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故驛古城附近

寰州,始建於五代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公元926年)七月,至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遼廢,共建置了六十一年的時間,後改置為河陰縣,即今之雁門關外山陰縣。寰州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在哪裡?史料的記載,多說在今朔縣東北之馬邑故城。《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載曰:“寰州,治所在寰清縣,即今山西朔縣東北處之馬邑…”。《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辭源》、《辭海》以及清代《嘉慶一統志·朔平府》等書史,也都作了基本相同的記載,但筆者則不敢苟同,認為這俱是一些以傳訛的附會之記而已。

考其真實的地理位置,應在朔州市西影寺南古城,或是今山陰的故驛古城為確。先看一段歷史事件: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三月,宋以三路大軍北伐契丹遼邦,東路大軍的統帥是大將曹彬,從琢州出兵攻遼的南都幽州;以崔彥進為將,出兵飛狐口,攻遼的蔚州;以潘美和楊業為正副統帥,出兵雁門關,遼的雲、應、寰、朔四州。

故驛古城附近

丁丑,潘美與楊業率兵自西口入,先攻下遼的寰州,繼而又乘勝攻下了遼的朔、應、雲三州,楊業父子統領的西路先鋒大軍,更所向皆克,西路大軍為之而一時軍威大震,遼軍號之為“楊無敵”。正當潘楊兩人在西路的攻戰得勢,又向東進軍到懷來,以策應宋軍的中、東兩路大軍時,東路大軍曹彬出師不利,被遼軍打得一敗塗地。為此,而中路大軍受挫,楊業與潘美亦被遼軍從懷來擠到蔚州,從蔚州被打出飛狐口,然後退師回到代州休整。

潘、楊的西路大軍轉勝為敗,被遼逼回代州後,遼軍復以大將耶律斜珍為山西兵馬都統帥,以十萬之眾,向雲、應、寰、朔四州反攻,遼軍是從蔚州,沿今之渾源、應縣和山陰縣之南山一線作快速進軍,直接截斷了雁門通道的宋軍退路,先下了寰州,殺守城吏卒千餘人,造成一個“關門打狗”之勢,使雲、應、朔三州的宋軍,陷入了坐守狐城,束手待斃的困境。

故驛古城附近

從以上事實可以得知,宋、遼之戰,宋軍從西口入,即今山陰之舊廣武口,首先攻下的就是寰州城,進而才圍的朔州。《宋史》載:“雍熙三年三月,丁丑,潘美自西入,與契丹兵遇,追至寰州破之。辛已,潘美進圍朔州。”據此,筆者認為:寰州城如果不在西影寺南古城或山陰縣故驛古城的位置,就絕不會首當其衝地被宋軍攻破。同時,宋軍在下寰州之後,進而才圍的朔州,這一點是不容忽視的。

其次,從遼軍的反攻路線來看,首先攻下的也是寰州,遼軍的戰略既是截斷宋軍的退路去“關門打狗”就絕不可能在馬邑古城的位置上去“關門”。且寰州的宋軍守將是劉文裕,在遼軍到來尚未合圍前,就先帶了一千餘人,從雁門殺出,奔回到代州去的,據此,筆者認為:如果寰州不在里仁故城,或山陰故驛古城的位置上,劉文裕就根本不可能在朔應二州之前,率先逃走。

桑乾河

再說,按“寰”字解,據《中華大字典》載曰:“王者封畿內之縣地曰寰。”可見州之置是因為後唐明宗李嗣源是應州人,故置。《舊五代史載曰:“明宗天成元年秋七月,升應州為彰國軍節度,仍以興唐軍為寰州,隸彰國軍”。

又《通鑑》注云:“明宗,應州人也,即位後置彰國軍於應州,以興唐軍為寰州隸之。據此,囊州則應是從應州分治出來的,是以興唐軍改置為州的。興唐軍,系晉王李克用於五代後梁井平四年(公元910年)所建。故李嗣源在繼位之後,遵循古制將應州升為“望州”置彰國軍。復以興唐軍改置成寰州。寰州,既是從應州分治出來的“王者畿內之州”故仍隸於彰國軍所轄,這樣,其治所就絕不可能在馬邑古城。

朔州市神頭鎮

西影寺古城距現在西影寺遺址約二華里,北依桑乾河,東迤南臨恢河,恰鄰兩河交匯處。現存西南角及相鄰之部分殘垣,北、東兩面無存。古城的範圍不清,若以今天的桑乾河,恢河為度(如果這兩條河道沒有大的擺動的話),應是不規則的四邊形,東牆長約四華里,南牆長約二華里。西南角殘垣最高處達6米,底寬約10米,夯層厚7-10公分,內函有兩漢的格紋板瓦,繩紋筒瓦以及繩紋與印紋陶片。殘垣部分未見馬面痕跡。古城內已淪為耕地。地表上可以揀到弦紋、水波紋的陶片以及溝紋磚、布紋瓦的殘件。

群眾在古城內耕作中,揀到過唐代的開元錢。從古城的夯層、內含物判斷,它應是兩漢以後的。細密的夯層、水波紋的陶片,顯然是北魏的氣氛。遺物說明,這一古城從北魏至遼金一直在使用。古城隔桑乾河與故垣猶存的明清馬邑城相望。從古城溯桑乾河西北行十里,即神頭鎮,附近有數股泉水,是桑乾河的發源地。

西影寺古城

這一古城是歷史上的什麼城呢?筆者認為就是寰州城。按《萬曆馬邑縣誌》載:“古寰州城,在城關西迤,五代唐置寰州,遼罷為縣,古城即其舊址。”明代的馬邑城西邊,正是古城所在地。然而。考古材料顯示,古城的歷史要早於五代。五代以前它是什麼城呢?

《水經注·漯水》在記敘桑乾水(即今桑乾河)的源頭地段時提到:“水又東北,左會桑乾水。縣西北上下洪源七輪謂之桑乾泉,即涫水者也……桑乾水自源東南流右會馬邑川水……其水東注桑乾水。桑乾水又東南流,水南有故城,東北臨河……桑乾水又東左合武州塞水……又東右合枝津枝津上承桑乾河,東南流逕桑乾郡北,大魏因水以立郡受厥通焉”。

西影寺古城附近

據此,桑乾水在右會馬邑川(即今之恢河)以前,水側是沒有古城的。但是,這段記載問題很多。正如清代學者熊會貞在《水經注疏》中指出的,在右會馬邑川水後,“桑水又東南流”是“多與今水道不合”的,因為“今水東北流”。儘管如此,記載中有一點很值得注意:“縣西北上下洪源七輪”縣何指?

通觀《水經注·漯水》部分,其水名多與縣名有關。即以水(今桑乾河)流經的北魏恆州(大體上為今雁北大同地區)地域而論,崞川水出自崞縣(即今渾源縣的渾河),武州川水,武州塞水出自武州縣(即今出自左雲縣的淤泥河,十里河,源子河,大峪河諸水),馬邑川水出自“馬邑西川”(即今朔州的恢河)等皆是。

西影寺古城附近

感謝大同考古研究所原所長 張暢耕先生 朔州市山陰縣知名文史學者 徐德富先生

張夢章(文博碩士)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 山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大同作家協會會員 大同周易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2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人被鯨魚吞了還能活嗎?歷史上這個失明的船員表示:只能活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