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涉家》
司馬遷記載因秦律嚴苛,陳勝吳廣逾期戍邊,是個砍頭的大罪,所幸就在大澤鄉起義。
乍一聽,沒啥毛病,但是仔細想想,秦律嚴苛的程度就是在叫人造反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秦始皇會不懂?他可不是一個只知道誰能煮粥的昏君。
因為不可抗力的天氣原因,在戍邊遲到就要被砍?太史公的記載有誤嗎?
1975年,湖南雲夢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簡》,其中《徭律》記載:
“遲到三到五天,口頭批評;遲到六到十天,罰款一盾;十天以上,罰款一甲”
這樣一看並不嚴苛,並且《徭律》對於因天氣遲到戍邊,也有人性化的規定:“水雨,除興”,遇到水患、暴雨等天氣原因,徭役是可以暫時取消的。
戍邊遲到對於秦朝來說,並不是什麼要人命的大罪。
陳勝吳廣不至於因為幾個錢起義吧?跟錢相比腦袋更為重要。
或者並不是因為秦律嚴苛起義,而是因為野心大。
服徭役是沒有前提並且很苦的事情,陳勝可是說過:“燕雀安知鴻鵠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他是想要做大事,幹大買賣的人。
在結合當時的背景:
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為什麼“苦秦”?與秦滅六國,屠殺軍民等有關吧。而秦二世繼位,就連在大澤鄉的鄉巴佬陳勝都不服,何況是朝中臣子,所以秦其實內憂外患,外部仇恨秦國的六國“餘孽”很多,內部在胡亥的統治下誰都不爽。
在這樣的情況下,陳勝知道機會來了,於是聯合吳廣在大澤鄉忽悠一眾小弟,打著扶蘇、項燕的名號謀反。
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
又是卜卦、又是魚腹藏書、狐狸鳴叫等,搞那麼多名堂就是為了忽悠大澤鄉的小弟們,當然這些都沒有編個謊話,說遲到就要砍頭、來逼他們起義更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