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要問:三國中最讓人感到惋惜的一場戰爭是哪個?答案顯然是夷陵之戰。
公元221年,劉備為報關羽和荊州之仇,率大軍討伐東吳,卻遭到了陸遜的火燒連營,基本上全軍覆沒。劉備狼狽的逃亡白帝城,最後飲恨而逝。
圖 | 白帝城託孤
夷陵之戰後,蜀漢集團元氣大傷,徹底走上了下坡路。自此之後,無論諸葛亮再怎麼雄才大略,再怎麼鞠躬盡瘁,也難以改變蜀漢衰敗的大勢。
所以,每當讀到這裡時,很多人的心情都會變得沉重,都會替劉備惋惜,為蜀漢惋惜。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夷陵之戰到底是怎樣的呢?劉備身經百戰,戎馬一生,為何在人生的最後一場大戰中,卻會輸得如此之慘呢?
一、夷陵之戰的發生地點要回答以上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了解一下夷陵之戰的發生位置。
夷陵之戰的爆發地點,就位於今天湖北省的宜昌市。具體有兩個主要戰場,分別是夷陵和猇亭,也就是今天宜昌市的夷陵區和猇亭區。
因此,夷陵之戰也被稱為“猇亭之戰”。
圖 | 夷陵和猇亭
公元221年7月,劉備不顧諸葛亮等人的勸阻,率數萬大軍水陸並進,討伐東吳。他先後攻佔了巫山、秭歸,並於222年的1月進入了夷陵地區。而東吳一方的陸遜則選擇在猇亭紮下營寨進行防禦。
圖 | 夷陵之戰——對峙階段
在戰爭的最初階段,陸遜認為劉備兵鋒正盛,不宜展開決戰,所以採取了拒不出戰的策略。而劉備面對陸遜的死守,也沒有太好的進攻手段,只好選擇駐軍於夷陵一帶,並在長江兩岸結下了數十個營寨,也就是所謂的“七百里連營”。
雙方從222年的二月一直對峙到了六月,整整耗了4個多月的時間。最終,陸遜利用劉備在深山密林中紮下連營,首尾不能相顧的弱點,採取了火攻之計,火燒連營,取得了大獲全勝。
潰敗的蜀軍基本上全軍覆沒,劉備被東吳軍隊圍困在夷陵西部的馬鞍山上,最後狼狽的突圍而出,逃往了白帝城。
圖 | 夷陵之戰——火燒連營
以上,就是夷陵之戰的大致經過。可以發現,在夷陵之戰的前期,劉備一方還是具備很多優勢的。而這些優勢,都和宜昌的地形和地理位置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首先,蜀軍佔據地形優勢。從地形圖看,宜昌的東邊是廣闊的江漢平原,向西則是巫山的崇山峻嶺,宜昌恰好位於由平原向山地的過渡位置。劉備率軍由西向東征伐,實際上是從高向低行軍,居高臨下,佔盡了地利之便。
圖 | 宜昌的地形
其次,蜀軍佔據水路上游優勢。宜昌位於長江三峽的入口位置,把守著由四川水路進入荊襄地區的水路要道。蜀軍從長江的上游向下遊發起進攻,水陸並進,順流而下,無論是糧草的補給還是行軍的效率,都比下游的東吳佔盡先機。
第三,在三國時代,宜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殊性,那就是它正好位於魏蜀吳三國的最中心位置。
圖 | 夷陵位於三國中心位置
從地圖上可以直觀的看出,宜昌向東就是荊州,而荊州之北則是襄陽,是曹魏南下的最重要通道。所以,在陸遜抵抗劉備之時,還要防備著曹魏從襄陽南下進行偷襲。對於東吳來說,隨時都有可能面臨著腹背受敵的兩難之境。
所以說,由於宜昌的地理因素,使戰爭初期的劉備具備了三重巨大的優勢。對於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來說,這些優勢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走勢。
可是問題來了:擁有三重優勢的劉備,為何還會輸的那麼慘呢?
二、七百里連營是否可能?說起劉備失敗的原因,很多人的答案高度一致,那就是因為劉備犯了一個致命的軍事錯誤:把營寨結在了深山密林之中,而且是七百里連營。
正是由於這七百里連營,導致了他的軍隊首尾不能相顧,導致了陸遜的火攻之計可以得逞,導致了整個蜀軍潰敗的發生……
也正是“七百里連營”的低階錯誤,使得劉備背上了一個不懂打仗的名號,一下子被嘲諷了兩千年。
圖 | 火燒連營
可是,事實是否真的是這樣呢?
未必。
因為從多個角度來考慮,劉備當時根本不可能結下七百里連營。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我們先來看下蜀軍的人數。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劉備當時發動了70萬大軍伐吳。假如真的是70多萬人,沿著長江沿線鋪開,的確是有可能結一個700裡的長營。
不過,劉備當時真的發動了70萬大軍嗎?按照史書記載,東漢末年益州的總人數不過500多萬,考慮到三國時期的動盪,當時的益州人口樂觀估計也就只有200多萬,劉備怎麼可能在短時間內發動全國人口三分之一的兵力去伐吳呢?
事實上,關於劉備伐吳的兵力,《三國志》中有明確的記載:
癸亥,孫權上書,說:"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
這說明,劉備當時只有4萬多人,再加上沙摩柯支援的1萬人,總計也就5萬人馬。試想一下,把5萬多人鋪在長達700裡的長江岸邊,每個營寨中只有多少人?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地理角度來進行分析。假如劉備真的結下七百里連營,從宜昌為起點向西丈量七百里,其距離已經到達了今天的重慶一帶,甚至都遠遠的超過了白帝城以西。這麼長的距離,而且只有區區五萬人,就算是個從來都沒打過仗的人也不會這樣結營,更別說是征戰一生的劉備了。
所以說,劉備當時根本沒有結下七百里連營,這裡的七百里只不過是一個誇張的虛數。
其實,當時劉備結營的位置,應該只是涵蓋了從猇亭和夷陵一帶的長江兩岸。再從夷陵向西,雖然也有軍營,但其實是用來進行糧草補給的中轉站,其中並沒有佈置兵力。
圖 | 劉備連營位置
三、劉備失敗的原因說到這裡可以得知,所謂的“七百里連營”其實是一個誇張的說法,真實的歷史中應該並不存在。
那麼,既然“七百里連營”之說並不是真的,導致劉備失敗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綜合分析,劉備之敗,主要敗在了以下四點:
1.人數並不佔優。
剛才已經提到,夷陵之戰並不是一場人數懸殊的戰爭,劉備的兵力只有五萬。而東吳一方的兵力在《三國志 陸遜傳》中有記載:
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硃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這說明,東吳當時投入的兵力也是五萬,雙方旗鼓相當,不分上下。
可是,我們還需要關注一個細節,劉備的五萬人並非全是蜀國士兵,還有一萬多人是由沙摩柯帶來的少數民族軍隊,由於是臨時補充加入的,其戰鬥力和服從力必然大打折扣。
所以,從人數方面來說,劉備一方其實是佔了一些劣勢。
圖 | 沙摩柯劇照
2.孤軍深入,戰線拉得太長。
劉備之所以失敗,還和他操之過急,孤軍深入的策略有關。需要知道,當時吳國和蜀國之間的邊境並不是在夷陵,而是在夷陵以西300多里處的建平郡,也就是今天的重慶市巫山縣附近。
圖 | 吳、蜀兩國疆界
在戰爭之初,劉備進軍順利,很快的攻佔了巫山和秭歸,把戰線推進到了夷陵。但是,這種行為也使他進入敵國300多里,孤軍深入,拉長了戰略縱深。
這一點,也正是劉備急於求成心態的集中體現
3. 水軍上岸。
劉備之敗,還敗在他的仁慈之心。
由於陸遜一直堅守不出,所以雙方從222年的2月一直相持到了6月。荊襄地區的6月份,正值炎熱酷暑時節,尤其是在毫無遮擋的長江江面上,烈日蒸曬,溼熱難當。
圖 | 宜昌長江風光
蜀軍在一開始進入夷陵時,本來是水陸並進,這一點也正是陸遜最為忌憚的。可是,劉備不忍長江上的水軍士兵日夜承受酷暑,下令所有水軍上岸,在長江兩岸的茂密山林中遮蔭結營。正是這樣,才導致了蜀軍在深山茂林中結下數十座營寨,成為了陸遜火攻的靶子。
4. 強大的對手。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還是由於劉備遇到了一個非常強勁的對手——陸遜。
公元222年,陸遜只有39歲,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後起之秀,而且還是個從未帶兵打過硬仗的書生。然而,他卻清晰的分析到了劉備急於交戰的心態,採取了堅守不出,拒不出戰的策略,把時間硬生生從222年的春天拖到了炎熱的夏季。而正是由於時間的變化,導致了雙方心態和戰局的變化,因此才扭轉了戰爭的走向。
我們常說,時勢造英雄。假如劉備遇到的是一個庸庸碌碌之輩,或許可以一擊必勝。但是,他卻遇到了陸遜,敗給了陸遜,也成就了陸遜的千古功業。
圖 | 陸遜劇照
結束語: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在憑弔劉備祠廟時曾寫下詩句: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可是,由於“七百里連營”的說法,導致了很多人對劉備產生了誤區,認為他不會打仗,不懂打仗。經過我們今天的分析,或許這種看法可以進行一些糾正。起碼我們可以知道,劉備並非不會打仗,他只不過是有些心急,錯誤的發動了一場本不該有的戰爭。
毛主席曾經點評:“劉備的優點有很多,而缺點則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區分主次矛盾。”
或許,這是對於劉備一生最準確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