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我們上一期文章我們提到了開元初期的名相姚崇所提出的“十大要說”,奠定了開元盛世的主基調,同時我們也點出了姚崇其實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我們所認為的賢相。

在姚崇身上,其實我們所說的“道德有問題”不過是用那個時代的時代觀看待問題,實際上我們可以更準確地給姚崇下一個定義:他是非主流名相。

要是用姚崇本人都非常喜歡的說法,那就是“救時宰相”。

救時宰相也會整人

因為我們這篇文章是為了更立體地讓大家瞭解姚崇這個人,所以我們當然不能只說老姚的優點,也要說說他的缺點,首先就是姚宰相的排除異己。

我們上篇文章說過姚崇是怎樣幫助唐玄宗李隆基打擊功臣的,張說,鍾紹京,劉幽求這些人,無論官職高低,不論能力強弱,全部都被姚宰相不露聲色,幾句話就帶走。

除了這些功臣之外,姚崇對魏知古的打擊,才是真正把姚崇的厚黑學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首先我們來說說魏知古是何許人也,我們前面提到過太平公主的勢力巔峰期中,七大宰相,五出其門。剩下的兩個,其中一個就是魏知古。

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說,魏知古是屬於太上皇(也就是睿宗)一系的,不屬於李隆基的親信,不過魏知古是偏向李隆基的,太平公主謀反的事情也是魏知古檢舉揭發的,因此李隆基繼位之後,魏知古繼續擔任宰相。

但是,魏知古卻和姚崇有著矛盾,很快就被姚崇排擠到吏部尚書的位置上。

為什麼魏知古會和姚崇有矛盾呢?

這件事情說起來也是搞笑,簡單來說其實就是因為兩個人的道德水平不對稱。當年魏知古年輕的時候呢,曾經得到過姚崇的幫助。

我們平時都倡導,幫助別人的人要忘記這件事情;而受到別人幫助的人要好好記著這件事情。結果事情到了這兩個傢伙身上就徹底反了過來:姚崇認為魏知古要報恩,魏知古覺得渾身不自在,你幫我就幫我了,有必要老是把這件事情掛在嘴邊嗎?

所以久而久之兩個人之間就產生了矛盾,姚崇在中央掌握大權之後,姚崇原先是和魏知古並列相位的,結果很快魏知古就被排擠到吏部尚書的位置上了。

作為吏部尚書的魏知古,被派到洛陽主持官員選拔事務,結果好巧不巧,姚崇的兒子有些缺心眼,居然來找他的魏叔叔幫忙,這下好了,給了魏知古一個大機會。

回到京城的魏知古就向唐玄宗舉報了這件事情,認為姚崇的兒子走後門,只是自己大公無私沒幫助他,難保別人不會給他開後門。

唐玄宗有一次就藉機會,隨口問了問姚崇:你的兒子最近都在幹嘛啊,過得好不好?姚崇是什麼人啊,馬上就猜到了魏知古剛從洛陽回來,自己的兒子恰好也是今年入職,肯定是找魏知古幫忙被拒絕,隨後被魏知古舉報了。

姚崇立馬就發揮了厚黑學八級的功力,他沒有做任何的掩飾:臣的兩個兒子都沒有什麼才能,最近在洛陽任職,因為臣早年曾經幫助過魏知古,他們一定是找魏知古幫忙了。

唐玄宗立刻就“明白“了,他認為姚崇大公無私,反而是魏知古遺忘當年的恩情,老是和姚崇過不去,於是在他老人家的心目中,魏知古就是一個不念恩情的人。

不久之後,魏知古就從位高權重的吏部尚書被改任工部尚書。

姚崇一句話,就解決了一切問題,不得不服。

救時宰相,名不虛傳

開元四年,山東地區發生大規模的蝗災,姚崇上表認為應該大規模的滅蝗,殺蝗,卻遭到了各方反對。這個各方可謂是“全明星”陣容:皇帝李隆基;姚崇的同事,相當於副宰相的盧懷慎;災區地方官員,汴州刺史倪若水紛紛提出反對。

有人可能很奇怪,有蝗蟲當然要滅掉,為什麼會有人反對呢?因為在古代,很多人都認為蝗蟲這樣的自然災害是上天的懲罰,官員和皇帝應該自我反省。在他們看來,滅蝗蟲就相當於打老天爺的臉,相當於你爸拿皮帶抽你,你搶過來直接扯斷,怎麼敢呢?

比如唐玄宗提出的反對意見就是,蝗蟲是上天的懲罰,我們應該修德,不應該滅蝗蟲。

結果姚崇也不含糊,直接就說,那些庸俗的儒生不懂變通,不滅蝗蟲百姓遭殃,滅了蝗蟲百姓輕鬆,就那麼簡單!

唐玄宗一看,自己把道德搬出來,姚崇把百姓搬出來,都是道德制高點,沒辦法再反對了,於是只能同意。

而姚崇的同事,黃門監盧懷慎則認為,蝗蟲是天災,人力怎麼能搞定呢?萬一我們滅蝗蟲,觸怒了天威,被懲罰了怎麼辦?

姚崇一聽,兩句話就把盧懷慎的退路給堵上了:你不滅蝗蟲,老百姓糧食就被吃完了!就算滅不完蝗蟲,只要我們多滅一點,老百姓的糧食就能多剩下一點。再說了,不就是上天懲罰嗎?全部事情都算在我姚崇身上,與你盧懷慎無關!

老盧一看,姚領導都主動擔責了,自己也不好再說什麼了,再提天罰就太矯情了,於是只能同意。

汴州刺史倪若水同樣提出反對,倪若水不僅反對,還引經據典的反對:他認為滅蝗蟲就是道德有問題!當年前趙皇帝劉聰就是因為滅蝗,連國家最後都滅亡了!

姚崇一看,好傢伙,又一個提道德的,還舉例子,既然你喜歡舉例子,那我就直接攻擊你的例子,他大筆一揮,就給倪若水回信:劉聰是誰?劉聰那是偽帝!他滅蝗國家滅亡那是應該的;咱們皇帝是正統,怎麼會滅亡?

姚崇還少有地利用道德制高點:你倪若水不是說蝗蟲和道德有關嗎?那是不是修德就能解決問題?那是不是有蝗蟲的就沒道德,沒蝗蟲的就有道德;你汴州不是也有蝗蟲嗎?那是不是說明你這個刺史不修德?

倪若水一看,人傻了,說來說去結果自己沒有退路了。各地官員看到倪若水的前車之鑑,也只能拼命滅蝗了。

值得一提的是,最後滅蝗結果出來,全國滅蝗數量最多的,效果最好的地區還恰恰就是倪若水的汴州,還真是罵得越慘,幹得越狠!

在姚崇的努力下,雖然開元四年爆發了大規模的蝗災,但是沒有發生糧食問題,也沒有發生社會危機,如此看來,救時宰相名不虛傳。

不過,當開元初期,百廢待興的局面得到穩定之後,“鷹派宰相”姚崇的作用也就到頭了。

開元四年年末,姚崇罷相,超級“道德大模範”宋璟接任,成為新一代宰相。貞觀有房杜,開元有姚宋的佳話也因此而來。

宋璟的故事,那就是下一個故事了。

1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張飛逃命丟棄大哥妻兒,劉備道出的兩句話,流傳至今成了黑幫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