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為國為民者,歷史終將給予最公正的評價。
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有很多戰績彪炳史冊的名將。其中,有的人在政治上很成熟,有的人很會做人,有的人性情直率,還有的人憑藉一腔愛國熱血,令人動容。而他們的共同身份--名將,使得他們都會遇到一些國家生死存亡的危局。在危局面前,不同的選擇,鑄就了不同的人生。
在看名將白起的故事時,我充滿震驚與同情。震驚於他竟然能夠下令坑殺40萬趙軍,冷血得令人可怕,又同情他身為秦國大將的身不由己。在這40萬敵人性命面前,無論怎樣處理,他都要擔上巨大的風險。選擇盡數坑殺,不僅有違天和,損了自己的陰德,也會在歷史上留下滾滾罵名。此事之後,無論國內還是國外,他都將背上沉重的包袱。國外的敵人自不必說,當然會罵他“人屠”;國內的自己人,即便承認他為秦國做下了巨大貢獻,也不怎麼願意和一個殺俘40萬的人走得太近,敬而遠之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那這40萬人能不能放呢?先不說白起的軍事思想,就是打殲滅戰,不重創敵人有生力量,秦國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的長平之戰,其價值便會大打折扣。單是坐鎮後方的秦昭王,向前線戰場施加的壓力,就不是白起能夠輕易抵擋的。不阻止,其實就是預設。
國君是國家的象徵,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絕不能背上有違天和的罵名。而賠上了自己一生榮譽的白起,自然希望以更大的功業來稍加彌補。這功業就是滅國的大功。但不知後方是因為懼怕白起功高震主,或是一場長平之戰確實耗損了秦國的元氣,總之白起進攻趙國的要求被拒絕了。
於是,白起卸下軍職,回家休養。後來,秦國又發動了邯鄲之戰,但傷心的白起拒絕掛帥。即便前線秦軍連吃敗仗,丞相範睢、秦昭王輪番親請也沒有用,白起依舊以錯失時機為由,拒絕出征。後來徹底震怒的秦昭王,無視白起令人仰望的軍功,先是將其貶為小卒,後又逐出咸陽,賜死杜郵。儘管白起的功勞很大,但這些功勞,大多是在秦國崛起,處於上升期時立下的。歷史評價自然及不上那些挽狂瀾於既倒的賢臣名將。
即便在這件事上,白起確實佔理,但在國家困難時期使小性子,遠離戰場,撂挑子,不僅斷送了自己本能更進一步的歷史聲望,還枉送了性命。這是一位踏實肯幹的人,也是一位性情中人,但實在算不得成熟的政治家。
相比而言,他的後輩名將王翦,就大不一樣了。即便堅持攻楚必須60萬大軍,而遭受後輩武將嘲笑,被秦王嬴政視為老邁之輩,但他絲毫沒有自矜往日戰功,惱羞成怒。等到年輕一輩的將領李信,率領20萬大軍在楚國遭遇慘敗,各國聲勢大振之時,王翦絲毫不翻舊賬,只是從戰場的角度,依然堅持需要60萬大軍,隨後一戰滅楚,為秦國一統六國的功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生前,他享受到了一門兩侯爵的巨大榮譽,死後也躋身頂級名將之列,為後世稱道,而他的後世子孫也極為優秀,其中最有名的,有太原王氏(王離次子後裔)與琅琊王氏(王離長子後裔)(王離為王翦之孫,王賁之子)。
而懂政治、會做人的不止有王翦,還有後世晉朝的奠基人司馬懿,與唐朝中興名將,汾陽王郭子儀等人。這兩人在為將之時,都像工具人一樣,遇到國家遭受兵災之時,率領軍隊抗擊外敵,事了之後,交還兵符,歸家自守。由此他們也積累下了巨大的人望,前者以之慢慢掏空了曹魏,而後者成就了人臣的典範,為後世敬仰。
委屈誰都會有,但唯有忍常人之不能忍,才能得常人所不能得。在國家大義面前,千萬不要使性子,歷史終將給予最公正的評價,比如朝鮮時期李舜臣將軍的故事。
明朝萬曆時期,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發動了入侵朝鮮之役。當時的李舜臣將軍,時任全羅水軍左使。他頂住了朝軍主帥,要求解散水軍,登陸作戰的命令,在朝鮮陸軍節節敗退之時,在海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當時,在經歷了百年亂世的精銳日軍面前,朝鮮大部迅速淪陷,連國王都逃到了與明朝交界的地區。
而李舜臣將軍的奮勇作戰,保住了朝鮮最後的尊嚴。戰後論功行賞,朝鮮國王正式任命李舜臣,為“三道水軍統制使”,負責指揮全羅、忠清、慶尚三道水師。而在戰爭當中,李舜臣將軍一邊指揮作戰,一邊訓練軍隊,此時他的麾下已擁有110艘戰船、110艘斥候船、士兵17000餘人。朝鮮水軍已頗具實力。
後來,談判破裂,日本再次入侵朝鮮。但這回日本人已經認識到了李舜臣的實力,所以在發兵前實施了反間計。當時日本方面軍主將小西行長,因與另一主將加藤清正不和,私下將對方的行軍路線,洩露給了朝鮮君臣。朝鮮國王命李舜臣,在海上伏擊加藤清正,卻被軍事經驗豐富,用兵老道、謹慎的李舜臣拒絕。
隨後,李舜臣被冠以違抗王命,養寇自重的罪名,關進了大獄。在獄中,他遭到嚴刑拷打,時時有性命之憂。幸賴有正直之士,歷數李舜臣的功勞,為他辯護,才求得國王同意免李舜臣一死,讓他再度白衣從軍。而李舜臣的母親,也在得知兒子入獄後,憂慮成疾,不久逝世。他悲痛地說:“欲忠於國而罪已至,欲孝於親而親亦亡!”守孝三天後,他強忍悲痛,奔赴前線。
那時,強勝一時的朝鮮水軍,已遭遇毀滅性打擊,幾乎全軍覆沒。無論是眼看著自己一手締造的水軍,一個個熟悉的面孔,從此天人兩隔的傷痛,還是軍隊殘破如此,無力抵抗的絕望,都足以摧毀一個人的意志。但李舜臣依然堅強,他自請去沿海前線檢視情況。而朝鮮朝廷也將他們搞出的爛攤子,重新扔給了李舜臣,封他為統制使。隨後,他臨危受命,在南海岸收集殘船12艘、殘兵100餘人。(他被免職時,有110艘戰船、110艘斥候船、士兵17000餘人)
之後,他訓練軍隊,提振士氣,調查地形,設計戰術,帶著這一群殘兵弱旅,迎戰擁有戰船300餘艘,兵力7000多人的日本水軍。而這一戰,就是鼎鼎有名的鳴梁海戰。從戰果上說,鳴梁海戰確實算不得什麼大勝,日軍傷亡不過幾十人,最終朝鮮一方的水軍基地還是被日軍佔領。
但要知道這是12艘船,一二百人,對陣300多艘船,7000餘人呀。在此之前,朝軍連戰連敗,士氣低落,根本沒有勝利的信心,只是坐等明朝率軍來援。而這一戰,給了朝鮮君臣巨大的勇氣,也給了朝鮮軍民巨大的信心。在明軍入朝後,兩軍合力將日本人趕出了朝鮮。
在最後一戰中,中朝聯軍在露梁攔截敗退的日本水軍,最終日本慘敗而回,而朝鮮的民族英雄李舜臣也戰死於此。同時,為朝鮮人民犧牲的,還有明朝大將鄧子龍。李舜臣將軍在死前,叮囑侄子,“戰方急,慎勿言我死,毋令驚軍。”向全軍隱瞞了重傷瀕死的情況,委託部下繼續指揮戰鬥,直至取得勝利。一次次受到冤枉,一生的心血被別人葬送,無法陪伴母親走完最後一程的傷痛,他經受的苦痛太多太多。但他默默地吞下了所有,為了國家民族負重前行,直至戰死沙場。
時間已經走過了400餘年,當時的朝鮮君臣,已漸漸被人遺忘。但李舜臣仍然作為朝鮮最受敬仰的民族英雄,被後人銘記於心。朝鮮半島上眾多的李舜臣紀念雕塑,也在無言地證明著這一點。為國為民者,歷史終將給予最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