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令狐從胡宗憲講到李成梁,反覆都會提到一個人,戚繼光,一個是他的上司,一個與他並稱“南戚北李”,今天咱說這個人還是和戚繼光有關,他可以說是戚繼光的老師,但是他更是一個奇才,他的一生不算長,但是絕對彪悍,他是真正的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經史子集無一不通,詩詞歌賦無一不曉,曾以一支毛筆,就取了倭寇的性命,這個人就是唐順之。

唐順之,字應德,號荊川,所以又被人稱為荊川先生,生於1507年11月9日,是江蘇常州人,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會試第一,做了翰林編修,後因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之職,督師浙江,親率兵船於崇明,破倭寇於海上,後曾調任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1560年,嘉靖三十九年,在督師抗倭途中不幸染病,在通州,就是今天的江蘇省南通市去世,享年五十三歲,到了崇禎時期,才被追諡“襄文”。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唐順之縱然是不世出的奇才,但也需要有人指引,指引他的是他同科的狀元,羅洪先。

羅洪先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他曾閉門謝客,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戶,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騎馬練弓、考圖觀史,上至天文、禮樂、典章、陰陽、術數,下至地理、水利、邊塞、戰陣、攻守,無不精心探究,別人琢磨不透的事,羅洪先三言兩語就給你說明白,唐順之很佩服他,這就是我的好大哥啊,便虛心向他請教,羅洪先也沒有藏著掖著,掏出一本書給他,《傳習錄》。

唐順之讀完猶如醍醐灌頂,後來拜入了王陽明弟子王畿的門下,成為陽明心學第三代傳人。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人能夠真正的一帆風順,唐順之也是一樣,嘉靖十二年秋,唐順之擔任翰林編修一職,主管嘉靖朝的“累朝實錄”的編校工作。可在馬上就要完工的最後關頭,唐順之染疾,就寫了一封《告病疏》請詔“放歸調理,以圖補報”。

你能力強,自然有人眼熱,有人藉此機會找到時任內閣首輔的張璁,挑撥離間,說唐順之當年推脫張璁提攜而上任兵部主事,就是為了遠離張璁。張璁聽罷,不由得心生不滿,再加上為排除異己,就趁著唐順之告病期間將其罷職,並“永不復敘”。

這一罷就是六年,如果你覺得唐順之就此頹廢,那就錯了,開掛才剛剛開始。

離開官場後,他隱居於偏僻的大山之中,閉門謝客,潛心研究學問,除了詩詞文章,他還研究射學算學、天文律歷、山川地誌、兵書戰策,現在我們一張嘴就是“唐宋八大家”,可這個名號就是唐順之給的,他推崇三代、兩漢文學,肯定唐宋文,提出學習唐、宋文"開闔首尾經緯錯綜之法",詩文寫作應"直據胸臆,信手寫出”,與李開先、王慎中等人併成“嘉靖八才子”,又與歸有光、王慎中並稱為“嘉靖三大家”。

你以為這就完了?

數學方面,唐順之通曉元代所傳數學上的“回回術法”,精通於弧矢割圓術,著有《勾股弧矢論略》《勾股六論》,漂亮地破解了郭守敬演算法,到了晚明,歐洲傳教士利瑪竇曾嘲笑明朝的數學,結果明朝士大夫們搬出了唐順之,一下引得這些洋人們連連讚歎,狠狠地打了他們的臉。

這些也不過是皮毛而已,身為陽明傳人,豈能忘卻心學倡導的精神,“習武善戰,以趨報國”,練武!

學功夫要訪名師,拜高人,唐順之三十七歲那年,來到河南,跟名家楊松學到了正宗的心意六合槍,十年苦練,終於大成,練到了“一尺圈槍”的境界,什麼意思呢,就是對戰之中,可以舞出一尺槍花,任你多強的對手,也近不得身,被公認為嘉靖年間頭號槍術大師。

唐順之武功高到什麼程度,有這麼一個故事,話說一天深夜,唐順之正秉燭揮毫,忽覺桌前燭光一閃,猛抬頭,見一個身著黑色緊身短靠,手執利刀的刺客站在眼前。唐順之神色自若,要求可否讓我寫完手中的書法。刺客一看,寫遺書啊,那就寫吧,就答應了他。唐順之提著鬥筆,飽蘸濃墨,揮毫如飛,正當刺客看得入神,突然,唐順之疾如閃電,將筆向刺客擲去,這一擲有千鈞之力,正中哽嗓,刺客當場斃命。

一人只是匹夫之勇,大丈夫當萬人敵,唐順之還寫了本兵書,《武編》,記錄了中國當時的各類武技,也包括了軍事訓練,選兵練將,他的軍事才能,連當時威震北方的名將翁萬達都說,當一字一拜也,唯一缺點就是沒文化的不大看得懂。

學好文武藝,貨賣帝王家,這時閉關許久的唐順之收到了邀請函,推舉他的就是嚴嵩乾兒子,趙文華,這個名字大夥應該不陌生,只要看了我文章的都知道,胡宗憲也是他保舉的,當時嚴嵩父子的名聲已經是臭遍了街了,唐順之也在苦苦糾結,要操守還是要報國?這時好大哥,羅洪先,再次給了他指引,不必為小節所拘!唐順之拋開羈絆,決定出山!

嘉靖三十七年,歸隱十九年的唐順之正式出山,擔任兵部郎中,受命勘察薊州防務。四十天內走遍兩千裡,送上一份報告《條陳練兵事宜》,這個報告直接指出,大明軍隊啥都不缺,就是缺練!並且給出了八條練兵建議。以致後來大明整頓北部邊防,都以這份報告為藍本。

接著就是南下視察抗倭軍情。

唐順之到任前線後,一句話就把包括浙直總督胡宗憲在內的眾人全部震懵,截之於海外,在海上幹掉倭寇!你知道嘉靖年間的大明艦隊,基本就是殘廢,有和沒有沒區別,但唐順之卻堅決要打!抓住三月東南風機會,在崇明島設下天羅地網。順便他還集齊了各位同僚們往年翫忽職守的罪證,怎麼著想脫罪洗白啊?可以,砍了倭寇,萬事好商量!

如此一頓操作,讓原本萎靡的明軍,立刻就跟打了雞血一樣,嘉靖三十八年的四月十日,八千倭寇直接被打的當場崩潰,十二艘敵船被毀,被公認是十年以來,大明對倭寇的第一次海上大捷!

可幸福總是短暫的,戰局一片大好,但他的身體卻嚴重惡化,深知自己健康狀況的唐順之,做出了決定,要找一個衣缽傳人,將自己一生所學傳授給他,讓他去完成自己註定無法完成的夢想。於是,大明戰神,當時還是三十二歲參將的菜鳥戚繼光,就走進了唐順之的視野。

那時的戚繼光一身毛病,性子執拗傲慢,還帶一群愣頭青,打仗就知道死磕,沒少被嘲笑,翻開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其中記載著早年戚家軍初建,碰上倭寇傷亡慘重。可是一位高人在這時飄然而至,傳他兵法武藝,令他幡然開竅,從此無敵天下,這高人就是荊川先生,唐順之。

因為唐順之看到的是一群熱血忠勇的青年,並且在戚繼光的青年記憶裡,留下了震撼的一幕,年過半百的唐順之手持長槍,輕鬆舞出了一尺槍花,把心氣孤傲的戚繼光,外帶一群年少生猛的戚家軍戰士,驚了個目瞪口呆。在輕鬆掃倒這群愣頭青後,唐順之更留下一句讓戚繼光銘記終生的箴言,“一藝之精,其難如此”,但比這逆天武功更叫戚繼光震撼的,是唐順之把凝聚自己一生心血的《武編》,傳給了他,其中最叫戚繼光驚歎的,就是“鴛鴦伍”,五個人,狼筅、長槍、盾牌、完美配合,這一下激起了戚繼光的無限創意,最終把這古怪的陣型升級,變的更強大,變成了戚家軍橫掃東南的恐怖戰陣,鴛鴦陣。

在唐順之生命最後時刻裡,面對犬牙交錯的抗倭戰局,卻充滿著無比信心。正如他對身邊戰友們的託付,“本欲與諸君戮力同衛社稷,今無能矣,願諸君勉之。”他堅信這場戰爭,即將迎來光明的勝利,只可惜自己看不到了。可就是這段壯懷激烈的歷史,卻在嘉靖皇帝過世後,被人為抹黑,“順之初欲獵奇致聲譽,因之交歡嚴嵩子世藩”,說唐順之晚年這段輝煌,完全他是個人爭名逐利,趨炎附勢巴結嚴嵩。唐順之一生為國,一顆愛國之心,天地可鑑,如此能臣卻不被人銘記,著實令人扼腕心寒。

“昔人失卻榆關險,腥穢中華千古羞”,荊川先生莫不是看到了百年之後,大明悲慘的結局?

32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朱佑功成身退:為何朱佑辭了官,過了十年閒人生活最後在家中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