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在裴注引有郭衝三事,議論諸葛亮奇策。
裴松之已就奇策的產生時候、地輿位置、攻守情勢及禮儀尊卑不分等加以駁倒,以是郭衝所言並不是究竟。光是司馬懿人仍為荊州都督(就是周瑜一輩當不到的職位),人在宛城,沒空北上街亭與諸葛亮對陣,時空已不符。
郭衝說司馬懿帶兵二十萬,諸葛亮僅留蜀兵萬人,別的餘軍則交給魏延,司馬懿以二十比一的上風,基本不消懼怕。而《三國演義》卻說魏軍唯一十五萬,諸葛亮本身有兵二千五百名,另二千五百名蜀兵暫出,而關興及張苞各領三千,這裡已有一萬一千名,另有張翼、姜維及馬岱各軍未計,若再把街亭疆場的王平、魏延、高翔、申耽及申儀等殘軍計入,另有趙雲及鄧芝的箕谷疑軍歸併計較,生怕兵少的人不是蜀兵。按《三國演義》的說法,當初諸葛亮帶領大兵三十餘萬,蜀兵北伐軍當初還能轟動魏明帝親征,戎行的範圍及氣力仍不容小覷。
按《漢晉年齡》諸葛亮自稱:「雄師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克不及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也就是蜀兵多於魏兵,而非魏兵多於蜀兵。如果司馬懿雄師以眾凌寡,又何需在乎戔戔萬名蜀兵呢?究竟上諸葛亮也不是僅帶萬人就敢北伐,連南征南蠻都不但動用萬人,北伐又怎只用萬人。司馬懿的工具不但是諸葛亮的直屬本隊,更是考慮全部北伐雄師。
人數再多並不是不怕圈套,戰國時長平之役,趙卒雖以四十餘萬人之眾,仍落入秦軍包抄而受餓,最初還被迫降服佩服坑殺。漢中一帶的山嶽地形,滿布庭院、天牢、天羅、天陷及天隙等險峻,以石穴森林等停滯,最怕身陷死地而無逃生餘地。山林還晦氣於魏軍馬隊的奔跑,山谷中的關口此中另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險峻,兵卒雖多,疏忽地形的限定,豈不粗心。
諸葛亮已有雄師,兼有天時,司馬懿如郭衝所稱,雖有二十萬,但仍一定佔盡優勢。並且郭衝最大的失誤,就是疏忽蜀兵諸將的存在,司馬懿屈指可算出北伐諸將的地點,面臨只剩諸葛亮一人的戎行,除非司馬懿傍若無人,看不見魏延、高翔、趙雲及王同等蜀將。不然司馬懿則應斟酌這些蜀兵諸將是不是正匿伏有以待之,諸葛亮在厥後善用誘兵斬殺張合及王雙等人,更證實魏兵冒進的了局,自食輕敵的惡果,恐將遭身故敗亡之途。
諸葛亮的奇策,最早不是呈現於明清今後的《三國演義》,反而呈現於來自於野史陳壽所著《三國志》的附註(郭衝三事),並且後者還比前者分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