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宋朝十八帝 之 宋仁宗: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5)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
其四,晏殊被貶、孫抃升官記
宋仁宗知道自己的生母李宸妃並非太后劉娥害死,以一句“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表明了對劉娥再不怨恨。
然而,作為兒子,尤其是做了這麼多年太子、皇帝,生母卻“不逮養”,沒能得到自己的侍奉、奉養,宋仁宗心中無比疼痛。看了生母的遺容後,仁宗不僅“號慟頓毀,不視朝累日,下哀痛之詔自責”,而且立即“尊宸妃為皇太后,諡莊懿”。按《逸周書·諡法解》的解釋,“死於原野曰莊”,“溫柔聖善曰懿(晉·孔晃注:性純淑)”,給生母上此諡號,說明宋仁宗對生母之死,還是心有餘憾。
宋仁宗決心“厚報”生母。
極其貪戀權位富貴,為了與劉娥聯姻而將妹妹嫁與劉娥的“哥哥”劉美,時任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陽)通判的錢惟演為討好仁宗,在劉娥去世後,向仁宗上表,請求把劉娥、李宸妃與早已去世的宋真宗郭皇后的“木主”即靈牌一同供奉於宋真宗在廟室,與宋真宗一起享受後人的祭祀。
得到錢惟演的奏表,宋仁宗立即下詔中書、門下、尚書“三省”與“掌議定禮制”的“太常禮院”商議,如何執行。然而,錢惟演的提議,卻遭到“三省”和“太常禮院” 官員的反對。“三省”和“太常禮院”官員一致認為,郭皇后已經以皇后之位奉在宋真宗靈室,合於“一帝一後”的禮制;但劉娥“處坤元之尊”,是繼郭氏之後的皇后,李宸妃“感日符之貴”,生了天子,功德都無人能比,應該興建新的廟室,別立廟名,與宋真宗、郭皇后“同殿異室”,用太廟祭祀禮儀,歲時祭祀;翰林學士馮元等人建議以“奉慈”作為李宸妃廟室之名。仁宗下詔同意。
李宸妃的“名分”議定之後,宋仁宗將李宸妃葬在父親宋真宗的陵墓“永定陵”西北,與劉娥的墓室並列,以“皇后”的身份“陪葬”宋真宗,並在陵墓旁為母親建了“奉慈殿”。接著,又在位於開封南北向御道“端禮街”、奉安宋太祖以下諸位皇帝、皇后靈位的景靈宮,建設了奉安李宸妃“御容”、靈牌的“神御殿”,名“廣孝殿”。
但宋仁宗對此並不滿足,12年後的慶曆五年(1045),還是將母親的靈位“升祔”太廟,即奉安到了太廟,又下詔命令文字秘書翰林學士、“知制誥”商議,在父親的三位“皇后”中,生母應該居於何位。翰林學士王堯臣等建議,諡號已改為“章懿皇后”(蘇洵《諡法釋義》:章,法度大明;敬慎高明;出言有文)的李宸妃應位在郭皇后之次,劉娥之前,宋仁宗“從之”。
李宸妃
而在宋仁宗親政之後,更先後發生了副宰相(參知政事)晏殊為李宸妃寫“志文”即記述李宸妃生平事蹟的文章“不實”被貶,慶曆五年(1045,一說四年)翰林學士孫抃因撰寫李宸妃靈位升入太廟後釋出的“赦文”而升官的“奇事”。
李宸妃去世,按照禮制,應為她寫“志文”,記述她的生平事蹟,時任副宰相晏殊受命撰寫。晏殊大概當時不知宋仁宗身世實情,在“志文”中“只言生女一人,早卒。無子。”劉娥去世,宋仁宗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恨之”,拿出晏殊所寫“志文”給宰相看:“先後生了朕,晏殊當時做先帝的侍從,怎麼會不知道?卻寫只生了一位公主,又未能長成,是什麼意思?!”時任宰相呂夷簡為晏殊開釋:“晏殊固然有罪,但宮中的事極其隱秘,臣作為宰相,那時雖然約略知道,卻不得其詳,晏殊不清楚事情的真相,按理說可以理解。而且當時章獻明肅太后(劉娥)還活著,若明言先後生了陛下,事情能平安了結嗎?”宋仁宗聽後,“默然良久”,沉默不言好長時間。但很快,晏殊仍然被趕出朝堂,受任為江寧府(治今江蘇南京)知府,只是在任命下達的第二天,宋仁宗覺得江寧太遠,才改任晏殊為穎州(治今安徽阜陽市穎州區)知州。(宋·僧文瑩《湘山野錄》、邵伯溫《邵氏聞見錄》記為晏殊因寫李宸妃《神道碑》被貶,綜合《宋史·晏殊傳》《孫抃傳》、蘇轍《龍川別志》,不取。)
晏殊
到了慶曆五年(1045),宋仁宗終於得償所願,將生母的靈位以皇后之尊“升”入太廟,為之大赦天下。寫“赦文”的當天,翰林學士孫抃值班,孫抃在赦文中以宋仁宗的口氣寫道:“章懿太后生了朕,生養之恩深,照顧之念重。唉呀!但太后雖然為天下之母,生了天下的君主,卻沒能得到朕順承臉色的孝敬,沒有享受四海天下的奉養。每當想到這些,朕對太后的追念,都會增加、鬱結!”
宋仁宗看到這些文字,不禁感動得哭了起來。後來宋仁宗問孫抃:“卿為何能寫出朕的心事?”孫抃回答:“臣是庶出,為臣父的妾所生,小時候嫡出的兄弟都不拿臣當兄弟,也沒能奉養自己的母親,因此能瞭解陛下的內心。”宋仁宗聽後,再次流下了眼淚。
自此,孫抃一路高升,在皇祐年間(1049-1053)任國家最高監察機構御史臺長官“御史中丞”,至和元年(1054),改任國家最高軍政機構樞密院副長官“樞密副使”,當年年中,升任“參知政事”,後以負責教習太子的“太子三少”(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亦稱“東宮三少”)之一“太子少傅”退休,享受從一品官員全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也許是宋仁宗一生的心結吧!
參考資料:《宋史·李宸妃傳》《晏殊傳》《孫抃傳》,宋·蘇轍《龍川別志》,僧文瑩《湘山野錄》,邵伯溫《邵氏聞見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