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本是楚國一小吏,後辭官向學,師從大儒荀子,學習帝王術,學業成,辭別恩師西去關中,透過秦相呂不韋的引薦,受到秦王政的重用,一步步地爬到了秦相的位置上,成為秦始皇最信任的寵臣之一,李斯的幾個兒子,娶的都是秦國公主,李斯的女兒,嫁的都是秦國公子。
然而,作為位極人臣的秦相,在與宦官趙高鬥法中,卻三次敗下陣來,最終落得一個“具斯五刑”的下場,也就是說,李斯最終受五種刑罰而死。為什麼李斯會處處被趙高壓制呢?
在與趙高的鬥法中,李斯曾三次敗下陣來。
第一次是秦始皇崩於沙丘,李斯本打算按照秦始皇的遺囑,立公子扶蘇為帝,但趙高只用一席話,就讓李斯改變了主意;第二次是胡亥繼位後打算縱情享樂,趙高舉雙手贊成,李斯卻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雄文以反對,最終胡亥選擇了趙高;第三次是陳勝吳廣起義後,李斯主張派兵剿滅,趙高卻假裝起義不存在,最終引發李斯和趙高的生死對決,李斯輸給了趙高,被處以五種刑罰而死。
李斯之所以三次都敗給趙高,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李斯一生追逐的,只是權力而已。在李斯傳記的開頭,司馬遷就寫了李斯見“倉鼠”和“廁鼠”的反應,倉鼠肥大而不怕人,廁鼠瘦弱而膽小,李斯因此得出結論,人過得好不好,主要在於人處在什麼樣的位置,對倉鼠廁鼠的重新發現,奠定了李斯一生的行事邏輯,為了富貴,李斯雖師從儒家卻選擇做一個法家,發現自己有可能被師兄弟韓非替代後,想辦法陷害了韓非,同樣地,為了防止自己被蒙恬替代,李斯選擇違背秦始皇的遺願,和趙高沆瀣一氣。
第二個原因,在秦國的歷史上,從來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算是親手把秦昭襄王和秦王政一脈捧上王位的秦相呂不韋,最後也被秦王政逼殺,呂不韋的巨大功勞和秦王室的親近關係都被秦王政抹殺,呂不韋見狀,思慮再三,不得不自殺。雖然胡亥不像扶蘇那樣有自己的班底,但李斯是秦始皇的相,胡亥也未必會重用李斯,新君繼位,李斯的最佳選擇就是功成身退,而李斯卻選擇了激流勇上,不被幹掉才怪呢。
第三個原因,李斯終究不過是秦君的鷹犬,鷹犬永遠鬥不過主人。至秦始皇時代,秦國的權力已經事實上轉移到秦皇和秦相的手裡,宗室、外戚衰微,作為秦相的李斯,本可以用自己的相權來誅殺佞臣趙高,但李斯卻把鬥敗趙高的希望都放在了秦二世身上,而當時的秦二世已是趙高的提線木偶,李斯這種不靠譜的思路,就等於是把鬥敗趙高的希望放在趙高身上,焉能不敗?
參考資料:《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呂不韋列傳》、《史記·李斯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