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要說最火的的電視劇那就是《大秦賦》了,儘管其製作水平比不上前面幾部,但是依然還是受到很多觀眾的熱愛。
對於秦始皇我們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因為統一六國被稱為千古一帝,但是也是因為暴政,秦朝時間存活也不過十四年。
對於秦始皇怎麼評價?
我想絕大部分國人都能站在足夠的高度去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千古一帝”也好,“暴君”也罷,他生前沒有獲得的永生,透過締造中國統一、大工程及“所謂暴政”的方式或手段,永遠地留在了丹青史冊中。
歷史有太多人,但是被記住者是少數,被人們爭論不休者更是少數。絕大多數人,就如風吹過的沙一般無二,下次風起時,便難覓蹤影。
他主要的功績我們可以在這裡說一下。
一、政治上: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為此後兩千餘年的封建統治奠定了理論基礎。儘管秦朝很短暫,但秦始皇的統治思想和統治模式卻得以延續,這樣的影響是任何一個王朝和皇帝都很難與之相比的。
二、疆域上:統一六國,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為中國成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疆域基礎。
三、經濟上: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
四、文化上:廢六國文字,統一使用“小篆”,後又創立“隸書”,促使漢字筆劃的簡化。
當然評價一個人也要全面評價,那麼秦始皇的錯在哪裡呢?就是比較暴政,比如焚書坑儒事件,讓很多讀書人對他評價不高。
所以現在就有一個奇怪的論調,那就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對於老百姓實在是太殘酷,覺得不應該統一,這個論調真的是太奇葩了。
難道他們不知道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前,諸侯征戰打了多少回了嗎?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持續550年的分裂時期,發生的戰役數不勝數,死亡計程車兵與老百姓比秦國統一六國的還多。為什麼他們不說呢?
秦始皇統一六國,至少做到了以戰止戰,他儘管不是賢君,但是至少憑藉統一中華民族這點而言,的確是千古一帝。
從秦朝開始,後面的朝代都是以統一中國為己任,統一的思想也是深入人心。
這就是典型的公知言論,又想來洗腦普通老百姓的思想。對於這種人的言論我們就一定要大加鞭撻,既然不想生活在統一的中國,那麼他可以出國去,沒人會阻攔。
我們去放眼世界,哪個國家統一不是流血換來的,美國的南北戰爭沒有死人?歐洲沒有發生過戰爭?
歐洲的文明是從古希臘文明開始,而希臘在歐洲歷史上僅僅只是一個地理名詞,由從未統一的大小城邦組成。
分裂的小城邦制度打造了希臘文明的特性,而歐洲大陸上各個部族你進我退、此起彼伏,即使雅典和斯巴達先後短暫的成為了霸主,終究只是曇花一現,沒有像我們中華民族那樣從思想或政治上奠定統一的基礎。
小城邦分治和各部族自治的制度深刻影響了歐洲人的民族思想和社會思想,導致了大一統的理念在歐洲不被大多數人接受。
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期間發生的戰爭也是數不勝數。比如我們熟知的亞歷山大東征,羅馬擴張、十字軍東征、英法百年戰爭、三十年戰爭、路易十四稱霸戰爭乃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
我們再延伸一點,如果歐洲有一個秦始皇,能統一歐洲,是否歐洲就不會發生一戰二戰了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為什麼爆發一戰二戰?
為什麼會發生一戰二戰,本質就是歐洲國家與國家之間利益分配不均,國家與國家之間永遠都是利益摻雜其中。這樣自然就會容易形成各自同盟,然後把身邊國家捲入其中,世界大戰就是這麼來的。
但是要是歐洲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呢?這樣他們的問題就是內部問題,內部的問題可以內部解決,即使爆發內戰,也不會引發世界大戰了,所以這個角度看,正是因為分裂才導致了戰爭的存在。
同樣,在二戰期間,正是大一統的思想才讓四川重慶廣西這些地方給予了抗戰極大的支援,也正是我們廣闊的地域提供了最為關鍵的戰略縱深。
看看二戰期間法國44天就投降,丹麥比利時荷蘭幾天就舉起降旗,而中國以落後的農業國對抗強大的日本工業國,能支撐八年抗戰,先人留下的廣闊國土絕對貢獻巨大。看看波蘭歷史上三次被滅國,這個時候才知道國家的遼闊有多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