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只知道晚清朝政是由慈禧管理,卻不知道其實在晚清最後的數十年,慈禧器重的並非全是滿族權貴,反而啟用了許多的漢族官僚,晚清政壇中最為閃耀的中興四名臣,便通通都是由西太后提拔起來的漢族官僚。也有不少人覺得慈禧眼光狹隘,只會任人唯親,挾天子以令諸侯,奸詐甚於魏武,而禍國更甚之。卻不知道其實慈禧很多時候也有眼光獨到的時刻,晚清中興四臣之一的張之洞,便是由慈禧一手提拔,官至宰輔。
連中兩元,獲慈禧青睞張之洞出生在一個漢族官僚的家庭,他的父親張鍈是嘉慶十八年(1813年)的舉人,後半生一直在貴州各地任地方官,張之洞便是出生在父親任職的官社中。
張鍈勤政愛民,為官清廉,注重教育的風氣很影響了幼年的張之洞,道光三十年(1850年),14歲的張之洞回到自己籍貫所在地直隸南皮參加縣試,得中秀才頭名,兩年後又以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直隸鄉試,成為人們熟悉的“解元”。成為舉人的張之洞回到貴州,本想一邊在父親身邊襄理政務,一邊備考,不料父親病逝,張之洞無心應考,而在接下來的兩場會試因為主考官中有張之洞的族兄,按例需要利益迴避,直到十年後的同治二年(1863年),張之洞才再次赴京參加會試。
其實憑藉解元的實力,考過會試是很正常的事情,張之洞最終考到一甲第三名,也就是俗稱的探花,遺憾沒有獲得“連中三元”的成就。
但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與狀元失之交臂的張之洞沒有料到他這場考試的文章居然獲得了慈禧太后的青睞,被破格提拔,一路官運亨通,還得以與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人並列,成為“中興四大名臣”之一。
政壇不倒翁,送禮小能手在曾國藩、左宗棠還有李鴻章三人面前,張之洞完全就是一個小老弟。論輩分,曾左兩人是19世紀10年生人,而李鴻章是20年生人,年紀都比張之洞大一圈;論功績,曾左李三人皆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起家,素有軍功,俱為侯爵。被慈禧賞識的張之洞這時僅僅只是個普通的京官,是當時著名的清流派之首,很多時候清流派的形象和空談家等同,也就是這些人只會講大道理,不通實務。
但早年伴隨在父親身邊歷練的經歷養成了張之洞不凡的眼光,十幾年間張之洞一直在升職,證實了慈禧果然沒有看錯人,光緒七年(1881年),張之洞出任山西巡撫,終於成為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
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張之洞調任兩廣總督,在任期間他整頓邊防,審時度勢地啟用了老將馮子材,取得了鎮南關大捷,一舉奠定了清法談判的優勢。
光緒十五年(1889年),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開始了他在湖北十多年的主政生涯,19世紀7、80年代曾國藩和左宗棠死後,李鴻章隱隱成為漢官之首,其賴以起家的淮軍逐漸變成北洋系軍閥。慈禧出於政治平衡的需要,扶持張之洞建立“南洋系”制衡李鴻章。
張之洞仕途一帆風順,但他卻不是個唯唯諾諾的“聽話好孩子”,他有主見,支援改革,很早就參加並且贊助強學會,支援清政府朝君主立憲過渡,戊戌變法中更是唯一明確支援的督臣,變法失敗後張之洞僅是受到朝廷的申斥,依舊可以留任原職。
雖說張之洞為官是得到慈禧的賞識,但花無百日紅,感情是會變的,不過張之洞卻是個例外,一直深受慈禧信賴,有人說是因為他會送禮,懂送禮。
據說就在甲午前夕的慈禧60大壽,張之洞給篤信佛教的慈禧進貢了一件翡翠降魔杵,都知道慈禧雖為太后,實際上卻是富有天下的大清實際控制者,僅看東陵中出土的寶物,無論是翠玉白菜還是肉形石東坡肉通通都是稀世珍寶,一般些許珠寶壓根不在她眼裡。
張之洞送的這根降魔杵質地上乘,據說玉料是從印度的英國商人手中高價購來,再由名家雕刻。降魔杵是藏傳佛教中的一種法器,顧名思義就是辟邪斬妖除魔之物,慈禧信佛自然對佛家物品非常熱衷,更不用說降魔杵有保護主人不近鬼神的寓意,慈禧對此物件自然喜愛異常,連睡覺都帶在身邊,更有傳說將其陪葬東陵。
清末“三屠”,人稱“財屠”清末有“三屠”,郭沫若夫人於立群的外祖父岑春煊喜好彈劾官員,時人稱他為“官屠”;洪憲大帝袁世凱打仗殺人無數,人稱“人屠”;張之洞也並列在內,人稱“財屠”。
這並非是說張之洞貪財,而是指張之洞熱衷建設,每到一地都大興土木,還動員當地富紳捐款,被人批評浪費銀兩。
如今的中國被稱基建狂魔,張之洞便是清末的基建狂魔,他的父親張鍈為官時便十分重視建設諸如道路、農田、水利還有學府,從小耳濡目染的張之洞也繼承了父親的理念。
張之洞熱衷洋務,在工業上創辦了大冶鐵礦、湖北織布局、繅絲局、紡紗局、制麻局、製革廠等等近代工業,漢陽鐵廠更是他所創立最有名的一家工業企業,這是一個成體系的鋼鐵聯合企業,包含鍊鋼、鍊鐵、鑄鐵等大大小小十餘個工廠,配套的槍炮廠一直生產到抗戰。
除了工業,張之洞因為出身翰林以及父親關係,十分重視教育,他為官各地創立了許多學院,其中更有今天武漢大學以及南京大學的前身。
結語人們評價張之洞“毫無宗旨,毫無政見,隨波逐流”,張之洞不是做題家,而是一個大實業家。
毛澤東說中國的重工業不能忘了張之洞,他深知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計,創立的學院培養了無數有識之士。他門下“南洋系”的門生幕僚受他影響,走出許多改良派的英才,孫中山稱讚“張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在其位謀其政,拋開歷史的侷限性客觀來看,張之洞無愧一代能臣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