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甲申易樞”,是晚清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極大地影響了中國近代的走向。慈禧太后在1884年4月突然釋出懿旨,將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所有軍機大臣全部罷黜,成為她繼“辛酉政變”以後所發動的第二次政變。
滿清入關統治中原後,經歷了“康雍乾盛世”的局面,之後逐漸衰落。當皇位傳承到道光帝時,他一生幾乎無所作為,最大的特點恐怕就是摳門和小氣了,國家被治理得一塌糊塗,還遭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羞辱。
道光一生共有九子,前三個皇子先後早逝,剩下的皇四子奕詝就成了他的長子。不過,道光最寵愛的卻是自己的第六子奕訢,長期在嗣位問題上左右搖擺,使得皇子們都逐漸萌生了對於皇位的覬覦之心。
鴉片戰爭前,道光是旗幟鮮明的禁菸派和強硬派,支援林則徐發起了“虎門銷煙”。鴉片戰爭後,他又變成了軟弱可欺的投降派,甚至不惜讓林則徐前去“背黑鍋”並流放新疆,還接受了中國近代第一個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到了1850年2月,道光病倒在了圓明園的慎德堂,艱難的選定皇四子奕詝來承繼大清的皇位。不過,他實在是太疼愛自己的第六子了,在秘檔的傳位詔書中還特意冊封奕訢為親王。據《清史稿》記載:
皇四子奕詝著立為皇太子,爾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贊輔,總以國計民生為重,無恤其他。皇六子奕訢,著封為親王。
奕詝登基後,是為咸豐皇帝,他基本上沿用了老爹道光的無能之政。對於六弟奕訢,因為在爭儲問題上長期積怨,所以咸豐雖然遵照遺詔冊封其為親王,但卻有意賜號為“恭”,取恭敬和恭順之意,時時提醒他謹慎低調做人。
隨著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滿清被英法聯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為了避禍,身為帝王的咸豐竟然毫無擔當選擇逃跑,以“外狩”為名躲到了承德避暑山莊。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滿清又一次簽署了一系列的喪權辱國條約。氣急敗壞的咸豐帝自覺無顏面對列祖列宗,竟然一命嗚呼在了承德,傳位於獨生子載淳。
臨終前,咸豐在病榻安排了肅順和端華等八人作為“顧命大臣”,成為輔佐新帝的主要班底。另一方面,他為了防止愛新覺羅家族的皇權旁落,又特意安排了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攝政,還將自己最珍愛的兩枚私章“御賞”和“同道堂”分別交與兩宮太后,明確重大事務必須由顧命大臣起草並由兩宮太后簽章方可施行。
紙面上看,咸豐的安排還算合理,設定了太后和朝臣進行相互制約,兩方勢力共同拱衛皇權。不過,咸豐太過天真了,因為這些顧命大臣的權力熏天,完全不把這孤兒寡母放在眼裡。據《清史稿》記載:
聲震殿陛,天子驚怖,至於啼泣,遺溺後衣。
咸豐帝屍骨未寒,顧命大臣就敢對載淳母子大聲吼叫,嚇得載淳渾身發抖並尿了褲子。為了扭轉局面,慈禧太后策動慈安太后與她聯合發動政變,共同推翻咸豐帝的政治佈局。
可惜,她們經過仔細盤算後發現根本沒有勝算,如果貿然發動政變無異於以卵擊石。在此背景下,慈禧想到了長期坐冷板凳的恭親王奕訢,透過自己的心腹太監安德海傳遞訊息,聯合他發動政變奪權。
慈禧趁著顧命大臣集團的疏漏,率先帶領載淳返回了紫禁城。在恭親王的事先準備和支援下,載淳成功登基稱帝,由慈安和慈禧共同垂簾聽政,還將顧命大臣集團擬定的年號“祺祥”更改為“同治”,史稱“辛酉政變”。
辛酉政變後,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徹底攫取了國家大權。而作為這次事件的積極參與者,奕訢也被委以重任,成為了手握重權的議政王,直接掌控軍機處和總理衙門。
奕訢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在擔任議政王期間,成功鎮壓了席捲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國運動,終將滿清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還造成了一種起死回生的跡象,史稱“同治中興”。
在他的力主和支援下,滿清開始了自上而下的自救,從軍事和民用領域向西方學習借鑑,史稱“洋務運動”。
逐漸的,恭親王在國家的政治地位越來越高,被譽為是定亂綏邦的一代賢王,就連慈禧本人都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奕訢,大清何至有今日?”
在慈禧看來,今日的恭親王專權和昨日的顧命大臣專權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透過辛酉政變,慈禧實現了第一次奪權,接下來,她需要從恭親王手中進行第二次奪權。
1865年,在慈禧的幕後支援下,蔡壽祺等人聯名上疏彈劾奕訢。據《清史稿》記載:
奏摺一上,兩宮震怒,諸臣惶惶。
以此為藉口,慈禧不顧慈安的阻攔,立即下令進行嚴查,迅速向恭親王施加壓力。
深諳政治之道的奕訢,自然明白這是慈禧在找茬,於是也不做解釋,主動上疏乞罪。慈禧並沒有客氣,短短七日後就下旨免去了奕訢的議政王頭銜和其他一切差事,只保留了恭親王的爵位。
奕訢被免職後,滿清宗室和各國公使紛紛出面擔保,聯合向慈禧太后施壓,要求重新起用奕訢。在巨大的內外壓力下,慈禧最終做出妥協,同意恭親王復職但卻沒有恢復他議政王的頭銜。
1868年,慈禧最寵信的大太監安德海,憑藉辛酉政變的通風報信之功,越發目中無人。他以南下購置龍袍為由,一路招搖撞騙並且大肆斂財,在山東境內被巡撫丁寶楨拘押並上折請示軍機處如何處置。
奕訢也沒有客氣,直接將此事奏報給了慈安太后,最終下令在山東就地處死安德海。此事,無異於公開打臉慈禧太后,相當於奕訢扳回了一局,也更進一步加劇了二人的矛盾。
1874年,同治帝即將親政前,希望重新修葺被英法聯軍焚燬的圓明園以供兩宮太后居住。結果,以奕訢為首的軍機處立即就表示了明確的反對,以“耗費國帑太巨”為由予以駁回,再一次引起了慈禧的強烈不滿。
為了平復慈禧的情緒,同治只好降旨問罪於奕訢,還以“語言失儀”為由革去他的親王之職,降為了郡王。別忘了,這個親王爵位可是道光帝在遺詔中冊封的,因為區區失儀就被罷黜,顯然極為不敬。
很快,滿朝大臣紛紛稱病或者請辭,不斷對慈禧進行施壓。大概半年以後,慈禧才勉強同意恢復奕訢的親王爵位,不過從此以後卻不再對他委以重任,反而不斷掣肘。
1881年4月,唯一能夠制約慈禧的慈安太后過世了,兩宮垂簾也變成了一人垂簾。而在長期的浮浮沉沉和波詭雲譎中,恭親王奕訢也逐漸喪失了銳氣和膽氣,遇事開始議而不決,儘量避免承擔責任,也儘量避免與慈禧產生矛盾。
在此期間,兩人的關係儘管磕磕絆絆,但總算沒有再出現過尖銳的對抗。
1884年,面對中法戰爭時,慈禧終於找到了擊垮奕訢的機會,她終於發動了“甲申易樞”。
中法戰爭中,以奕訢為首的軍機處顯得過於謹慎,採取了積極避戰的策略,以至於法國人步步為營。此舉,終於導致了言官御史的聯名彈劾,要求慈禧太后嚴懲不貸。
利用這個機會,慈禧太后就坡下驢,又一次下旨免去了奕訢的一切職務,令其“家居養疾”。同時,還將他的嫡系寶鋆和李鴻藻等人都一同逐出了軍機處,史稱為“甲申易樞”。於是,自從軍機處誕生起,第一次出現了空無一人的“盛況”。
奕訢倒臺後,慈禧汲取了這個經驗和教訓,改用既聽話又無能的禮親王世鐸為領軍機大臣,全權主持軍機處的事務。之後,慈禧又安排自己的妹夫醇親王奕譞進入軍機處,希望由他來逐漸掌控實權。
“甲申易樞”後,新一班軍機大臣們基本都庸碌無為,時時處處仰仗慈禧太后的鼻息行事。自此,慈禧完全掌控了滿清的所有權力,身邊也沒有了慈安太后或者恭親王奕訢來制衡。
以此作為分水嶺,慈禧由一個有魄力、有野心的女性政治家,正式蛻變成了隨心所欲和貪圖享受的“老佛爺”,更加劇了近代中國的落後捱打之勢。
而從此以後,恭親王奕訢遭到徹底閒置長達十年之久。直到1895年,在面臨一系列的內憂外患之時,慈禧才不得不又一次起用了他,繼續統領總理衙門。據《清史稿》記載:
二十年,日本侵朝鮮。兵事急,太后召王入見,復起王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並總理海軍,會同辦理軍務,內廷行走。
不過,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奕訢在接連遭遇政治磨難和兒女早殤的不幸後,再也不復往日的勇者無畏。重新被起用後,恭親王的地位並不穩固,權力也受到了多方的制約,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幾乎沒有什麼建樹。
隨著甲午戰敗,光緒皇帝在康、梁的協助下發起了維新變法運動,遭到了頑固派的堅決抵制。而一向主張開明的恭親王,雖沒有明確反對維新變法,可也轉而以老成謀國的持重之言為主。據《戊戌變法記》記載,奕訢曾數次提醒光緒帝:
變法應當慎重,不可輕信小人言。
到了1898年,恭親王奕訢在鬱鬱寡歡中病逝。雖然在世時遭到慈禧的排擠和打壓,但在過世後還是被隆重厚葬還獲賜“忠”的諡號,成為大清歷史上繼多爾袞之後,第二個獲此諡號的宗親勳貴。據《清史稿》這樣評價:
恭忠親王繼以起,綢繆宮府,定亂綏疆,罷不生心,用不辭勞,有純臣之度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