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一致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僵局狀態。沒有像葛底斯堡或斯大林格勒那樣的轉折點戰役。
然而,當末日來臨時,它是迅速而完整的。
儘管德國最高司令部聲稱自己在戰場上不敗,是被背信棄義的政客刺傷,但他們充分意識到,一旦達成停戰協議,就只有幾周甚至幾天的時間就會徹底崩潰。
1918年德國春季攻勢-最初進展很快儘管沒有一場決定性的戰役,許多歷史學家認為1918年的德國春季攻勢是失敗的主要誘因。
它在3月底推出,在6月份失去動力之前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收益。它的目的是在美國軍隊和物資開始抵達之前擊潰英國和法國軍隊,這是因為俄羅斯投降,允許德國人向西線轉移40個師,這是自1914年以來第一次給予他們數量優勢。
他們本可以換得更多,但卻選擇留下100萬人去佔領烏克蘭、高加索和波羅的海的大片土地,而佈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條約(Treaty of Brest-Litovsk)將這些土地割讓給他們。
到了七月,那一百萬人將是有用的,因為這是德國軍隊在獲得40英里的地面時所遭受的傷亡人數。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缺乏供應,人數超過,精疲力竭,士氣低落。此外,第一批美國軍隊抵達,及時加入盟軍的反擊,以對抗德國的進步所造成的高度脆弱的特點。
諾曼·斯通宣稱:“軍隊的失敗有一個神秘的過程,那就是人們放棄希望的時刻。”他指出,這一程序將於7月18日開始。TH1918年,反攻開始的那一天。
戰略、戰術和技術因素在這一決定性的命運逆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盟軍沒有在某一地點反覆下大錘,而是展開攻擊,在最初的攻擊中抓住了他們所能取得的一切,但並沒有繼續向前推進。相反,他們轉向了完全不同的目標,然後重複了這個過程。有時甚至沒有炮火。所有這些都讓德國人和他們的三分之一的軍隊永遠在移動,乘坐火車來加強他們線路上的威脅點。坦克和飛機在這些攻擊中顯示出比以前好得多的效果,因為它們更適合於這種戰爭。
同樣重要的是士氣在德國士兵中的作用。從7月份開始,爆發了叛亂,違抗命令和逃兵,其規模在戰爭中是前所未見的。這些是不激進的年輕新兵散佈不滿情緒的結果,正如路登多夫和戰後德國右翼辯護家所主張的那樣。這起事件發生在老年預備役軍人、從俄羅斯俘虜中返回的戰俘和迅速前往西部陣線的戰俘、被扔回戰場的傷員、從東部陣線調來的人和因罷工而被徵召入伍的前軍工。軍隊現在開始大量投降,這是喪失戰鬥意志的最具破壞性的因素。而327,000名德國人在整體直到那時為止,僅在8月和9月,就有233,000人被囚禁。
1918年,加拿大士兵護送德國囚犯透過通訊戰壕。
春季攻勢是一場不必要的賭博,是德國幾次自毀行為之一。
隨著佈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條約的巨大收益,德國人已經實現了他們想要的大部分,即使是在臭名昭著的1914年9月戰爭目標吞併計劃下。他們本可以接受伍德羅·威爾遜的14點建議中提出的和平試探,然後對其進行自己滿意的解釋。相反,他們相信在美國軍隊、武器、物資和金融的影響能夠發揮之前,他們就打敗了法國和英國。
許多歷史學家認為,隨著俄國的失敗,列強在1917年即將取得勝利。
然而,不受限制的潛艇戰爭和試圖說服墨西哥與美國決鬥的災難性企圖使美國捲入了這場戰爭。因此,春季攻勢演變成了一場要麼全輸,要麼一無所有的賭博。當它失敗的時候,在美國海軍的幫助下,對海洋的封鎖完全扭轉了形勢,從英國被餓死到了面臨嚴重短缺的德國。
雖然德國在1917年有機會獲勝,但她誇大了自己的實力,並承受著消耗戰不可避免的後果,在這場戰爭中,她的資源與美國越來越多的資源相比顯得相形見絀。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資源競賽,雖然這一直是戰爭中的一個因素,但在這一歷史關頭尤其如此。
1924年,和志同道合的朋友
德國,特別是她的軍事最高司令部,正尋求帝國在歐洲大陸的吞併作為戰爭目標。正因為如此,1917年末,當她在東方獲得如此耀眼的獎品時,並沒有真正的尋求和平的意圖。
傲慢導致了報應。
這是一場不必要的賭博,目的是在美國到來之前擊敗西方盟國。魯登多夫不僅誤判了盟軍抵抗的力量,他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國家計程車氣和團結的脆弱性,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戰場上。
當1918年7月這一事件破裂時,德國的失敗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然而,盟軍對戰場戰術的遲來但成功的改變確保了最終的結束比否則的情況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