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家譜記載比較簡單,僅為家族世系,標註字號、生卒、官職、葬地、生平資訊等,一般是他人代寫,有著“明繫世、辨昭穆”的作用。漢代家譜有一大特色,為尊者諱起見,行文通常稱字不稱名。
漢朝建立後,實行分封制度,諸侯王是封國的國君,掌握著很大的權力。分封的政治需求使皇室成員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變得十分重要,因此皇室非常重視編修家譜。這個時期的家譜內容充實,體例創新,進入了全面發展的階段,根據當時的制度規定,只要是皇室成員都要列入家譜,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是劉邦九世之孫,東漢經歷漢章帝劉炟等十一位皇帝,直到被曹魏滅亡;光武、明、章三位皇帝共有子28人,繁衍出眾多皇孫等人,他們也會被記載到皇室家譜。家譜中成員名字、封地、世系、排行、子嗣等都是最為基本的內容,皇室家譜要由宗正編修和保管,宗正由皇族中人擔任。
宗正負責兩種家譜的收藏和保管,皇室家譜和諸侯世譜,皇室家譜以皇帝為中心人物,根據各個諸侯國的宗室名冊編修家譜,列出各個諸侯宗室成員與皇帝的關係;諸侯世譜,主要是確立各個諸侯與其後裔的血緣遠近關係,在諸侯王位繼承和封爵位時提供依據。在西漢初期,除了官修家譜,民間逐漸出現私修家譜,漢高祖為了減弱他姓家族勢力,讓六國強族遷徙,瓦解他們的宗族勢力,這個時期編修家譜也處於停止狀態了。在西漢中期,出現了不少地主和豪門家族,宗族勢力恢復了,促進編修家譜的興起。
漢朝家譜有兩種格式,圖表式和敘述式,圖表式就是透過繪製圖標列出家族世系,運用圖表表達世系方式是一個表分若干橫格和若干豎格,豎格標明世,一格一世,橫格列同輩,長幼依次旁行並列,這樣的方式讓輩分直觀明瞭,皇室家譜和諸侯世譜採用的就是圖表式。敘述式就是以文字形式來記錄家族世系和成員。漢朝家譜除了主要記載家族世系,還有得姓緣由、親屬、居住地、生平事蹟、官職、葬地、墳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