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也被稱為古蜀國或蜀國,字面意思是葵蠶國,蜀地文明自岷江上游冉族和羌族興起,從原始氏族部落開始,後來發展起來的土著冉族取代了羌族在蜀地的優勢統治,兼併了數個其他部落。多族經過長期的部族融合,變為蜀族,並轉型成奴隸制國家。蜀國由蜀族人蜀望帝杜宇建立第一個蜀國(魚鳧氏)開始,到蜀王杜蘆(開明氏)瓦解,共十三位君王在位,存在七百二十九年。後人稱作古蜀國。
巴蜀之地
蜀族是先秦時期一個不同於華夏族群的古老民族。儘管有本民族巴蜀圖語這樣的文字,但是基本沒有破譯。“蜀”字最早發現於商代的甲骨文中,據記載周武王伐商紂的牧野之戰時,蜀人曾經相助。關於蜀國的歷史在先秦文獻中一直沒有詳細記載,較早見於蜀漢時期揚雄的《蜀王本紀》,直到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中才較詳細記載了關於蜀國的歷史和傳說。在四川盆地長期存在的古國,曾有多個朝代,不同時期發展出的文化包括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橋文化,後於前316年被秦國所滅,根據越南史書記載,其王子後於古代嶺南地區創立甌雒國,但最終被南越國滅亡。
岷江上游古代蜀人先祖為蜀山氏,有觀點認為:蜀山氏與蠶叢氏是從岷江上游興起的,是古代羌人(語言學上屬於藏緬語族)的一個分支。四川西北部茂縣的營盤山遺址年代約在前3500年到前3000年。出現了大型的中心聚落,密集的房屋基址及多座人祭坑。
岷江上游岷山山區及其附近區域的史前遺址分佈圖
寶墩文化約在前2500年至前1700年的寶墩文化是成都平原最早的考古學文化遺存。是古蜀文明的古城古國時期,也是古蜀文明的起源時期。
遺址主要遺址為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由1996年後發現的新津寶墩村(最大的一個,60萬平方米左右,建立的城牆有卵石覆蓋)、都江堰芒城村、崇州雙河村和紫竹村、郫縣古城村、溫江魚鳧村等8座史前遺址群組成,相當於三星堆遺址的第一期。
三星堆遺址
建築城的面積10—60萬平方米不等,這些城址大多選擇在河流臺地上,並沿河流方向平行修築,各個城址都有高聳的土築城牆,有的還有寬大的壕溝,城址具有明顯的防禦功能,也可能與治水有關。房屋建築以長方形的木(竹)骨泥牆方式修建,有的城址內還發現了大型禮儀性建築,可能已形成擁有宗教和政治中心的中心聚落。生活生產工具主要使用通體磨製的小型石器,切割和鑽孔技術也已被熟練地掌握。陶器以泥條盤築加慢輪修整,器形富有變化,生產技術已十分先進,人們過著定居的農業生活。
巴蜀圖語,又稱巴蜀符號或巴蜀圖形文字,是在四川盆地巴蜀地區出土的文物上發現的一些圖形符號。年代在公元前9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前後延續長達800年之久。巴蜀圖語“就是”古彝文。到目前為止仍沒能尋到文字。
巴蜀圖形文字
巴蜀符號
按照文獻的說法,確實沒有文字記載。此前有一種說法,一個名叫屍子的人曾在蜀國著書立說,如果當時沒有文字的話就不可能會有這樣的說法。“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並非沒有文字,殷墟甲骨文是最好的證明。”
圖案商代晚期,四川流傳著一種“巴蜀符號”,但這種符號究竟是不是文字,現還沒有定論。
黃金權杖
三星堆出土了世界最早的金杖,基本上學界已經認可其為“權杖”,但上面所刻的魚、箭頭等圖案到底是文字還是圖畫,至今並沒有一個確鑿的說法。一個民族必備的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備,只缺文字。“文字說”一派的專家已在試圖破譯,“圖畫說”一派的專家認為這些單個存在的圖案不具文字的特徵和研究價值。
祭祀文化——三星堆文化前1700—前1200年左右成都平原進入三星堆文化時期。形成了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發達的青銅文化。約相當於華夏族記載中的魚鳧朝時期。以三星堆為中心的古蜀國作為長江上游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的中心,是古蜀文明形成階段中的強盛時期。
漢磚上的大禹形象
遺址三星堆文化主要體現為三星堆遺址的第二和第三期,位於360萬平方米的三星堆古城內。建築發現了密集的房屋遺蹟,眾多的祭祀坑、灰坑、手工業作坊、集中的墓地等遺蹟現象。生活三星堆遺址已經是一個具有大量財富,有著發達的青銅冶煉技術,嫻熟的玉石器加工技術,原始宗教色彩濃厚的文明古國。出土了大量讓世人震驚的金器、青銅器、玉石器及象牙等精美器物。這些器物造型奇特,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獨特的藝術個性。
青銅大立人像
代表古蜀文明的三星堆遺址自1931年以後在這裡曾多次發現祭祀坑,坑內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銅器。1986年發現的兩座大型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青銅器、玉石器、象牙、貝、陶器和金器等。金器中的金杖和金面罩製作精美。青銅器除罍、尊、盤、戈外,還有大小人頭像、立人像、爬龍柱形器和銅鳥、銅鹿等。其中,青銅人頭像形象誇張,極富地方特色;立人像連座高2.62米,大眼直鼻,方頤大耳,戴冠,穿左衽長袍,佩腳鐲,是難得的研究蜀人體質與服飾的資料。祭祀坑的年代約當商末周初,被認為是蜀人祭祀天地山川諸自然神祗的遺蹟。
寶雞出土銅人像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銅器中,基本上沒有生活用品,絕大多數是祭祀用品。表明古蜀國的原始宗教體系已比較完整。這些祭祀用品帶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點,特別是青銅雕像、金杖等,與世界上著名的瑪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大量帶有不同地域特徵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聖中心。
十二橋文化約在前1200—前600年,三星堆在前1000年左右被廢棄,文化中心轉移到了成都平原的中心,是四川盆地青銅時代中期的一個考古學文化。十二橋文化承襲了大量的三星堆文化因素,又包含著許多新的文化因素,文化範圍分佈非常廣泛。其中金沙遺址是三星堆遺址消亡以後,成都平原上新崛起的一個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的中心,是古蜀王國另一個都邑所在,十二橋文化是古蜀文明發展階段中的又一個輝煌。約相當於華夏族記載中的杜宇時期。
十二橋文化
遺址十二橋文化以2001年初發現的金沙遺址規模最大,遺存最為豐富,出土文物等級最高,延續的時間最長。現已探明金沙遺址的面積在5平方公里以上,主體文化年代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
建築華夏族記載中的古蜀第四個時期,杜宇時期的城市有都城郫邑(四川省郫縣縣城北約二里處,即民間傳說中的杜鵑古城)和瞿上兩座。金沙遺址內現已發現了大型的建築基址區、大型的祭祀活動區、一般居住址、墓地等重要遺存。此時期的房屋建築有幹欄式木構建築和木(竹)骨泥牆建築兩種形式。生活石質生產工具仍然以通體磨製的小型斧、錛、鑿為主;盛行尖底陶器;卜甲的多見是這一時期比較突出的特徵。祭祀區內出土了大量與宗教祭祀活動相關的禮儀用器,其面貌與三星堆文化相同或相似。
太陽神鳥金箔飾
金沙·十二橋文化是三星堆文化過渡後的一個時期,和三星堆相比,金沙也曾作為古蜀國的王都繁榮一時。金沙遺址祭祀區分佈在摸底河南岸,是一處規模宏大、延續使用了近千年的濱河祭祀場所。考古學家在這裡發掘出了1400多件文物,這些文物成功地搭建起金沙文明的祭祀體系。同三星堆相比,金沙所出土的祭祀品並沒有那麼大,似是以社群為基礎的小範圍祭祀活動。器物堆積得雖然擁擠,但並非雜亂無章,像是按照某種次序所排列的。
青銅神樹
由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文物太陽輪(太陽型器)和青銅神樹,以及金沙遺址出土的鳳凰金箔,表現了古蜀國人民對太陽的崇拜。現位於四川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中建有模擬古祭壇。
稱謂古蜀人是從岷江上游興起的土著部落。蜀地文明分為幾個時期:蜀山氏、蠶叢氏、柏灌氏、魚鳧氏、開明氏。蜀部落是先秦時期一個不同於中原文化的部落。“蜀”字最早發現於商代的甲骨文中,據記載武王伐紂時蜀人曾經相助。但關於蜀國的歷史在先秦文獻中一直沒有詳細記載,直到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中才記載了關於蜀國的歷史和傳說。
《漢巴郡朐忍令景雲碑》
關於蜀國曆史最著名的詩句是李白在《蜀道難》中所寫:“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晚期蜀文化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16年,即開明朝時期,相當於中原春秋時期至秦國佔領巴蜀前,是古蜀文明發展中的最後一個高峰——晚期蜀文化時期。建築開明五世之前,蜀國的都城建於廣都樊鄉(即今天的四川省成都市下轄縣雙流縣)。到了開明九世建都於成都。開明十二世時“五丁力士”開闢了石牛道,打通了從蜀至秦的通道。生活精美的漆木器,巨大的船形棺,極具地域特點的巴蜀式銅兵器,還有至今不能識讀的“巴蜀圖語”都成為此時期文明發展的代表。商周春秋時期,古蜀王國的疆域北達漢中,南至南中,東至鄂西清江。戰國時期,蜀國向北保有漢中,向南深入西南夷,向東據有嘉陵江以東地區,成為中國西南的大國。
巴蜀圖語
關於杜宇王朝的疆域,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杜宇) 自以功德高諸王,乃以褒斜為前門,熊耳、靈關為後戶,玉壘、峨眉為城郭,江、潛、綿、洛為池澤,以汶山為畜牧,南中為園苑。漢中地區自魚鳧王朝以來一直是古蜀王國的北疆,到古蜀杜宇王朝和開明王朝時期依然如此,《華陽國志·漢中志》記載說:“漢中郡,本附庸國,屬蜀”,《華陽國志·蜀志》記載說:“周顯王之世(公元前368-前321年在位),蜀王有褒、漢之地”,還記載:“蜀王別封弟葭萌於漢中,號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均說明了這個事實。
杜宇王朝疆域
開明王朝的國力比杜宇時期大大增強。《太平寰宇記》卷八六“閬中”下記載:“仙穴山在縣東北十里。”《周地圖記》雲:“靈山峰多雜樹,昔蜀王鱉靈帝登此,因名靈山。”《輿地紀勝》卷一八五亦載:“靈山一名仙穴,在閬中之東十餘里宋江上,有古叢帝開明氏鱉令廟存焉。”閬中位於嘉陵江上游、大巴山南側。《蜀王本紀》則說:“蜀王據有巴蜀之地。”可見開明王朝的東界已越過嘉陵江。在長江一線,開明王曾於公元前377年伐楚,取楚之茲方 (今湖北松滋縣),勢力遠達鄂西清江流域,清江之名即為蜀人所取。
古蜀都國
開明三世時期,蜀王西征青衣羌地。《華陽國志·蜀志》:“(保子)帝攻青衣”。青衣,今四川雅安蘆山一帶。《輿地紀勝》卷一四七“蘆山縣”下記其地有“開明王城”,又引舊經說此城是“開明王所築”,當為保子帝親征青衣時在當地所設宿衛行帳以及班師後留駐軍隊的鎮所。《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六引《華陽國志》說:“蜀王開明以靈關為前門。”說明保子帝攻略青衣後,今蘆山一帶成為古蜀王國的西方門戶。開明三世國力強盛,又大舉向南興兵,沿岷江南下,征服僚、僰之地。《華陽國志·蜀志》載保子帝“雄張僚、僰”,表明僚、僰之地這時已為古蜀王國所控制,成為蜀之附庸。 僚指夜郎,地當今貴州安順地區至黔西地區;僰指僰道,地當今四川宜賓到雲南昭通地區。據此,蜀疆北達漢中,南抵今四川青神縣,西有今四川蘆山、天全,東越嘉陵江,而以岷山和南中(今涼山州、宜賓以及雲南、貴州)為附庸。由於歷代開明王的開疆拓土,到戰國時代,古蜀王國疆域“東接於巴,南接于越,北與秦分,西奄峨嶓” ,成為中國西南的強國。
蜀山氏蜀山氏是一支古老的部族,生活於岷山之中,又稱岷山氏。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黃帝之子昌意取蜀山氏之女昌僕,生子高陽,是為帝嚳,封其支庶於蜀,世為侯伯。禹會諸侯於塗山,諸侯執玉帛者萬國,巴蜀往焉。夏桀十四年,命扁帥師伐岷山氏,岷山氏獻二女琬、琰於桀,導致桀不在寵愛妹喜。
蠶叢氏蠶叢是古蜀國第一位王,《華陽國志·蜀志》記載:“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傳說蠶叢是第一個將馴養家蠶的人,蠶叢生活的年代應當遠早於周朝,為商代早期蜀部落的首領,蠶叢死後蜀人為其建造石棺槨。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縱目面具極有可能是蠶叢的形象。
“青銅縱目人面像”
柏灌氏蠶叢氏的統治長達數百年,取而代之的是柏灌氏,史書中對其記載較少。西漢楊雄《蜀王本紀》說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曰柏灌,後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歲,皆神化不死。由此可知柏灌氏的統治亦維持數百年。
魚鳧氏繼柏灌氏之後,魚鳧氏統治蜀國,《華陽國志》記載魚鳧王田於湔山,古蜀國在魚鳧時期已經進入農耕社會。在三星堆出土的黃金權杖上有魚鳥圖案,頗似魚鳧氏的象徵,三星堆古城營建於早商時代,規模如此龐大,極有可能魚鳧王統一蜀地之後所建。三星堆遺址出土了的大量精美青銅器、海貝、象牙。表明此時的古蜀國正處於鼎盛時期,神巫色彩濃厚,且與其他地域文明有著廣泛的交流,甲骨文中也多次提到蜀(尚不明確是否指代古蜀國)。商朝晚期,魚鳧氏被來自南方的杜宇氏取代。
魚鳧時期
杜宇王朝傳說杜宇從天而降,其妻名利從江源井中冒出,杜宇帶著族人以武力推翻漁鳧氏的統治,自立為蜀王。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聯合庸、蜀、羌等西土八國伐商,在牧野之戰中大敗商軍 ,周武王被推舉為天子,周朝建立。公元前1045年,周王室冊封杜宇為蜀王,准予建都立國,於是蜀王率領蜀人從茂汶盆地東遷至廣漢平原,在今溫江區萬春鎮報恩建魚鳧城成立蜀國。古蜀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進入封建制社會,魚鳧是封建古蜀國的第一位君王,是為蜀望帝。
杜宇王朝
他年老時把君主位讓給同姓族人杜靈。唐代李商隱《錦瑟》:“望帝春心託杜鵑。”相傳望帝原名杜宇,立荊州一個傳說死而復生的人鱉靈為丞相。當時洪水氾濫,而蜀國四面環山,中間是盆地,水流不出去,鱉靈鑿穿巫山,引導水流出去,形成今天的長江。隔幾年,望帝因他功高,傳位於他,自己修道,死後化為杜鵑鳥。
開明王朝
開明氏蜀王杜靈(蜀叢帝)東周春秋時期,古蜀國境內爆發洪水,杜宇任同姓族人杜靈為相,治理洪水。杜靈因出色完成了任務,被部人喚做“鱉靈”。望帝因此在年老時禪位給鱉靈。杜靈成了新的古蜀王,建都郫邑(即今成都郫都區),號稱開明帝,又叫叢帝。
戰國水路攻戰紋青銅壺(四川博物館)
劍門關
叢帝之子名萬通,號盧帝,盧帝攻打秦國至雍城。盧帝之子稱(褒)保子帝,褒子帝西征青衣羌、又向南征服獠人、棘人,使得蜀國的疆域大大擴充套件,超過了杜宇時代 。公元前451年,秦國進攻古蜀國,奪取戰略要地南鄭。10年之後,古蜀國又將南鄭奪回。公元前387年,秦國再次奪取南鄭,同年南鄭反覆歸蜀。公元前377年,蜀伐楚至茲方,楚國修築扞關來抵禦蜀國。周烈王姬喜八年(前368年),蜀王杜尚(開明九世)派大軍滅昔阝、平週二國,蜀王杜尚封其弟為漢中侯,置藩屬苴國(國都位於今昭化區石盤村,轄管原昔阝、平週二國領地),劃沔中(漢水上游)與葭萌地為苴國,宣佈苴國成立。次年,為方便與藩屬國苴國的聯絡,蜀國遷都成都。公元前337年,秦惠文王繼位,蜀王遣使致賀。
前316年,秦滅蜀吞苴。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戰國時期周慎靚王姬定六年,前316年,巴、苴兩國苟合,蜀國先擊退巴國來犯軍隊,得勢的蜀王決定伐苴另立新苴侯,蜀王杜蘆(開明十二世)令“五丁力士”限期開鑿蜀國至苴國的石牛道,以便快速出兵打擊越來越不聽話的苴國。苴侯求救於秦,蜀王杜蘆也派使者與秦結盟,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苴政。但狡詐的秦惠王嬴駟收了二國的禮物後,派張儀、張若、司馬錯率隊走石牛道(今劍閣金牛道/劍閣道)滅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廢,蜀太子逃到彭鄉(今彭州)被捉。《本蜀論》記載惠文王用計滅古蜀:“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路),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負力,令五丁引之,成(蜀)道。秦使張儀、司馬錯尋路滅蜀,因曰石牛道。”秦惠王任蜀太子為蜀侯,張若為蜀相,置蜀郡。宣告蜀、苴二國滅亡。
秦置蜀侯國
前316年10月,秦軍滅亡蜀國,貶蜀國為蜀侯國,任命陳莊出任蜀國相國。秦國吞併蜀國以後,更加富庶和強盛而輕視周圍各國。
秦惠文王十四年(前311年),蜀相陳莊殺死蜀侯。秦武王元年,前310年,甘茂誅殺陳莊。
蜀侯國
秦昭襄王六年(前301年),秦國公子嬴惲因難以管教,被流放蜀國任蜀地郡守,秦昭王令:“三年不得返秦! ”同年,公子輝在蜀地起兵叛秦,秦將司馬錯奉命討伐叛軍。誅殺嬴輝及其黨羽二十七人,平定了蜀地叛亂。蜀國號被廢除,正式劃入秦郡縣制體系。
秦滅古蜀秦滅蜀後,開明氏蜀國僅存的一位王子杜泮(蜀泮)率部眾南逃到交趾(今越南北部),滅掉了文郎國,建立起甌雒國,自稱安陽王朝,持續了一百年後被秦末將領趙佗所滅。蜀地從此成為秦國的糧倉,石牛道成為了秦軍糧道。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秦滅古蜀
古蜀文明主要遺址有三星堆遺址,其位於四川廣漢,文物的風格與同時期中原一帶的文化迥然不同,同時文物的精美也表明古代蜀人達到了相當發達的文明程度。後期有金沙遺址。其他還包括古蜀國大型船棺獨木棺墓葬遺址,回龍洞遺址,瞿上遺址等。
建築有學者研究古蜀國的地中意識,認為先秦華夏族文獻中所謂"建木"就是古蜀國地中位置的標誌。所謂"都廣"指的是古蜀國的明堂建築。地中標誌是與古蜀國的明堂位置相關的。從三星堆遺址出土發掘的神壇形象中找到明堂的具體形式,結合位於金沙遺址北面的羊子山土臺造型,復原出古蜀明堂。
建木
文學中的蜀國關於蜀國曆史最著名的詩句是李白在《蜀道難》中所寫:“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此字亦有作:始或乃)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鳥頭勺把
李商隱在《錦瑟》中有“望帝春心託杜鵑”的詩句。相傳望帝原名杜宇,立荊州一個傳說死而復生的人鱉靈為丞相。當時洪水氾濫,而蜀國四面環山,中間是盆地,水流不出去,鱉靈鑿穿巫山,引導水流出去,形成今天的長江。隔幾年,望帝因鱉靈功高,禪位於鱉靈,自己修道,死後化為杜鵑鳥。(一說望帝政權被鱉靈所篡,望帝幽憤而死,化作杜鵑鳥。)
蜀秦爭鋒秦初居西陲,距蜀較遠,文獻中未見兩國發生交往的記載,至春秋初年秦文公時,始見兩國發生經濟文化往來。 春秋早期,蜀王開明二世攻秦至雍,這是蜀、秦構兵的最早記錄。
《華陽國志·蜀志》記載:“開明立,號曰叢帝。叢帝生盧帝,盧帝攻秦,至雍。”盧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 。保應作褒,即殷卜辭中的“缶”,地在漢中褒城。保子帝即以褒為名,可見陝南漢中盆地一帶,已全部入於蜀的北部版圖。
蜀秦爭鋒
蜀、秦之間的大規模戰爭始於公元前451年,圍繞南鄭展開長期爭奪。
《史記·六國年表》秦厲共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左庶長城南鄭”,《秦本紀》集解引徐廣曰:“一本二十六年城南鄭也。”秦以左庶長城南鄭,表明秦於此年初取蜀之南鄭,並按秦國習俗構築城池,以防蜀師反攻。秦初取南鄭,經營十年,至秦躁公二年(公元前441年),蜀師反攻,收復南鄭。《史記·秦本紀》及《六國年表·秦表》均記載此年“南鄭反”,表明秦復失南鄭於蜀。此後數十年間,由於秦與三晉再開戰端,加之秦內部有亂,故與蜀無大戰事。
秦惠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秦再度出師,“伐蜀,取南鄭” 。蜀師迅速組織反攻,於當年一舉再復南鄭。《華陽國志·蜀志》記載:“周顯王之世,蜀王有褒漢之地。”
褒漢之地
蜀、秦南鄭之役,歷時65年,終以古蜀王國勝利而告終。此役的勝利,還對稍後(公元前361年)楚國佔領漢中以東並企圖進一步攻略漢中西部起到遏制作用,使楚不得不由漢中以東折而向南,兵鋒指向巴、黔中。這說明,公元前4世紀前半葉蜀對南鄭的固守,對於巴、蜀、楚、秦之間戰爭局勢的變化起到了明顯的影響。
蜀苴兩國的恩怨苴國跟蜀國更有淵源,大部分史料都記載,開明氏蜀王杜尚封其弟為漢中侯,置藩屬苴國,由此苴國君主也姓杜,對蜀國稱臣,為苴侯。後來蜀苴關係惡化也未曾稱王,因為正是蜀王杜尚分封其弟代管苴國。
蜀苴兩國恩怨
開明十一世時,時任苴侯要求被納的貢和稅日益頻繁,苴侯覺得做的這漢中侯窩囊,於是在巴國的拉攏下多次聯合抗蜀,交到蜀國的貢和稅也少了,這下子惹惱了蜀國,但礙於苴國存在的重要性,以及苴侯是同宗族人,蜀王十一世只是派人迴應了句“往後若有秦兵至,自退之”(就是說“以後要是有秦軍來攻打苴國,你自己想法子退兵”)。自此,苴侯一度中斷了與同宗蜀國的來往。
巴蜀之戰川東長江一線原為蜀國的勢力範圍,《史記·六國年表·楚表》載:“蜀伐我茲方”。《史記·楚世家》記載楚肅王四年(公元前377年)“蜀伐楚,取滋方,於是楚為捍關以拒之”。正義引《古今地名》雲:“荊州松滋縣,古鳩茲地,即楚茲方是也”。松滋,今縣,在今湖北宜都東南,距之楚之郢都的直線距離不過百餘公里。“捍關”,集解雲:“李熊說公孫述曰:東守巴郡,距捍關之口。”索隱亦云:“《郡國志》巴郡魚復縣有捍關。”據此,此捍關在今重慶市以東奉節縣。楚肅王四年,時值吳起變法失敗以後,蜀於是揮師東下長驅直入楚腹地,蜀大軍能出三峽,進軍清江口之東,說明在川東長江之地可以暢通無阻。《太平寰宇記》在清江下載:“磨嵯山本在黔州界,極高,蠻依為巢穴,頗為邊患。蜀王擊之,屢獲神助,故所在祀之。”徐中舒先生在《論巴蜀文化》中說此雖出自傳說,但清江原為蜀地,則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清江”之名,就是蜀人給其命名的,因此,巴在巫夔以西的五郡,戰國前必然也是蜀的舊壤。
漢水流域
春秋末戰國初巴國從漢水流域進入長江上游地區後,西與蜀國為鄰,先後在長江和嘉陵江一線建了五座都城,即有名的巴子五都, 由此引致“巴蜀世戰爭” 。
蜀王杜蘆(開明十二世)時,巴國被楚國的侵略弄得很頭疼,於是把移居目標定在了西鄰的蜀國,蜀巴兩國的交戰很頻繁,蜀國由於開明十一世起國力漸衰,十二世蜀王杜蘆準備集中力量打敗巴國以振奮蜀國人心,於是有了巴蜀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苴國在這次戰役中依然是靠向巴國一邊,不過為了不與蜀國撕破臉皮,只派了一隊為巴國引路計程車兵。蜀王杜蘆早得到苴巴合流的訊息,於是秘密差由蜀軍差老弱兵做誘餌,引巴軍主力深入,然後頃巢圍剿,戰役以蜀大獲全勝,斬敵大將告終。
秦國張儀的石牛計秦惠王垂涎蜀國富饒,欲派兵攻打,但秦將對蜀地道路不甚瞭解,張儀出謀製作五頭石牛,將黃金鑲在牛尾下,由其子張若護送給苴國,苴侯高興的承諾願助秦國借道伐蜀,張若又到苴蜀邊界向人們大肆宣傳說”秦惠王願與苴國結秦晉之好,送給苴國了五頭石牛。這可不是一般的石牛,這是秦國才有的石料做的,而且石牛還有靈性,晚上會偷偷的吃草,吃飽了也會拉屎,但它們拉的屎是黃金“。
石牛計
蜀王杜蘆是一位在年輕氣盛的君王,但有時候氣盛太過了也未免是好事,擊退巴國來犯軍隊的他,決定伐苴另立新苴侯,他忘了上幾輩為什麼要建苴國,他更忘了上一輩為什麼對苴侯忍氣不發,他沒有思考,或許沒想去思考,也沒想聽廷上百官對他的進諫,他令五組勞工限期開鑿蜀國至苴國的道路,以便快速出兵打擊越來越不聽話的苴國,另外要奪來秦惠王送給苴侯的五頭能拉黃金屎的石牛。
苴國連累了蜀與巴張若在苴國關注著蜀國至苴國的道路修拓進展,終於等到蜀王杜蘆親自率兵,令“五丁力士”(即五組勞工)引路攻打苴國,這條路就是後來的蜀道。苴侯急忙請張若回秦國求秦王出兵援救。蜀王杜蘆也派使者與秦結盟。但狡詐的秦惠王嬴駟還是派張儀、張若、司馬錯率隊攻打蜀國。苴侯為表誠意大開城門,秦兵蜂擁而入走石牛道(今劍閣金牛道/劍閣道)滅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廢,蜀太子逃到彭鄉(今彭州)被捉。
蜀、苴二國同年滅亡。苴侯或許不記得春秋時期“假道伐虢“的故事了。
假道伐虢
就這樣,剛吃了蜀國敗仗而元氣未復的巴國被秦軍勢力包圍,秦惠王嬴駟採納司馬錯“先滅蜀,繼滅楚,而得天下”的建議,同年時隔兩月後滅亡巴國。之後屯兵江州城(今重慶),一步步向東蠶食楚國。由此我們也大概可看出中原六國為何全被滅國的原因了。正如所言,多年後中原六國也是這樣相互殘殺共同衰弱,秦國獨做大。考古發現
在遙遠的歷史上,成都平原究竟發生過多少傳奇?早已為人所熟知的蠶叢縱目、魚鳧神化仙去、杜宇化鵑、開明覆活等傳說是否就是真實的古蜀歷史?
在距今約4500年~37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一支較為發達的新石器文化已經存在於成都平原,考古學界將其稱為“寶墩文化”。居住在此的寶墩人,便是這裡最早的拓荒者。考古發現,寶墩時期的成都平原分佈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定居村落,其中,較大的村落還修築了夯築城牆。然而令人費解的是,這些帶有夯築城牆的聚落,使用時間並不很長,都是有規律的週期性廢棄。
寶墩文化
究竟是什麼迫使寶墩人不得不作出這樣的選擇?
“在當時,最大的可能還是生存的需要。”在大約800年中,寶墩人祖祖輩輩都沿襲了同一種生產方式。“從考古發現的生產工具看,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在他們看來,這樣的生產方式已經足以維持令他們心滿意足的幸福生活,自然沒有改變的迫切需要。他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砍伐森林,從事著簡單的農業耕種。然而,一段時間過後,土地也因消耗而變得貧瘠,當無法承載寶墩人的生活的時候,他們便不得不離別故土,另覓一塊富饒之地,重建家園。“如果不是特別緊迫與特殊的原因,或許寶墩人將會繼續著他們平靜的日子。然而,在距今3700年左右,情況發生了變化。考古證實,一股外力衝破了這種沉寂,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到來了。”距今3200年左右,盛極一時的三星堆文化發生突變,其衰落的原因困擾著考古學界。
器皿
“新的歷史時期”,始於約3700年以前。一支新的文化進入成都平原。這被學術界普遍認為是夏文化。成都平原的文化因此發生鉅變,形成了三星堆文化。
1986年夏天,震驚世界的兩個埋藏坑被發現,出土文物近2000件之多,包括了各種金器、青銅器、玉器、象牙器等。對於兩個坑的年代與性質尚存爭議,然而,文物所折射出來的三星堆高度發達的文明已是不爭的事實。
商代晚期
可是,距今3200年左右的商代晚期,生機盎然的三星堆文化發生突變,繁榮數百載的三星堆都城也一時化為廢墟。“考古發現,具有典型的三星堆文化風格的陶器在此時開始消失,代之而來的是大量的尖底陶器。圜底釜,用龜甲占卜的習俗也是三星堆沒有的現象。
三星堆都城被廢棄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一切?三星堆都城為何被廢棄?是文化創新,是社會變革,外族入侵,還是政局變化?
尖底杯等曾在商代早、中期大量流行於鄂西地區,是早期巴人所使用的典型陶器,而用龜甲占卜也是巴人的習俗。
三星堆博物
三星堆文化最強盛時,東達鄂(湖北)西地區,不過中心仍然在成都平原,川東長江沿岸和鄂西地區的勢力很弱。此時的鄂西,一支以使用尖底杯和圜底釜為代表的文化發展壯大,他們盛行占卜,這就是早期的巴人。漸漸地,巴人將三星堆的勢力擠出了鄂西地區。在三星堆文化末期,不知何故,巴人突然放棄了鄂西這塊生長已久的故土,沿長江舉族西遷,佔據了川東……
“金沙林遺址”的發現
三星堆後,古蜀國都邑遷往何方?“金沙林遺址”的發現,使得答案浮出水面。三星堆都城廢棄後,古蜀國的都邑到底遷至何處?
2001年2月8日,玉琮、玉璧、玉璋、玉戈、石人、金箔、青銅器和大量的牙等文物的發現令考古人員激動不已。
金沙林遺址
“這絕對不是一般性的聚落。從已經出土的大量用於祭祀的禮器分析,只有古蜀的都邑才配得上”,並將這一遺址命名為“金沙村遺址”,並對其開展了慎重的調查。歷時2年多的艱苦發掘,大量的前所未有的文物、遺蹟被揭露出來。遺址的規模更是超出人們的想象,目前能確認的就已超過4平方公里。在這4平方公里的範圍之內,分佈著大大小小的不相連屬的居住區、墓地以及中心的宗教祭祀活動區。商代晚期至西周的古蜀都邑下落終於浮出水面。
船棺葬船棺葬,是戰國時期巴人和蜀人特有的葬俗。揭開船棺葬,蜀國王室成員大多夭亡……
經歷了三星堆、金沙的輝煌,歷史進入了七雄爭霸的戰國時期。這一時期,最具有特徵的葬具是船棺。所謂船棺,即將整木先鋸去約三分之一,然後雕鑿成獨木舟形,作為葬具,屍體及隨葬品均裝殮其中。這種船棺一般都是豎穴土坑中單棺或雙棺,長度多在5米左右。
1954年,這種獨特的船棺最早被發現。而後,在四川陸陸續續發現了大量這樣的墓葬。這是戰國時期巴人和蜀人特有的一種葬俗。
船棺葬遺址
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大規模的船棺葬是於2000年7月意外發現的,這是戰國早期蜀王家族的墓葬,墓坑有30.5米長,20.3米寬,在同一墓坑內放著30多具用楠木做成的棺木。最長的一具有18.8米,大的船棺是用直徑達1.5米左右,生長了上千年的楠木製成。船棺墓中,共出土了30餘個個體的人骨,據初步鑑定,有男有女。然而,讓考古人員深感困惑的是,“墓主人年齡普遍偏小,除了2位女性約35歲,2位男性在30歲左右外,其餘大多在15~20歲之間,還有未成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