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語出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文儒》:宋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
這就涉及到一個典故,說的是宋朝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趙光義,他命人編纂一部巨集大的分類百科全書-《太平御覽》,這是一部共一千卷的鉅著,收錄一千六百多種古籍,分類55門,所以最初叫《太平總類》,後來因為宋太宗日覽三卷,後更名為《太平御覽》。
編纂這種分類百科全書是古代皇帝非常喜歡做的一件事,著名的有明朝明成祖朱棣主持編纂的《永樂大典》和清朝乾隆皇帝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為何皇帝們都很熱衷此道?因為編書對於皇帝們來說是一項足以名垂青史的豐功偉績。
面對這樣一部皇皇鉅著,普通人估計都望而卻步,生怕啃不動它,宋太宗作為一國之君卻毅然決定每日耕讀,不曾懈怠。許多大臣覺得宋太宗每天要處理那麼多政務,批閱奏章,已經是精疲力竭了,還要去閱讀這麼一部大書實在是太辛苦了,於是紛紛勸諫宋太宗不一定非要每日閱覽,以免勞神傷身。但是宋太宗卻回答道:"我很喜歡讀書,從書中常常能得到樂趣,多看些書,總會有益處,況且我並不覺得勞神。" 於是,他仍然堅持每天閱讀三卷。有時因國事忙耽誤了,他也要抽空補上。結果這部鉅著宋太宗只花了一年時間就讀完了。
所謂有樣學樣,宋太宗的讀書風氣影響了整個宋朝,成為了唐朝之後又一個文化巔峰。
開卷有益可不只有宋太宗說說而已,自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學術大家都鼓勵多讀書,宋真宗的《勵學篇》中寫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寫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韓愈的《增廣賢文》中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等,甚至連我們的無產階級老戰友高爾基都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但是不知從何時開始,"讀書無用論"卻甚囂塵上,某些人生導師抱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的所謂"至理名言"來誤導大家,講著紙上談兵的趙括來"勸諫"諸位。
趙括,戰國時期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
但恐怕連這句"至理名言"出自何處他們都說不出來。原句本為明朝大書畫家董其昌在他的《畫旨》一書中所說:" 畫家六法,一曰'氣韻生動'。'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成立郛郭,隨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
董其昌,明朝後期大臣,官至南京禮部尚書,著名書畫家,尤善畫山水,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
句中萬卷原指:皇帝的試卷,讀萬卷書意為:讀書為了進京趕考,金榜題名。行萬里路意為:走入仕途,為皇帝辦事。按現代人的理解就是,讀萬卷書:是指要努力讀書,讓自己的才識過人。行萬里路:是指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二者合一,也就是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讀書與行路乃是互補,相輔相成,並不存在高下之分。
再看因為長平之戰戰敗身死而貢獻"紙上談兵"這一成語的趙括趙公子,其實“紙上談兵”的評價也有失偏頗。想給趙括翻案?我恐怕沒有這麼大的能力,但是給大家詳細說道說道長平之戰趙國是怎麼輸的,還是可以的。
秦趙長平之戰時,秦朝國君為秦昭襄王,秦國已從商鞅變法開始,歷經三代明君治理,到秦昭襄王時期,國力已是七國翹楚,東方六國難以望其項背。而趙國經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制後再無建樹,到孫子輩的趙孝成王只能勉力維持與秦國的均勢,而長平之戰的爆發徹底打破這一均勢。
戰國時期,趙國北部邊境與匈奴接壤,一直為匈奴的強大騎兵所困擾,不惜為此修築長城,但仍然阻擋不了匈奴來去如風的騎兵軍團。趙武靈王時期,勵精圖治,排除種種阻力,借鑑北方胡人的穿著和訓練方法,推行“胡服騎射”,一舉改變趙國被動挨打的局面,滅中山,攻匈奴,闢地千里,一躍成為山東六國中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
話說這長平之戰緣起於秦趙在上黨地區爭奪,上黨地區,地勢雄偉,可以說秦趙兩強誰拿到了這塊土地誰就佔據了今後兩強爭霸戰的主動權,一場惡戰在所難免。秦國出征三十萬大軍,由王齕率領,趙軍出動三十萬大軍,由老將廉頗統領,雙方在長平地區相遇,秦軍號稱"銳士",乃虎狼之師,趙軍騎兵也是天下勁卒,兩強相遇自然是打的天昏地暗,但是陣地戰無法發揮騎兵作用,實力明顯不如擁有重灌步兵的秦軍,據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六月,秦軍陷趙軍,取二寨,殺四尉。七月,趙軍築壁壘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壁壘。廉頗堅壁待秦,趙軍不利,士卒多有逃亡。"說明此時趙軍已顯敗象,但仍然勉勵對峙,就在這樣的局勢下,秦趙雙方都打起了臨陣易帥的念頭。只不過秦國換上的是威名赫赫的武安君白起,而趙國換上的是由名將樂毅和趙氏宗族的眾多將軍舉薦的趙括了。
武安君白起,輔佐,屢立戰功。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重創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名列武廟十哲。
縱觀長平之戰,有兩點決定了整個戰爭的走勢,第一是臨陣易帥,第二是戰略變更。
臨陣易帥,由當時還未闖出名堂的趙括頂替了戰功顯著、作風穩健的老將廉頗,其實這可以看出來趙王對於廉頗的堅守策略並不滿意,並且實際戰況也是趙軍節節敗退,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對陣秦國二流將軍王齕,這樣的戰績確實不能令人信服。而趙括雖然最後兵敗身死,但是秦國也死傷過半,國力大損,以致於三十多年無力東出,爭奪中原了。還有,趙奢死後,趙括繼承趙奢的爵位,並被趙王欽封為馬服子,是得到軍中將領一致支援的,這顯然不會是一個紈絝子弟能夠得到的信任。這幾點說明趙括的軍事能力並非那麼不堪。
戰略變更,換帥導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戰略方向的變更,由堅守變為主動出擊。其實這並非趙括所能決定的,而是趙國國力使然,不得已而為之。雖然趙國的軍事實力當時貴為山東六國之最,但只是建立在強大的騎兵基礎上,並不適合打持久戰,況且在長平之戰中多次向齊國、楚國、魏國借糧,說明對於這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明顯是難以應付的。而反觀當時秦國擁有關中和巴蜀兩處大糧倉,又經歷商鞅變法,整個國家已是一部巨大的戰爭機器,是整個戰國七雄中實力最雄厚的國家。即使這樣,秦國都出現了:男當戰,女當運,關中糧倉為之一空的情景。可想而知,堅守的戰略再進行下去,整個國家先被拖垮的也一定是趙國。所以趙括主動出擊、儘快決戰的方針是符合趙國國情的,這背後不能不說也有趙王的意思在裡面,畢竟趙國的家底他最清楚。
趙國糧草不濟
可以說,趙括的失敗並不全是他自己造成的,秦趙兩國巨大的國力差距才是決定戰爭最後勝負的關鍵因素。我們也不應該將他視作"讀書無用論"的典型人物來證明讀書沒用,反而應該看到的是因為熟讀兵書,讓趙括年紀輕輕有了才名,有了能力,正是讀書讓他登上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的舞臺上,只不過很不幸他的對手比他更強大,讓他成為了失敗的一方。
兩個反例反而說明了讀書使人進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培根也說:"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理論之學使人莊重;修辭與邏輯使人善辯。"這諸多意思可以一言以蔽之:開卷有益。這和咱們文章開篇的宋太宗可謂不謀而合,真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弗朗西斯·培根,英國時期散文家、哲學家。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實驗科學的創始人,是近代歸納法的創始人,又是給科學研究程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論科學的增進》以及《學術的偉大復興》等。
唐代大詩人杜甫有一句詩我很喜歡:"漫卷詩書喜欲狂",試問奉承"讀書無用論"的各位會用什麼詞語來表達這溢於言表的喜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