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前文。
唉,吳橋兵變後,明朝連海上牽制後金都已經做不到了,從此以後明朝就剩下捱打的份了。
來看看《明史》中記載的明朝是怎麼被抽的吧。
崇禎七年(1634年)六月,明軍在豫晉陝川湖五省總督兵部侍郎陳奇瑜和鄖陽撫治都御史盧象升兩人合作下,圍高迎祥、李自成諸賊於興安之車箱峽兩月,賊食盡。
可是在這一片大好形勢下,高迎祥等人選擇了偽降,陳奇瑜受之,縱出險。復叛,陷所過州縣。
為什麼會這樣?陳奇瑜腦子進水了嗎?
七月大清兵入上方堡,至宣府......克保安,沿邊諸城堡多不守。八月,分遣總兵官尤世威等援邊。......大清兵克萬全左衛......旋師出塞。
不是陳奇瑜腦子進水了,而是大明朝的長城防線又被後金給鑿穿了!
兩害相權取其輕,雖然知道高迎祥他們多半耍詐可是崇禎也不得不答應他們投降了,畢竟這會農民軍還只是流寇幹著無本買賣,而後金那是真要命啊!
然而後金就像是故意給農民軍解圍一樣,這邊陳奇瑜同意農民軍投降趕緊調兵去增援宣大,那邊後金軍卻瀟灑地轉身帶著擄掠的人口財物施施然地就離去了。
才剛跑到宣大的援軍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又趕緊向後轉去追復叛的農民軍了。
經過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等人的兩年努力,以高迎祥和張獻忠為首的農民軍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其中崇禎九年(1636年)七月孫傳庭更是擊潰了農民軍中最強大的高迎祥部,生擒了闖王高迎祥!
清第二次入關攻取城池位置示意圖
然而也正是在七月,大清兵入昌平(今北京昌平區),巡關御史王肇坤等死之......是月,大清兵入寶坻(今天津寶坻區),連下近畿州縣。八月......大清兵出塞。
而奉命入援京畿的盧象升緊趕慢趕才趕到真定(今石家莊正定縣),清軍卻已經撤軍回到了口外。
原本對農民軍的追剿又不得不先放一放了,盧象升和他的天雄軍成了京畿衛隊常駐於京城附近防備後金第三次入關。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文中碼字的不再稱後金而是清了。
為什麼明朝會這麼悽慘?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明天啟六年(1626年)皇太極繼位後頒佈《滿漢別居令》實行“編戶為民”政策,這一政策將大部分被擄掠為奴的漢民解放,也就是後金版的廢奴令。
算崇禎這個愣頭青倒黴,他的對手是清朝第一政治高手皇太極
不但將這些奴隸解放,皇太極還將原本奴隸們耕種的田地直接轉給了這些獲得解放的漢民,原本後金嚴重的女(真)漢對立轉眼便得到了緩解。
現在網文都愛不顧當時的歷史生產力水平瞎嚷嚷什麼,後金是靠搶和袁崇煥接濟度過了小冰河期帶來的災荒的。小冰河期的高峰一直到了康熙後期才結束,誰給碼字的舉個這期間清朝統治區的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例證來看看。
正是《滿漢別居令》使得廣大後金統治下的漢民在重獲自由後爆發出了強大的主動性,後金依賴這些漢民的勞作從災荒中走了出來!
另一方面皇太極面對災荒造成的人民偷竊等行為採取了寬容的態度,這使得後金社會矛盾大為和緩,也使得後金贏得了民心。
皇太極還下令女真各族也必須廣種田地,這使得女真從半農耕半漁獵社會向農業社會全面過渡,為後金實現糧食自給自足創造條件的同時也開啟了後金的帝國程序。
崇禎呢?
李自成
元年(1628年),陝西饑民苦加派,流賊大起;
三年(1630年)十二月,增田賦充餉,田課由九釐(9%)提高到一分二釐(12%);
十年(1637年)加剿餉;
十二年(1639年)加增練餉。
這就是著名的三餉,萬曆時期的遼餉九釐銀共計520萬兩,三餉合計是多少呢?
1677萬兩!
這僅僅還是主要從田地上徵收的稅賦,其它還有關稅等各種雜稅200萬兩左右!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有人核算過,明末當時全國的存銀量總計不到2億兩!
也就是說崇禎末年明朝一年的稅收就佔了明朝全國存銀總量的十分之一!
而且由於徵稅太高使得白銀價值大漲,這又使得農民在向商人們借貸白銀時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利息!這讓農民受到的盤剝變得更加嚴重!
對外皇太極聯合被察哈爾林丹汗攻擊的蒙古各部,集中全力打擊察哈爾部,尤其是與蒙古強部科爾沁聯姻大大加強了蒙古各族對後金的向心力。
而崇禎呢?
元年(1628年)革廣寧及薊鎮塞外諸部賞。諸部飢,告糴[dí],不許。
皇太極嚴懲了屠城的阿敏,對明朝降人採取了優撫,在見識了皇太極對孔有德等人的厚遇後尚可喜選擇了叛明降金。
范文程
更早的還有范文程這種主動投效努爾哈赤的。
而崇禎呢?
袁崇煥、劉策、孫元化、馬世龍等被誅,孫承宗、韓爌[kuàng]、李標、劉鴻訓等撤得撤走得走貶得貶。
幫崇禎做事有下場好的嗎?
有!
溫體仁。
溫體仁其實沒有做什麼太壞的事情,可是他卻榮登了奸臣傳,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做為國家首輔,這位爺除了打擊任何可能威脅自己首輔地位的人以外,其它啥事都沒幹!
一個尸位素餐的國家首輔在平時就是個庸臣,但是在國家危亡之秋那就是奸臣!
當崇禎向溫體仁諮詢國策時,這位爺總是說自己才疏學淺,皇上您天縱英才您的決定就是對的。
批溫體仁的文章汗牛充棟了,無論是站東林的還是站閹黨對這位爺都是口誅筆伐。
可是,碼字的想問一個問題。
崇禎是那麼好糊弄的一個主嗎?他不知道溫體仁是在推諉嗎?
他當然知道,他要的就是溫體仁這麼一個不管事的首輔,不然他會把溫體仁放在首輔位置上四年?
溫體仁死後崇禎專門派人弔唁,還追贈太傅諡文忠。
溫體仁不是犯了專權的崇禎忌諱能當首輔當到死
溫體仁的這個諡號說明了在崇禎心中溫體仁就是一個忠臣,他老老實實地幹著崇禎傳聲筒的工作,絕對不限制崇禎的權力。這就是崇禎心目中最完美的首輔,在內閣當一個雕像發聲都是附和下自己的決定,這種首輔崇禎大帝確實也找不到第二個人選了。
崇禎比起明朝中後期其它皇帝來,他確實是其中算是最勤政的一個。
但是他勤快的方向不對啊。
他勤快在不停地攬權,不停地將能臣殺的殺逐的逐,他覺得自己很年輕大有可為什麼事情都能自己幹。可是大明朝已經是一部問題多多的老爺車了,它再也經不起駕駛者飆車了啊。
萬曆、天啟他們瞎折騰沒亡國,那是因為萬曆時明朝底子還在,天啟則是個短命鬼啊。
後世愛說明朝亡於誰誰誰之時,可有人想過崇禎時期明朝還有救嗎?
碼字的認為還有救,只要做到三字就行。
不犯錯。
然而這三字卻是世上最難做到的,因為這世上最不要臉的一句話就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誰說的聖賢就無過?
孔子像
中國古代第一名的聖賢自然是孔老二,他的學說是怎麼成為魯國最主要的流派的?
還不是因為他當上了大司寇才七天便無證據地枉殺了講學競爭者少正卯,後世帝王個個向這位聖賢借鑑,什麼腹誹、莫須有不都是從這學來的,有個大義名分殺誰不是殺。
至於宣揚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朱熹,他扒灰的軼聞簡直就是為說一套做一套這詞量身定做的。
閒話不扯了,前文碼字的已經一一列出了崇禎的各種錯。
所以明朝徹底沒救了崇禎的責任是很大的。雖然他的錯比之前朝的萬曆和天啟來可能小得多,但是明朝已經病入膏肓它的體質決定了不能再容錯了,因此崇禎的每一個錯都會被明朝虛弱的國家體質放大使得明朝加速衰敗,最終讓明朝壽終正寢。
此消彼長,當崇禎面對遍地烽火不知所措時,皇太極一步步地完成了對後金從部落聯盟到帝國制的改造。
崇禎八年(1635年)四月察哈爾部投降後金獻上了蒙古帝國(也有說元朝)的傳國玉璽,蒙古帝國正式宣告滅亡。皇太極被蒙古各部的貴族們尊為“博格達車臣汗”,蒙古臣服在了後金的腳下!
這個傳國玉璽真假一直存在爭論,但是真假有關係嗎?
皇太極在這一年正式將建州更名為了滿洲,一個新的中華民族的一員滿族正式誕生。
皇太極放出獲得玉璽的風聲還有更名滿族的目的已經很明確了,於是滿漢蒙各族勸進的奏章雪片般地飛向了瀋陽。
清黃龍旗
按程式推辭了一番後,崇禎九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祭祀天地登基稱帝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清。
為了宣揚國威,清太宗皇太極新帝登基後短短八月內連燒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崇禎九年五月,皇太極派英親王阿濟格從口外二次入關,俘人畜十七萬九千八百二十,生擒總兵巢丕昌而回,算是向崇禎展示了一下自己新建的清朝的國威。
第二把火:崇禎九年十二月,皇太極親率大軍征伐朝鮮,朝鮮國王李倧在第二年正月便匍匐在皇太極的腳下稱臣。清和朝鮮從之前的兄弟之國變成了主從之國,向天下各國昭示了清代明祚開始。
第三把火:崇禎十年(1637年)二月,皇太極命阿濟格統帥孔有德等的漢軍水師和炮隊出擊進攻皮島,總兵沈世魁被擒東江軍全軍覆沒自此退出了歷史舞臺。清朝徹底掃除了自己的周邊威脅,現在皇太極只需要盯著南方就夠了。
沈世魁看記錄是市井商人出身,依仗女兒長得漂亮給東江鎮的四代總兵(毛文龍、陳繼盛、劉興治、黃龍)當小妾才混到了總兵的位置。
黃龍遇到的兵變有種說法沈世魁才是主使,由於黃龍為尚可喜率軍救出這使得沈世魁深恨尚可喜,正是由於他的陷害才致使尚可喜投後金。
但這個說法缺乏證據,清朝對三順王的過往多有掩飾,袁崇煥和毛文龍的史料缺乏尤其是他們之間結怨的緣由史料缺失,恐怕與此有很深的聯絡。
毫無疑問沈世魁這人問題多多並不適任總兵職位,但是他不受清朝的招撫,在被俘後依舊大罵不止最終為明朝死節,絕對比馬士英、阮大鋮、錢謙益之流更稱得上大明忠臣。
面對西方那堅固的寧錦防線皇太極很有耐心,他採取了繞過寧錦防線一刀刀割肉的方法不停給明朝放血,他靜靜地等待著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一直不給他的那個機會。
他相信對手那個毛頭小夥子崇禎會給他這個機會的。
下篇大家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