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前言

80年代初,氣勢如虹、財源滾滾的蘇聯開始全球戰略出擊,被越戰拖累的美國瞬間感覺有點不好了,這時在蘇聯陳兵百萬壓力下的中國成了美國最理想的戰略盟友。無論從人口數量、國土面積以及戰略縱深等各方面都符合美國戰略緩衝預想,於是美國計劃全方位幫助中國實現國防現代化,以抗禦蘇聯的威脅。

大國善斷在每個歷史機遇期都顯得尤為可貴,天賜甘露可以輕易實現,但如果意外之財來的太簡單就顯得有些非比尋常。正是上世紀70-80年代世界格局的變化,中西方在共同的戰略目標下關係逐步緩和,閉門造車了很多年的中國終於可以全方面接觸西方先進技術、工藝及管理,再加上戰略合作需要佩裡的大武庫計劃開始呈現(現實可能性有多大本文不作討論)。

計劃內容

大武庫計劃不是一個簡單的軍口銷售或技術輸出,按照美國人的設想是提前預置一整套先進裝備在中國,涉及內容包括:空中早期預警系統、電子偵察機、空中加油機、大型運輸機、先進戰鬥機和以愛國者導彈為主的地面防空系統。

這麼多先進裝備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得花多少錢,但是美國人很大方直接以近乎無償方式提供,不過所提供的早期電子偵察系統須要和美軍相連線。通過部署在中國境內的E-3空中預警機,將蘇聯境內一定範圍內的動態實時納入北約偵察體系。

E-3空中預警機

與此同時,美國將幫助中國實現國防工業的升級,在中國建立重型坦克和大口徑火炮修理廠,以及大量的武器儲備倉庫。目的只有一個在爆發大規模戰爭時,美國可以不用跨越重洋在萬里之外的裝備運到亞洲,戰時只要通過大型運輸機或者民用客機將大兵運抵中國,然後接收裝備直接進入戰場即可。

輕裝上陣

戰時提前建立的武器裝備組裝和維修基地,以及生產線就可以源源不斷提供等同於美軍的裝備,雖然遠隔萬里卻不用擔心後勤補給。而且可以和同樣使用美式裝備的中方建立聯合指揮機構,預想中是在美方指揮下作戰,同時還有配套方案“戰隼走廊/獵隼走廊”。美國提供F-16戰鬥機以及AH-1武裝直升機,在中方建立飛機和發動機組裝生產線,特別是F-16戰鬥機除了截擊圖-22這類戰轟炸機之外,更重要的用途是保護美方提供的空中預警機、空中運輸機以及設在各地的武器儲備基地。

眼罩、逆火轟炸機

美國提供的低配版F-16/79戰鬥機,採用F-4戰鬥機上的J79-GE-119渦輪噴氣發動機,明顯是降級處理品。

F-16/79戰鬥機

看似佔了便宜獲得大量先進裝備還不用花多少錢,但是深刻意味如何中方其實看的很遠,對於溫水煮青蛙逐步達到控制目的當然給予直接拒絕。不過既然是歷史機遇期百年難得一回,中西方全方面交流及技術合作還是可以的,於是在整個70-80年代大家會發現中美之間有大量裝備合作專案。按照中方的設想可以在現有裝備基礎上利用美國技術進行改進,然後轉手向國際市場出口,保證自我提升時還能出口創匯。

一、預警機或雷達

美國西屋、休斯等公司向中國推動出口E-3望樓式預警機,如果中方願意也可以單獨出口E-3所配套雷達並用於運-10改預警機。

二、F-14“雄貓”戰鬥機

格魯曼在日本競標失敗被麥道F-15搶佔,為了生存直接向中方推薦F-14戰鬥機以及配套的AIM-54不死鳥導彈,當時可提供的是24架F-14升級版比上面的F-16/79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三、美洲虎主戰坦克

在59式坦克基礎上合作研發一款新型主戰坦克,能夠抗衡T-72、T-80等系列坦克。實際上是由中美英三國共同研發,在59式坦克底盤上換裝美國8V-92TA型8缸柴油發動機以及傳動系統、炮塔重新設計主炮則由英國皇家兵工廠生產的L7系列105毫米線膛坦克炮替代。

四、NFV-1步兵戰車

由北方工業公司和美國共同研製新型步兵戰車,在86式步兵戰車底盤上安裝新式炮塔,火炮更換為1門M242型25毫米“大毒蛇”機關炮。搖身一變很有美帝範,確實帥氣很多。

結語

大武庫計劃更多的是美國單方面的想法,對於中國而言獨立自主的國防體系是買不來的,對於這點深有體會。因此對於當時較好的外部環境下,我們也做了諸多有利的合作雖然大部分都沒能落地生根,但在合作過程學到的知識足以對後來軍工推出的裝備產生足夠影響,絕對的利大於弊。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毛主席五回韶山:一回韶山爐旁春夜說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