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政完成統一六國的壯舉,建立秦帝國,但是大秦僅僅存世十四年便滅亡了,成為了與隋朝齊名的短命王朝,而建立大秦的始皇帝政也因此而飽受爭議。“一代暴君”還是“千古一帝”?成為了後世爭論不休的話題,難道秦朝真的是因為秦始皇的暴政滅亡的?且看下文。
昏君胡亥,佞臣趙高如果說大秦滅亡的根源之一,必有胡亥趙高,始皇帝駕崩之後,趙高與李斯合謀,篡改詔書,扶持胡亥做了這天下的皇帝,要說這胡亥,可真了不得,簡直是昏庸的一塌糊塗,這給了趙高機會,也給了天下人一個機會。胡亥繼位前,逼死了公子扶蘇,繼位後,將兄弟姐妹盡數逼死。
胡亥當了皇帝之後,一心貪圖享樂,有一次他對趙高說:“人這一生就如白駒過隙,做了皇帝,我想盡心享樂,愛卿你看呢?”這不禁正中趙高下懷,也讓趙高得以借胡亥之手鏟除異己,結黨營私,在胡亥繼位的短短一年之間,胡亥便將秦始皇的左膀右臂蒙恬蒙毅兄弟殺害,並在趙高的唆使下,大肆殺害朝中大臣。
公元前209年,胡亥效仿始皇帝東巡,趙高諫言:“陛下這次巡遊天下,應該趁機樹立自己的威信,把那些不聽從的官吏誅殺,這樣您才能有至高無上的威信。“於是胡亥不問青紅皂白,大開殺戒,朝中官員人人自危,趙高藉此安插親信,胡亥可謂是自掘墳墓。
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為了避免被趙高誅殺,向胡亥獻出了獨斷專權、酷法治民的治國方法。即用督察與治罪的方式來鞏固中央集權,鎮壓百姓的反抗與違法。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秦朝的滅亡,公元前208年,在趙高的百般算計之下,丞相李斯被胡亥處以極刑。
胡亥曾這樣對李斯說過:“我聽韓非說過,堯治理天下的時候,房子是茅草做的,飯是野菜做的湯,冬天裹鹿皮禦寒,夏天就穿麻衣。到了大禹治水時,奔波東西,勞累得以致大腿掉肉,小腿脫毛,最後客死異鄉。做帝王如果都是這樣,難道是他們的初衷嗎?貧寒的生活大概是那些窮酸的書生們提倡的吧,不是帝王這些賢者所希望的。既然有了天下,那就要拿天下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慾望,這才叫富有天下嘛!自己沒有一點好處,怎麼能有心思治理好天下呢?我就是想這樣永遠享樂天下,愛卿你看有什麼良策?”
一位無能的帝王,一個禍亂朝綱的佞臣,這也是秦帝國滅亡的原因之一罷。
秦法苛政,徭役繁重秦始皇為鞏固統治,推行以法家思想為主導的秦律,幫助他來統治龐大的秦帝國,秦帝國的秦律以秦律及六國律為基礎,以先秦法家的性惡論為思想基礎,以重刑主義為其指導思想。秦律在一位賢明的君王手中,是一把統治帝國的利器,在無能昏君的手中,只能是自掘墳墓的鐵鍁。
秦律為國家制定了嚴格的條條框框,看似嚴謹,實則弊端眾多,始皇帝駕崩後,大量的官員肆意定罪,剷除異己,奴役百姓,胡亥繼位以後,在李斯的幫助下更是加大秦律的懲罰力度,民怨四起,百姓苦不堪言。在這樣的情況下,胡亥卻大肆召集民夫,加重徭役,在始皇帝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成為了壓倒天下“百姓”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是這個百姓,我們在這裡要加上一個雙引號了。
在秦朝,無論是修築長城、還是修築阿房宮,秦朝所使用的都是所謂的”刑徒“,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因為戰爭等原因,秦朝建立之後擁有了龐大數量的刑徒,比如著名的驪山刑徒,而秦朝最為繁重的徭役都是交給這些人去做的,真正受罪的是這些秦朝的”勞改犯“,其實與平民老百姓沾不上太大的邊,但是為何普通百姓卻因此起兵造反呢?這就要考慮到秦朝的制度了。
在秦律中,有專門關於徭役的規定,這在戰國時期七國之間都普遍存在,在始皇帝統一六國之後,情況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時候的老百姓,不像戰國時期只需要在家的附近服徭役,而是需要經常不遠萬里的前往其他地方服役,這無形中給了百姓很大的負擔,而其中所花費的時間、精力以及財力,也是要百姓自掏腰包的,而秦律嚴苛,如果不服徭役,又會被重罰,所以秦朝的徭役對百姓的負擔是非常巨大的,但並不是所服徭役的內容,而是這件事所產生的各種負擔。
時代驅使,官吏驕橫秦始皇統一六國,車同軌,書同文,為當時的中國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新時代與舊時代的碰撞在所難免,舊時代的六國貴族,為了恢復國家,他們一直在積極的尋求推翻秦朝的統治,秦始皇在世時,秦朝很好的把握了這個度,秦國上下戮力同心,六國貴族沒有反抗的辦法,而二世繼位之後,機會來了。此時發力的不僅僅是六國貴族,各地的權貴所期待的分封落空,各地的百姓沒有變得更好,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陳勝吳廣起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可謂是天下雲集響應。
秦朝統一之後,精神上的奴役開始存在在六國之間,秦地的百姓,秦朝的官員都是自命不凡的,高人一等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六國的百姓過的比統一之前還要差,還要艱難,嚴酷的刑法、驕橫的官吏、貴族的煽動以及對新時代的種種不適,最終導致了秦末農民起義的爆發,其實推翻秦朝的是農民嗎?不是,是秦朝自己。
時代彷彿是一個需要過度一般,於是就有了秦朝,楚漢爭霸就像是新舊時代的碰撞,最終新時代獲得了勝利,漢承秦制,除了廢除一些秦制中不足的地方,大體上承襲了大秦的制度,但是大漢成為了世界強國,而大秦卻成了世人口誅筆伐的物件,相信如果秦二世不是胡亥這麼昏庸,大秦也不會如此短命罷。
千古一帝,還是大秦暴君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除一統六國相關的成就之外,最為顯著便是留下了的各種奇觀,長城、秦始皇陵、難以尋覓的阿房宮,遍佈天下的馳道以及鄭國渠等利民設施,這不僅成為了秦始皇的成就,也使得秦始皇背上了罵名,但是,前文說過,這些大型的徭役繁重的任務並不是由百姓完成,而是由大秦的刑徒所進行修築的,彷彿又有些無可厚非了,但是秦始皇推進的律法,卻也使得我們許多現在看來無辜的人成為了囚犯,但是在當時的時代,或許不同罷。
焚書坑儒: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家成為了中華上下兩千多年的主流,尊崇法家,焚燬儒家典籍的秦始皇成為了不可饒恕的罪惡化身,隨著時間的推進,焚書坑儒這件事情本身也被儒生們各種修飾,成為了儒生們討伐秦始皇的利器,而其本身的名字呢?卻不為大眾所知,秦朝時,焚書坑儒事件名叫”焚詩書,坑術士“。
“焚詩書”: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于越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此即為“焚書”。
“坑術士”:公元前212年,為秦始皇求取仙藥的方術士盧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敗後,私下談論秦始皇的為人、執政以及求仙等各個方面,之後攜帶求仙用的巨資出逃。秦始皇知道後大怒,故而遷怒於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審訊,抓獲460人並全部活埋。
其實客觀的來看“焚書坑儒”,其目的與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有異曲同工之妙,二者的目的不過是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封建統治,只是儒家是最終的勝利者,法家是失敗者罷了。秦始皇是不是千古一帝呢?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暴君顯然不適用在秦始皇身上。
#歷史##秦始皇##戰爭##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