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現象,不一定是事實,至於事實究竟是什麼?就需要分析,需要比較,需要按照一般的邏輯和人性的基本規律,進行推理,因為,現象只是現象,現象有時候容易迷惑人,而邏輯則是可靠的和不變的,是忽悠不了人的。

關於三皇五帝的人選,有不同的說法,本文采用《史記》的說法,五帝,也就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下面我們理一理這五位帝王之間的關係。一般人不會把史書讀的很透徹,所以也就不一定搞清楚了這幾位統治者的具體關係,按照普通的認知,禪讓制是指把統治權交給更有能力的人繼承,一般來看自然就是不同姓氏的人之間的權力傳承。五帝之間的權力傳承,是以禪讓制進行的。當然,禪讓跟是否同一姓氏,同一家族似乎並不完全對立,只要有能力,就有資格成為權力繼承者。

01,從五帝直到夏,六代帝王,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五帝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這可能和你平時認知的有些不一樣,黃帝是五帝之首,黃帝之後的帝王是顓頊,而顓頊是黃帝的孫子;第三位帝王帝嚳,他是黃帝的重孫,也就是顓頊的侄子;第四位帝王是大名鼎鼎的堯,他是帝嚳的兩個兒子之一;第五位帝王是舜,舜又是顓頊帝的第六代孫,也就是說是黃帝的第八代孫。如果再加上夏朝的第一位君主禹,是否這一“風格”還在延續,因為禹是黃帝的玄孫,沒錯,禹在輩分上,比他的上一代君主舜要高四個輩分。到了禹之後,就比較直接了,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父親的皇位,之後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夏朝開始了。

當然,雖說六代帝王,同是同一家族的人,但直接傳給兒子的較少,要麼是孫子,要麼是侄子,要麼是隔了好幾輩,這顯然比直接“禪讓”給兒子顯得好看一些。再者,也不能完全說就血緣關係看,是同一家族的人,就全部否認禪讓的事實,當然的確是禪讓,也的確是由群臣和諸侯推薦有德才之人,經過觀察考核,才能成為帝王的下一任人選。我們只能說,禪讓是一種事實,但家族關係,也是一種事實。

02,從五帝至今也就4000年時間,古今的人性,應該是一樣的,禪讓制值得商榷

我們說要找到現象背後的邏輯,人性的穩定性,應該就是一條邏輯線,自夏朝之後,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綿延了幾千年的時間。人性在利益面前的真實和袒露,是無需多說大家也都瞭解的,那麼上古時期的禪讓,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為什麼那時候的人就這麼“高尚”,這麼看得開?為什麼那時候的人性,與之後幾千年的人性的差異,就那麼地大呢?難道是人性在夏朝之後,一下子發生基因突變了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我想,當人性這一條邏輯線被確定下來之後,我們需要重新思考禪讓制究竟意味著什麼?按照《易中天中華史》的分析,當時之所以實行禪讓制,是因為部落聯盟的首領,也就是這些當時的帝王,其所擁有的權力和地位,獲得的物質財富,遠不如後世的帝王那麼大那麼多,說白了就是沒多大利益,比普通人強一些,但又沒有更多的優越性,無非就是會議時召集一下大家,主持一下會務等等,如此也就沒有多少吸引力了。在這個位置沒有多少吸引力的情況下,那麼禪讓制也就出現了,沒人爭嘛。

但這裡也有問題,即便物質方面受當時生產力所限,的確沒有多少東西可以擁有,但是一個部落,部落聯盟的人在一起,總是需要決斷一些事情,總是需要一個拍板的人,這種權力也是很大的,不可能跟一個普通的部落成員地位相同,那麼這一點又該如何解釋?要知道權力帶給人的不僅僅是物質,還有很多精神上的享受。因為那意味著別人得聽你的,而不是你聽別人的。

易中天所談及的第二點更為與眾不同,那就是禪讓制很可能是一種杜撰,是一種後人為了樹典型,而塑造出來的形象和制度。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自孔子之前,很多文獻中鮮少談及堯舜,《詩經》中沒有提,《尚書》沒有提,《堯典》《舜典》經考證是不可信的,自《論語》開始,孔子開始推崇堯舜,《大雅》《魯頌》《商頌》皆提及禹,唯獨不提及堯舜,直到戰國時期,堯舜橫空出世,其中的道理,究竟是為何呢?不提堯舜,背後的禪讓制自然也就值得商榷了。

03,既然禪讓制值得商榷,那麼當時真實的制度又會是怎樣的呢?

世界上的事情,很多故事,能被傳播下來,既不是完全沒有,也不是完全就是所傳的那麼一回事。堯舜是存在,但是自孔子開始,處在春秋戰國那樣一個亂世之中,舉目四望,禮崩樂壞,社會風氣越來越差,孔子看到這一現象,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就需要樹立典型的形象,堯舜被孔子看中了,於是,對於理想中明君的所有幻想,都被賦予到堯舜的身上,堯舜也就成為了帝王的楷模,道德的典範。

如果事實真是如此,其實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整個社會和民眾,很多時候的確需要引導,只要是一種正向的引導,對於社會風氣的塑造、人與人之間和諧關係的營建,都是有益處的。不過凡事皆有兩面,只要不是用來愚弄百姓都是可取的。

既然典範是被樹立起來的,那麼當時的真實的權力邏輯,又會是怎樣的呢?應該還是實力說了算。或者還有一種折中的辦法,就是既看重實力,也看重能力,既有某種家族關係的影響,又有禪讓的真實存在,是一種綜合而複雜的權力傳承的制度。畢竟在《史記》中,也有明確的禪讓的記載,只是關於上古時代的歷史史實,在“五帝本紀”裡,司馬遷也說了,這一部分內容,當時的史書記載不詳,士大夫們也很難說的清楚,司馬遷走訪各地蒐集資料,各地關於黃帝、堯舜的傳說,各有各的說法,也是各不一樣。而司馬遷的記錄,是他在聽取了很多說法之後,把自己認為可信的,經過整理思考,書寫下來的。

04,一點感想

世界上的事情,真正百分之百純粹的很少,但也並不意味著全部都是不存在的,也不意味著都是假的,它往往以一種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撲朔迷離的狀態出現。看見什麼,未必就是什麼,歷史會變,時代會變,但人性不會變,歷史的邏輯不會變,透過邏輯分析,去看見現象之後的本質,經過自己的思考和甄別,得出的結論也許才是更為真實可靠的,特別是讀史,歷史本身就有四個層次,真實的歷史,記錄的歷史,傳播的歷史,接受的歷史,一層一層,慢慢地距離事實也就越來越遠了,越來越淡了,這是普遍的規律,當然也不是說完全成正比例地淡化。讀史要學會獨立思考,這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書目:《史記》《易中天中華史》

1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秦王朝倒計時6:大興土木與“坑儒”(前2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