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隋唐類評書演義的朋友都知道,主角秦瓊秦叔寶擅長的兵器是一對熟銅鐧,雖然武藝在隋唐好漢中排不上號,但忠義美名天下皆知。正史之上,確有秦瓊其人,也確實是唐朝開國功臣,只不過正史上的秦瓊比演義裡的秦瓊厲害很多,他勇猛異常難逢敵手,真正做到了"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新唐書》中的"秦瓊傳"明文記載:
"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誇眾者,秦王(即李世民)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
不過正史上的秦瓊從未使用過鐧這一兵器,史書上說的很清楚,他使的是長槍。
鐧,屬於民間流傳的所謂"十八般兵器"之一,它和鐵鞭(或鋼鞭)差不多,都是類似於寶劍長短的銅或鐵打製的棍形鈍器,鞭的上頭是竹節狀的環突物,而鐧的上頭是稜角,也稱"刃",有三稜、有四稜、也有八稜。鞭的截面是圓形,全貌像細條圓柱體;鐧的截面是方形或多邊形,全貌像是細條長方體。雖然人們經常把絕招和看家本事稱為"殺手鐧"(也稱"撒手鐧"),但真實歷史上使鐧的名將非常罕見。秦瓊在歷史上自然是從沒使過這玩意兒的,而《說岳全傳》中嶽飛手下的猛將牛皋雖然歷史上確有其人,但也並沒有像小說評書裡編的那樣使鐧。
正史記載的使鐧的猛將有三位,但都屬於冷門人物。有趣是,其中有兩位都是北宋時代的猛將,而且還都是宋仁宗時代的。一個叫任福,禁軍衛士出身,李元昊建立西夏和北宋對抗,他被宋仁宗派去和西夏作戰多年,勇猛過人,斬首極多,但在好水川之戰中,他中了西夏軍的計,戰死沙場。《宋史》原文記載:
任福"揮四刃鐵簡,挺身決鬥,槍中左頰,絕其喉而死。"
另一位叫張玉,號稱"張鐵鐧",他是大名鼎鼎的北宋名將狄青的麾下,也是和西夏軍作戰而聞名的。曾在一次歷史上罕有的武將單挑中,他以鐧迅速取敵將性命!要知道,真實歷史上的武將單挑很少,遠沒有《三國演義》、《水滸傳》、《說唐全傳》等小說中虛構的那麼頻繁。《宋史》原文是這樣的記載:
"遇夏兵三萬,有馳鐵騎挑戰者,玉單持鐵鐧出鬥,取其首及馬,軍中因號曰'張鐵鐧'。"連宋仁宗都讚歎他"真勇將也。"相比於任福,張玉結局不錯,是善終。
宋朝軍隊之所以有一些使鐵鐧或使鐵鞭(如呼延贊,正史上就用鐵鞭)的猛將,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面對的敵手如遼、金和西夏好多都是重騎兵。對付重騎兵,用身強力大的猛士以擅長破甲的鞭、鐧類武器擊之,效果極佳。
其實宋朝的敵手、女真族的金朝,也有一位擅長鐵鐧的猛將,他的故事比任福、張玉更為傳奇,也更為精彩。此人名叫烏延查剌,號稱"鐵鐧萬戶",出身將門,其父烏延蒲轄奴是金朝的神策軍都總管(類似於方面軍司令)、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的皇帝近臣),乃金朝一戰功赫赫的猛將。一次戰鬥中,他率十餘騎被數百名賊寇包圍,他非常鎮靜,下令全體下馬以弓箭迎敵,立殺百餘名賊寇,其餘賊寇嚇得爭相逃命。而烏延查剌青出於藍,比父親更為厲害,被譽為"力兼數人、勇果無敵"。他不僅使鐵鐧,而且還是極重的雙鐧,《金史》原文寫到:
"查剌左右手持兩大鐵簡(就是"鐧"),簡重數十斤,人號為'鐵簡萬戶'。"
金海陵王正隆六年(1161年),契丹人括裡想復興遼朝,於是乎自立皇帝,和金朝對抗,連續攻略諸多州縣,勢頭極猛,烏延查剌奉命鎮壓。他先在信州(今吉林四平附近)城頭,托起一根巨木猛砸正攻城的契丹兵。後又在韓州(今遼寧昌圖)以鐵鐧殺得契丹兵陣型大亂,坐騎疲乏了,他又換乘了一匹馬,再度猛擊,契丹軍大敗。
身為金朝猛將,烏延查剌從沒和宋軍打過,他的戰功都是和契丹人的作戰中建立的。重創了括裡之後,又一個造反的契丹人耶律窩幹自立,烏延查剌再度出擊,以六百騎兵殺敵三千餘人!這時,另一位金朝猛將蒲察世傑被契丹打敗,無奈投到了烏延查剌的軍中。
這蒲察世傑也相當厲害,曾是金朝名將完顏宗弼即大名鼎鼎的金兀朮的手下,膂力驚人,曾一拳把一頭公牛擊得骨碎而死;還曾拽出來了一輛陷入泥沼的運糧車,而此前,七頭牛都拽不出來這輛車。在和宋軍的作戰中,他還曾披甲佩刀,持槍躍馬,單挑挺槍來刺他的三名宋軍大將,他一刀把宋將的三支槍全部砍斷,宋軍大駭而退。宋軍對他的評價是——"真神將也!"
然而這一次,"神將"烏延查剌卻被契丹人打敗,投到了烏延查剌的軍中,契丹軍也陸續殺來,烏延查剌好不驚慌,下令金兵迅速組成圓陣抵擋,使契丹軍屢攻不破。不多時,金朝援軍趕到,敵軍見勢逃走,烏延查剌乘機躍馬而出,從西面追上敵軍,雙鐧亂舞,敵軍大敗,抵擋不住,被迫再逃。
"偽帝"耶律窩幹徹底領教了烏延查剌的厲害,他覺得正面對決非其對手,不如搞暗殺!於是乎,他派出武力甚強的大內護衛阿不沙潛入金營搞偷襲,還真就靠近了烏延查剌,他以大刀突然猛砍烏延查剌,卻不料烏延查剌眼明手快,以鐵鐧迅速出擊,愣是把阿不沙右臂給打斷了!正如《金史》原文記載:
"偽護衛阿不沙身長有力,奮大刀自後斫查剌,查剌回顧,以簡背擊阿不沙,折其右臂。"
耶律窩幹偷襲失敗,烏延查剌和其他軍隊合力猛攻,敵軍大潰,不久,耶律窩幹之亂被徹底平定,本人被金朝抓住後車裂。
金世宗大為欣慰,提升烏延查剌為宿直將軍(皇宮親軍將官),賞賜白銀三百兩,重彩二十段。此後烏延查剌的軍職一直做到了節度使。幾戰下來,"鐵鐧萬戶"已經威震敵膽,只要他出現在沙場,敵軍立馬嚇得撤退。他沒和宋朝打過仗,卻也使宋人驚懼。他奉命出使南宋時,表演了一段箭法,射淮水畔的柳樹,竟連箭尾的羽毛都深深射入樹中!看來烏延查剌不僅是使鐧的高手,也是了不起的神箭手!不止是契丹人和宋人,甚至高麗人也是久聞其為名,他出任婆速路總管時,凡因事到婆速路(今遼寧丹東市東北、西南岸九連城)的高麗人,只要遠遠看到他,都雙腿發軟,紛紛跪拜。
"鐵鐧萬戶"烏延查剌沒有死於疆場,而是病逝於節度使的任上。這位猛將後半生比較平淡,他的傳奇也被浩瀚歷史所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