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抗戰中的李氏姐妹

——大荔八魚李家故事之四

八魚李氏家族不但重視經商修德,而且十分重視後代教育,為了能使村裡的孩子都能入學就教,專門創立義學,傳播文化。

民國時期,女學開禁。志遠堂二老爺李乾若育有兩女,長女李班若、次女李伴玲,個個明目皓齒,端莊美麗,視為掌上明珠,人稱李府姊妹花。李若乾一心想讓兩個女兒出人頭地,或搞實業繼承長輩意志,或學習文化在文學上有所建樹。於是就送大女兒李班若去北京學習刺繡,送二女兒李伴玲去西安學習西學。

兩個女兒聰慧勤學,深受老師的喜愛。學成歸來,大荔有頭面的富商紛紛前來求婚。受到新思想影響的二位小姐把學識人品作為擇婿的首要條件。經過千挑萬選,最後大小姐班若嫁於留德留日博士吳家驥(吳家驥,朝邑吳家窪人,曾在國民政府多個部門任職,在1936年——1941年任西北化學制藥廠技師、製藥部主任、廠長期間,和錢信忠——解放後任衛生部長,交往過密,給延安送去許多緊缺藥品,因而被國民黨政府監禁。解放後任第三軍醫院病理學教授,1953年調北京總後藥檢所任所長);二小姐伴玲嫁黃埔畢業生張亮伯(大荔城內后街人,曾追隨抗日英雄孫蔚如在西安工作,和楊虎城有很深的交情,後在首都衛戍總司令部副官處交際科任中校科員。抗戰時期,在桂林帶領部隊佔據一山口居高臨下和日軍激戰,打退敵騎兵多次進攻,解放多個城鎮)。

兩位小姐覓得如意郎君,李家十分滿意,嫁奩頗豐,郎才女貌,成為同州府人人稱羨的物件。而然,日寇的隆隆炮聲打破了所有中華兒女的清夢,神州大地陷入戰火之中。國人奮起反抗,抗日的紅旗插遍大江南北,各界人士捐錢捐物支援抗戰,日寇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海洋大海之中。吳家驥、張亮伯兩位熱血男兒揮戈上陣,與鬼子展開了殊死的搏鬥,在中華抗戰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男子握槍桿,女子搞支前。在全民抗戰的號召下,李氏家族踴躍捐款。二位小姐受丈夫的影響,帶頭變賣自己的妝奩勞軍,其行動之決絕、其捐款之所豐,一時傳為佳話。

大小姐班若捐完自己的嫁妝,又動員父親把家裡的周彝商鼎、玉器古玩變賣捐出,還把自己的繡品捐給當地政府。

二小姐伴玲在西安學習西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特別以工筆畫、仕女畫見長,同州城內書香子弟能以求到二小姐的一幅仕女畫為榮(從現存僅的伴玲所畫扇面,其優美程度可窺當年畫作的工底非同一般,于右任曾題詞讚賞。李氏後裔繼承衣缽,在畫畫、書法上頗有造詣),伴玲和畫界名家相互贈畫,對名人字畫收藏頗豐。當時伴玲隨夫張亮伯寓居濟南,時值寒冬,抗日戰士缺少被服,頂著颼颼的寒風和日寇鏖戰。張亮伯看到自己的戰士缺衣少食,非常焦急,動員各界群眾捐款捐物支援前線,濟南城內湧動著滾滾的抗日熱潮。伴玲早已把自己的陪嫁在陝西變賣募捐,在濟南又捐了隨身的衣物和首飾,看到戰士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樣子,心裡十分焦急。就在一籌莫展之際,看到牆上的畫軸,靈機一動,主意頓生,於是,她決定組織婦女界有影響的畫家進行義賣進行勞軍。

那是一個雪花飄飛的日子,濟南街頭,猩紅色的“三女抗日勞軍義賣”橫幅分外醒目,一排伴玲的畫作與藏畫和其他兩位女畫家的力作在橫幅下展出義賣。伴玲身著棉袍,項上圍著一條大紅圍巾,站在凜冽的寒風中向著群眾演講,當講到我們的戰士身著單衣以血肉之軀和日寇拼殺的場景時,不由流下了滾燙的淚水。群眾為她們的精神所感動,紛紛駐足欣賞,高出標價許多購走了畫作。伴玲當場潑墨,畫出了一幅代表民族氣節的紅梅,被一位愛國華僑高價買走。當日,她們把義賣所得全部送往被服廠,給濟南的駐軍每人做了一件棉衣。戰士們穿著她們所捐的棉衣,義無反顧的開向了抗日的最前線。

歲月流逝,淡化了多少往事,但李家姐妹捐款捐物支援抗戰的故事卻歷久彌新。

作者簡介

周紀合,陝西省大荔縣人,生於1955 年正月。自幼酷愛寫作,怎奈水平不高,難成正果;後專攻醫學,術不精而轉從政。碌碌無為,一事無成,老來偷閒舞文弄墨以求自娛,如一叢路邊小草,不為爭妍芬芳,只為與世界添一抹綠意。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陳 晉|毛主席為什麼喜歡讀談法國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