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前言

說起結婚,各位朋友應該或多或少都參加過婚禮,不管是自己結婚,還是親朋好友,婚禮上兩位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新郎和新娘了。

咱們一般稱呼新婚的男性為“新郎”或者“新郎官”,但是各位有沒有想過,“新郎”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呢?

跟各位普及一下,新郎這個詞最早指得可不是新婚中的男性,而真的是一個官名,是對宦官的的一種稱呼。

那麼,這個“新郎官”到底是一個什麼“官”呢?這種稱呼是怎麼被用到新婚上的呢?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新郎官這個稱呼到底是怎麼來的?

宦官

剛剛咱們說了,這個新郎啊最開始是對於宦官的稱呼。這裡還要說一句,宦官啊在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太監,東漢的光武帝劉秀就說過“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肯定不是要當太監。由此可見,漢代的時候宦官和太監完全就是兩個概念。

《禮記》就有“宦學事師”的說法,說的就是學習做官的這麼一個過程,而跟著國君和皇帝學習,就叫做“宦”。所以,早期的宦官,說白了就是學習當官的人,相當於實習公務員。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這樣一種特別的官吏的學習和選拔機制。

那為什麼宦官和新郎又扯上關係了呢?

那是因為這些實習生在實習期間,也是被當做公務員進行管理的,所以他們身上也有相對應的行政級別,實習期間,這些人的身份就叫做“郎”。

“郎”一開始指得是君主身邊的侍衛。因為君主的宮殿周圍不是有很多走廊嗎,咱們看到電視劇裡,站在走廊上拿一個戟的那些人,他們就是“郎”了。

韓信就曾經說過,自己以前在項羽的軍中,“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東方朔也擔任過漢武帝執戟郎。

這些郎就是皇帝貼身保鏢,除了保護皇帝的安全之外,有時候也會傳達命令,或者替皇帝辦一些其他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就自然而然的耳濡目染學到一些為官做事之道。而“新郎”一詞,指得就是這些剛剛擔任郎官的年輕人。

但是要注意的是,這些郎可不完全等同於官員。兩者的最大區別是服務物件不同,官員的服務物件是國家,而郎的只是皇帝的私人團隊。雖然說古代皇權至上,但是那個時代國家和皇帝之間也不是能夠完全劃等號的。

郎的選拔

雖然這些郎不是正式的官員,但是早晚有一天他們會走向各種的工作崗位,成為協助皇帝管理這個帝國的一份子。根據漢代的制度,這些郎官每三年就有一次升遷的機會,從郎到郎中再到侍中,在往上就是侍郎,到了侍郎就已經算是高階公務人員了。除了在中央有機會擔任高階官員之外,還有機會分派到全國各地擔任地方長官。

秦漢時代,由於郡縣制度的實行,中央政府要任命官員來管理地方,為了保證源源不斷的為帝國輸送人才,就需要這樣一套跟官僚制度相對應的,從地方到中央的選拔官僚制度,而選擇的物件就是這些“郎”。

所以這個“郎”的名額也是十分有限,競爭相當激烈。那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郎”呢?

首先最有資格成為“郎”的當然就是貴族的子弟了,這些貴族本身就跟皇家關係密切,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他們的子孫成為“郎”相對於其他人來說也更方便。比如西漢的開國功臣張良的兒子就在皇宮裡擔任過郎官。

第二種就是富貴人家的子弟了,根據家庭條件來選拔,這種方式有專門的名詞,叫“貲(讀如資)選”。各位別誤會,不是說富貴人家有錢送禮的意思,而是因為一般的家庭是無法承擔的“實習”期間產生的費用的。

那時候的實習生可不想咱們現在,當時他們是沒有薪水的,不但生活費用完全自理,還要向國家交“學費”,在實習期間,所需要的制服,馬匹,武器都要自備,國家是一律不管的。

漢文帝時期有一個叫張釋之的廷尉,就曾經擔任過騎郎。據說他哥哥張仲很有錢,所以一開始的各種花銷都是他哥哥幫他掏,但是這個老哥也是倒黴,實習了十年沒能轉正,最後他一箱,花了這麼多錢我還是個實習生,正打算及時止損,準備辭官的時候,才被大臣袁盎所推薦,擔任了負責傳達﹑通報的謁者,這才成了正式的有編制的公務員。

還有一種選拔方式叫“門蔭”,就是說如果家裡有人做到了郡守之類的這種高階官吏,相當於“高幹子弟”,這種人也是有資格成為郎的。

玩壞了的制度

後來大名鼎鼎的漢武帝即位之後,就又搞了創新。他認為,不管是貴族、門第還是家境,這種評選標準都有很大的侷限性,讓很多有知識有德行卻出身不太好的人才失去了為國效力的機會,於是他就想出來一種依據德行的評選方式,就是咱們聽說過的“孝廉”,也叫“孝廉郎”。

這種評選方式就跟之前的三種完全不一樣了,不看出身和資產,而是以“為人孝順”和“做事廉潔”作為標準進行考核,選拔物件大多都是普通家庭的老百姓子弟,相當於是面向全社會招聘。透過考核之後,再由地方推薦到中央。

雖然是面向全社會,但是“孝廉”也是有名額,漢武帝規定,為了保證每個郡每年或者每兩年都有“孝廉”被推薦,所以就採用了按地區分配名額的方式。這樣一來,讓每個郡的人才都有機會去中央學習,進而達到了全國源源不斷的向帝國輸送人才的目的。

“舉孝廉”的本質其實是從一個人的孝順與否來判斷這個人是否有“抗爭意識”,從“抗爭意識”就能判斷這個人是否會造反。這點對於皇帝來說是很致命的,古代就有“腦後長反骨”的說法,就是說這個人天生就不是省油的燈,那麼對於這種人,不但不會擔任重要職位,皇帝還會像防賊一樣日常考驗其忠誠度。

可能這麼說您覺得有那麼嚴重嗎?結合一個咱們現代人一些觀念就很容易理解了,假如你是公司老闆,現在要招幾個人,你是願意選擇孝順父母的還是不孝子呢?

不過“舉孝廉”也出現了問題。

雖然說“孝道和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一直是衡量一個人道德品質高低的重要標準。但是咱們知道“孝”和“廉”作為一種道德品質,本身就沒有一個具體的考核標準。就像給父母餵飯和給父母洗腳相比哪個更孝順啊?跟給父母穿衣穿鞋相比呢?

而且負責向中央推薦孝廉的人又是各地的地方官員,既然是由人選,那因人而異,標準就又參差不齊了,那這裡面的門道可就多了。

於是為了獲得孝和廉的好名聲,就出現了“沽名釣譽”,故意做秀,做一些博人眼球的事情的現象。比如二十四孝裡面的郭巨埋兒,為了奉養母親把自己親兒子都活埋了,雖然最後在土地裡挖出了金子,是個大團圓結局,但是仔細想想也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假如土裡沒有金子,那麼他兒子是不是就真的被活埋了;還有臥冰求鯉的故事,大冬天的為了吃魚,用體溫去化冰,這完全是一種反人類的行為。

儘管二十四孝的故事並不是都發生在漢代,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一個社會追求這種“為了孝而孝”的時候,人們能做出什麼奇葩的事情都在情理之中了。就像咱們今天這個自媒體發達的時代,只要能火,什麼腦洞大開的事情都能做的出來。

人們之所以絞盡腦汁的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孝”和“廉”,歸根到底並不是為了當一個實習官員去學習而已,而是為了有一天能成為正式的體制內人員,成為官僚從而進入統治階級。公務員自古以來就是香餑餑。

這種“被玩壞了的制度”到了東漢桓帝的時候,就更過分了。民謠就有“舉孝廉,父別居”,估計那時候連做樣子都懶得做了吧。

結語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明白了,這些被選為郎的人就如同一顆顆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可以說是前途無量啊。

對古代來說,人生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洞房花燭夜和金榜題名時了,所以把新婚的丈夫叫做“新郎”,也是一種讚美,一種吉祥的說法,並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其根源就是漢代選拔官吏的這麼一個歷史大背景。

11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以3百人對抗有日軍3千人,就連孩子也抱著機槍英勇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