫作安陽河。洹水向北20公里是漳水,漳水往北50公里是邯鄲城,當年章邯就是渡過漳水,一戰而擊潰趙軍,攻下了邯鄲。
邯鄲再往北50公里是棘原,章邯的20萬大軍駐紮在這裡,棘原往北幾公里就是鉅鹿。所以,項羽救援鉅鹿,中間要經過洹水—漳水—邯鄲—棘原,兩次渡河,最後才能達到鉅鹿城,項羽是怎麼做的呢?
根據《項羽本紀》的說法,項羽先是派英布和蒲將軍帶兩萬兵馬北上,渡過漳水去救援邯鄲,結果戰事不利,項羽便親提大軍渡過漳水,司馬遷所說的“破釜沉舟”就是發生在這個時候的事情。
項羽下令大軍輕裝簡從,只帶三天干糧,將所有炊具毀壞,渡過漳水以後又將船鑿沉,以示必死之心,意思是等拿下鉅鹿進城吃飯。
結果是,項羽繞過了駐紮在棘原的章邯,一路急行軍趕到鉅鹿城下,幾萬軍隊迅速反包圍了王離的十萬大軍,將王離大軍徹底擊潰。擄王離,殺蘇角,將軍涉間兵敗自殺。
按理來說,項羽既解了鉅鹿之圍,自然應該到鉅鹿城內駐紮,或者是駐紮在離鉅鹿不遠的城外。可結果呢?
據《項羽本紀》所說,攻破王離之後,“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漳南就是漳水以南,項羽打敗王離之後,竟然又退回到了漳水的南岸,這怎麼可能?打贏了為什麼要後撤?
再者說了,既然已經“破釜沉舟”,又是怎麼過的河,過河之後部隊又吃什麼?
所以,所謂的“破釜沉舟”,所謂的包圍王離,其實都是謊言,都是司馬遷為了“造神”所編出的故事。項羽不可能繞過章邯包圍王離,更沒有所謂的“鉅鹿大捷”,王離之敗恐怕是另有隱情。
而項羽之所以渡河後又退了回來,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項羽渡河之戰失敗,很有可能是敗給了章邯,所以才不得不退回了漳水南岸。而對戰事很消極的章邯,也沒有渡河追擊,依舊駐紮在了棘原。
接下來的事情就更有趣了,我們先看一下原文:
“項羽使蒲將軍日夜引兵度三戶,軍漳南,與秦戰,再破之。項羽悉引兵擊秦軍汙水上,大破之。章邯使人見項羽......項羽乃與期洹水南殷虛上。”
四個月後,項羽再次渡河,先是在漳水北岸的三戶打敗秦軍,然後又在汙水大破章邯。接連打了兩次大勝仗,可結果呢,項羽竟然和章邯在洹水以南的殷墟簽下盟約。
洹水我們前面交待過了,它是在漳水以南的20公里處,現在又叫作安陽河,項羽渡過漳水兩次大破秦軍,卻又退到70公里外的洹水南岸和章邯簽下盟約?
顯然,這又是一個謊言,司馬遷罔顧事實,來塑造項羽英勇的形象。
實際的情況恐怕是,項羽第二次渡河成功,但是卻又被章邯打敗。而章邯在第一次打敗項羽之後,因為害怕自己被趙高陷害,就試圖和項羽達成聯盟,但是被項羽拒絕了。
於是,項羽第二次被章邯打敗以後,章邯為了逼迫他同意聯盟,就下令乘勝追擊,一直把項羽趕到了洹水南岸,才再次提出了盟約的要求。
如果項羽是屢戰屢勝,怎麼可能答應章邯的盟約呢?這自然是一件自相矛盾的事情,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司馬遷又編造出了一套謊言。
章邯使人見項羽,欲約。項羽召軍吏謀曰:“糧少,欲聽其約。”軍吏皆曰:“善。”
各位,聽說過屢戰屢勝而缺糧的嗎?聽說過屢戰屢勝而同盟的嗎?這是項羽,不是宋高宗趙構,更不是慈禧太后。
是謊言總會留下破綻,透過這些漏洞,我們很清楚的知道了“鉅鹿之戰”的真相。那就是,項羽第一次“破釜沉舟”渡河失敗,不得不退回到漳水南岸。四個月後渡河成功,在漳水北岸的三戶取得小勝,又在漳水北岸的汙水與章邯軍隊大戰。
勝負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失敗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在此之後項羽一敗再敗,不得不重新撤回漳水以南。而章邯則是乘勝追擊,一直追到了洹水北岸,項羽逃過洹水以後,在洹水南岸和章邯達成了盟約。
這才是“鉅鹿之戰”的真相。出了上面分析的原因以外還有一點,那就是,章邯的20萬大軍駐紮在棘原五個月,如果項羽真的數次大破章邯,後來就不可能有所謂的20萬俘虜,自己僅僅是一個上將軍的項羽,更不可能立自己的殺叔仇人、手下敗將章邯為雍王。
那麼,如果項羽並沒有打敗王離,王離大軍又是怎麼失敗的呢?我們下一篇文章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