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印案,洪武朝四大案之一。據史料記載,牽涉到此案的官員多達數萬人,其中更包括一代名儒方孝孺的父親。那麼,空印案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空印案說來簡單,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因為提前蓋章引起的做假賬的問題。明朝制度,每年各布政司、府、縣都要向戶部呈送錢糧及財政收支、稅款賬目。戶部與各布政司、府、縣的數字須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結項。如果有一項不符,整個賬冊便要被駁回,重新填報,重新蓋上地方政府的印章。朱元璋時明朝的首都在南京,全國各地官員都要到南京來報送賬冊。當時上繳的是實物稅款即糧食,運輸過程中難免有損耗,出現賬冊與實物對不上的現象是大機率事件。稍有錯誤就要打回重報,江浙地區還好,而云貴、兩廣、晉陝、四川的官員因當時交通並不發達,往來路途遙遠,如果需要發回重造勢必耽誤相當多的時間,所以前往戶部稽核的官員都備有事先蓋過印信的空白書冊以備使用。這原本是從元朝既有的習慣性做法,也從未被明令禁止過。
黑格爾說過,存在即是合理。空印這個做法,從這個潛規則產生的過程和邏輯來說,自然有其合理之處。而且,從元朝以來即是舊習,也不是大明朝官員發明創造的,也沒人說過這麼做不行。於是,大家就理所當然的給繼承了,誰曾想,竟成了驚天大案。究竟是這件事確實藏汙納垢,還是朱和尚心狠手辣妄開殺戒呢?
為了更客觀的理解這件事,我們看一下當朝一個比較中立客觀的讀書人的看法。此人叫鄭士利,不僅見識過人,而且膽量不俗。他給朱元璋上書,是這麼寫的:“陛下欲深罪空印者,恐奸吏得挾空印紙,為文移以虐民耳。夫文移必完印乃可。今考較書策,乃合兩縫印,非一印一紙比。縱得之,亦不能行,況不可得乎?錢穀之數,府必合省,省必合部,數難懸決,至部乃定。省府去部遠者六七千裡,近亦三四千裡,冊成而後用印,往返非期年不可。以故先印而後書。此權宜之務,所從來久,何足深罪?且國家立法,必先明示天下而後罪犯法者,以其故犯也。自立國至今,未嘗有空印之律。有司相承,不知其罪。今一旦誅之,何以使受誅者無詞?朝廷求賢士,置庶位,得之甚難。位至郡守,皆數十年所成就。通達廉明之士,非如草菅然,可刈而復生也。陛下奈何以不足罪之罪,而壞足用之材乎?臣竊為陛下惜之。
講的什麼道理呢?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
1、 皇上您擔心空心成為奸人拿空白文書做壞事,其實大可不必,除了蓋章之外,還有騎縫章,想幹壞事很難的;
2、 官員往來京城太遠了,有時候賬目對不上,空印做法也是不得已為之,而且元朝一直以來就是這麼幹的,沒什麼大不了的;
3、 即便這事兒不對,不教而誅也是不對的,又沒有提前規定不許這麼做,現在殺人是不是不合適啊?
4、 國家培養一個人才不容易,犯點小錯就殺了,不划算啊大哥。
需要補充說明,鄭士利他哥哥也因為空印案被治罪,為了表示自己大公無私,不是為了就哥哥才上書,這個上書是等到他哥哥被釋放之後才呈給皇帝的。
話說得這麼透徹,不可謂沒有道理。那麼朱元璋聽了嗎?沒有。
朱元璋為什麼如此固執,不聽人勸呢?這其中原因大抵有三。
其一,立場不同。很多時候事無對錯,僅是立場不同而已。朱元璋跟其他皇帝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在於終其一生,他保留了自己的下層百姓的出身,到最後不過變成了下層百姓和帝國皇帝的複合立場。傳統意義上的皇帝,只有皇帝立場,所以會把皇帝、官僚、百姓這幾個立場看的非常清楚,知道對百姓可壓榨但要有限度,對官僚可驅使但要給甜頭,說到底,官僚是幫助皇帝治理國家的工具。這個概念在朱元璋的價值觀中並不成立,他始終對官僚階級充滿了防範和不信任。他更傾向於認為,天下是個大家庭,他是家長,百姓是子民,官僚往往成了這個大家庭的對立面。所以,永遠不憚於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官僚。
其二,朱元璋的性格中,較真兒是一個重要部分,從其殺駙馬、殺胡大海之子等等事情中都有所表現。這種人往往有潔癖,嫉惡如仇,不願意妥協,說到做到,恩怨分明。所以,在朱元璋看來,空印案根本不符合程序正義,錯了就是錯了,不要講什麼客觀理由,不要講什麼折衷方案。對便是對,錯便是錯,涇渭分明豈有騎牆。二百年後的海瑞海剛峰,果然是朱元璋的知己啊,如果地下相見,當可浮一大白!
其三,朱元璋沒有行政經驗,所以很難接受潛規則。縱觀歷史上的皇帝,除開國皇帝之外,大都有一個觀摩官場行政的成長經歷,即便沒有身入其間,至少也見過豬跑。開國皇帝中,又以由官員或軍閥而皇帝者居多,對官場規則更是瞭然於胸。連同樣起於匹夫的漢高祖劉邦,也曾做過亭長。洪武大帝朱元璋呢,從和尚而戰士而統帥而皇帝,帶兵鏖戰之道自是學了不少,但官場之道想來還是小白。所以他不會明白,規則是一回事,潛規則是另一回事;律例是一回事,執行是另一回事;初心是一回事,妥協是另一回事。說好聽點,是充滿了理想主義情懷,絕不向世俗低頭。說難聽點,是不接地氣,不瞭解官場規則世道人情。但偏偏他是皇帝,所以他有撞倒南牆的能力,結果自然就是人頭落地血流成河。這個苗頭,不僅僅是空印案,還有很多大案前仆後繼,其原因都跟這一條脫不了干係。
這正是一個沒有基層行政經驗的空降高管,不熟悉下情潛規則,憑著一腔初心,再配合以皇帝的至高權力和馬上得天下的英雄霸氣,橫衝直撞,殺神殺佛,引發的巨大悲劇。而且,有明一代後來的制度崩潰,都在此時埋下了伏筆。因為在理想主義者的心中,制度是不需要容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