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一部《大秦賦》,又將兩千多歲的秦始皇推上風口浪尖。歷史總是任人打扮,任人評說。說好的恆說好,說壞的恆說壞。萬古長青和遺臭萬年常常不是非此即彼的判斷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主觀選擇,只要回答了,就總有道理。

有人說張魯一演的不像秦始皇,有人反駁:你見過秦始皇?

有人說秦始皇聖母心,和史實嚴重不符,又有人反駁:你在他身邊呆過?

有人說荊軻刺秦,秦始皇應該繞柱逃竄,又有人反駁:你當時在跟前?

令人惋惜,當時要是攝像頭密佈於七國要塞宮宇,後人也不至於只能靠想象和推測來下定義了,繞沒繞柱,一調便知。

歷史書不可盡信,考古發掘的實物也不一定就完美無瑕。哪怕幾十年前的人與事,傳媒如此發達,現在要說的清,也得費莫大的功夫,對兩千年的人與事,赤裸裸的下定義,是如何這麼自信呢?

導演編劇製片人,一干《大秦賦》班底,莫不是陝西人,陝西人拍陝西的秦始皇,你不讓他讚美,你要讓他暴虐殘忍,是不是有點為難?

然而這又不是正史,哪怕是《大秦帝國》難道就是正史?藝術作品任人發揮不是很正常的事麼?又何必糾結難受。

還糾纏出什麼統一無功,暴虐有罪,這都是想當然的說話,畢竟兩千年前的事,信馬由韁,強詞奪理都是可以自圓其說的。

任何情況都有可能也說不定,我斷定秦始皇最愛吃的是油潑面,不服來辯。

9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康德,德國怪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