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公元249年,司馬懿趁著曹爽護送曹芳前往高平陵祭祀時,發起了高平陵之變。通過高平陵之變,司馬懿和司馬師掌握了曹魏的大權。嘉平三年(251年9月7日 ),司馬懿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三,辭封郡公和殊禮,葬於首陽山,諡號宣文。在司馬懿去世後,司馬師以撫軍大將軍輔政,獨攬朝廷大權,次年升為大將軍。也即對於司馬懿,去世前將司馬氏乃至整個曹魏的大權都交給了司馬師。

司馬懿去世,他的長子司馬師接替他成為魏國的權臣。司馬懿有九個兒子,其中司馬昭比司馬師的名氣還更大,為什麼司馬懿選擇了司馬師而不是司馬昭,難道僅僅是因為司馬師是長子嗎?當然沒有這麼簡單。

之所以司馬昭的名聲比司馬師更大,主要是後世效應,司馬昭滅亡了蜀國,打破了三國鼎立的格局,而且西晉的皇帝都是司馬昭的後代,其實在當時司馬師的名氣還是更大的。司馬師是長子,使得他有繼承父位的優先權,當然關鍵還是他本人太厲害了。

司馬師早年與夏侯玄、何宴等人齊名,但夏侯玄、何宴喜好虛華清談,司馬師注重實幹,歷史已經證明了夏侯玄、何宴與司馬師相比差距太大了,夏侯玄和何宴最終死在司馬師手中。

司馬師的剛猛狠毒以及把控能力不在司馬懿之下,與其父的謹慎隱忍相比,司馬師自信而霸道。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把另一個輔政大臣曹爽掀翻在地,從此獨攬魏國朝政。據記載,司馬懿發動政變過程中的準備工作做的很充足,但這一切都只與司馬師商議,司馬昭並不知情,直到政變前一天晚上才告知司馬昭。司馬懿為了觀察兩個兒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派人探看,結果司馬師鼾聲如雷,而司馬昭則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除了心理素質好外,司馬師還為政變提供了乾貨,他私自養了三千死士,人們都不知道他在幹這事,但是關鍵時候這些人發揮了重要作用,斬將奪關,可以以一當十,有力的支援了司馬懿的政變。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強大的司馬師,估計司馬懿會掂量一下要不要發動政變。所以,司馬師與其說是司馬懿的繼承者,還不如說是司馬懿的同盟者,司馬昭還沒有到這樣的高度。

反觀司馬昭,他是司馬懿的次子,是司馬師同父同母的弟弟,表現也不如司馬師,根本不可能直接從父親的手裡接手大權,他沒有這樣的威望,也缺少這樣的魄力。

另一方面,在司馬懿的兒子中,司馬師是嫡長子。在古代歷史上,因為嫡長子繼承製的慣例,所以嫡長子是天經地義的繼承人,傳位給嫡長子,其他兒子都不會有太大的意見。與此相對應的是,如果司馬懿將大權交給司馬昭的話,顯然不符合嫡長子繼承製了,也會引起司馬師等人的反對。而傳位給嫡長子司馬師,司馬昭等兒子則沒有什麼可以反對的理由。還有一點,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司馬師沒有兒子。司馬懿傳位給司馬師,司馬師去世後,很可能還是司馬昭接班,也即兄終弟及。

司馬師的執政對司馬氏非常重要,可以這麼說,如果只有司馬懿,沒有司馬師,司馬家也不可能奪了曹魏的江山。司馬師執政只有短短的四年,但是他做了很多事情,使得司馬氏取代曹魏朝著不可逆轉的方向執行。

首先,他擊退了吳國的大舉進犯。公元253年,吳國輔政大臣太傅諸葛恪率二十萬大軍並與蜀國約定一道北伐,這次戰役規模甚至超過了著名的三大戰役。司馬師沉著應對,大敗吳軍,並擊退了蜀國的進攻。說明司馬師軍事上還是過硬的。

其次,司馬師廢黜了魏國皇帝曹芳,另立年幼的曹髦為皇帝。把企圖發動政變的夏侯玄等人處死。通過這次廢立皇帝,司馬師完全確立了的絕對權威。他還鎮壓了文欽等人發動的叛亂。

相對於司馬師,司馬昭之心,可謂路人皆知。根據《三國志》、《晉書》等史料的記載,“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 在高貴鄉公曹髦和自己攤牌,率軍殺向司馬府時,司馬昭默許自己的手下中護軍賈充和太子舍人成濟殺害了皇帝曹髦。也即相對於司馬師,司馬昭更加富有野心,甚至說是更加殘忍。而就司馬懿來說,因為深受曹魏的恩惠,顯然不希望對曹魏趕盡殺絕。相對於司馬昭,司馬師生前只是迫郭太后廢曹芳,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至少沒有直接殺害曹魏的皇帝。

最後,司馬師的能力要強於司馬昭,據《晉書》記載,司馬師“雅有風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譽”,也就是氣質不凡、內涵豐富、名聲遠揚。更為關鍵的是,高平陵之變的前夜,當司馬懿將政變計劃告知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後,兩人的反應卻大不相同。其中,司馬昭在得到訊息後恐懼不安,以至於整晚都睡不著,可謂輾轉反側。可反觀司馬師,其表現的則非常冷靜,也即司馬師根本就沒把此事放在心上,飲食休息一如往常,晚上睡覺時甚至還鼾聲大作。也即在心理素質上,司馬師是要明顯強於司馬昭的。對此,在我看來,或許是在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就已經確定了司馬師繼承人的地位了。對此,你怎麼看呢?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敢於負荊請罪的廉頗最後結局如何?殘酷的真相,老師或許沒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