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代,清廷曾經派出留美幼童到美國學習先進技術,但是,留美幼同因為反叛傳統尷尬召回,他們回國後,曾遭遇冷雨。但是,他們歸來之時的中國正是洋務運動剛剛興起的時候,盛宣懷等洋務大臣舉辦郵政、輪船招商局以及鐵路、礦務等近代工業。懷著報國熱情的留美幼童雖然備受冷遇和歧視。但他們仍然積極投身於洋務事業,在海軍、鐵路、礦業、電報、兵工廠、造船廠、海關、紡織、招商局、教育、外交等領域,努力工作,希望有所作為。
歸國前的大清部分留美幼童合影
容尚謙是容閎的侄子,他作為留美幼童的一員,1932年在給美國友人的信中這樣說:“忍耐、奮鬥及受難,是我們的傳統,故我們必須全力以赴。”他們的忍耐堅毅使清政府“看到幼童的忠貞美德和愛國心,然後開始起用他們,並畀以重任”。[1]
讓朝廷認識到留美幼童的作用和能力的還有這樣一個歷史契機。1884年6月(光緒十年),中法海陸戰爭開始。8月,中法馬尾海戰爆發,這次戰爭中,詹天佑、容尚謙、楊兆南、黃季良、薛有福,以及鄺泳仲、吳其藻等七名留美幼童英勇參戰。
1917年,詹天佑與全家合影
這些人中,有必要提及黃季良,黃季良是第三批留美幼童,第一批留美幼童黃仲良的弟弟。1881年,他們撤回國後,與詹天佑等人一起被安排在船政局學堂駕駛第八屆學習。後來到“揚武”艦任見習軍官。中法戰爭爆發後,黃季良感到報效祖國的機會來了。1884年7月27日(光緒十年六月六日)黃季良給他的父親寫了一封信,當時他的父親在江南製造局做官。他在父親的信中夾了一幅畫:一個稚氣未脫的青年,身穿淺黃色的清朝軍服,腳蹬皂靴,腰佩戰刀。
黃季良在給上海的父親的信中說,法國人侵犯我海疆,現在已經進入馬江。望父親大人不要擔心,牽掛孩兒,只是戰爭的發展難以預測,孩兒既然深受皇恩,自當忠勇報國,孩兒也知道報效國家參與戰鬥不能膽怯畏懼,猶豫不前。如果有一天孩兒不幸戰死海疆,希望父親大人不要為孩兒難過。父親大人不是常告誡孩兒要把孝敬父親的感情用到報效國家上面來嗎?
本文根據《少年行》改寫
黃季良等人的壯舉讓世人感動。美國駐華公使楊約翰也希望抓住這一感人事蹟來促動中國政府繼續派遣留學生到美國學習。因此,中法海戰一結束,楊約翰即照會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提出“尚望貴國於幼童出洋一事,嗣後仍按時舉辦,將人才輩出,貴國興盛之機,自必茁茁日上矣”[3],希望中國恢復派遣留學生,同時美國國務卿佛林休生(Frelin-ghusen)專門報告此事,說在此次福州事件中,這些“洋化”的學生都充分表現了高度勇敢及愛國心。
[1] 陳學恂主編:《中國近代史教學參考資料》(上)第148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石霓:《觀念與悲劇:晚清留美幼童這剖析》第 205 頁,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1 月版。
[3]李喜所主編,劉集林等著:《中國留學通史》(晚清卷),第 121頁,廣東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9 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