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清朝末年,內憂外患,清政府孱弱腐敗,列強環伺,意圖瓜分這個古老、偉大的東方國度。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不平等條約接踵而來,喪權辱國。值此中華民族危難之際,有人貪生怕死,但有更多的人振臂而起。面對殘暴而強大的侵略者,他們從容赴死、前仆後繼,給予敵人迎頭痛擊,用熱血與生命譜寫了一曲悲壯的民族魂之歌。

圖片來自網路 侵刪

  中國自古以來不乏有血性的人,即使在晚清那個積貧積弱的年代。下面來說說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壯烈殉國的將軍們。

  關天培(1781年-1841年)

  關將軍出身低微,二十三歲中武秀才,從低階的把總做起,升遷至參將,後來任廣東水師提督。他為官清廉,一身正氣,是林則徐虎門銷煙最有力的支持者。

  1841年初,英軍猛攻虎門要塞,在守將陳連升戰死後,關天培親自坐鎮,手下僅有數百人。清廷畏英如虎,關將軍向兩廣總督琦善求援,只派來兩百援兵,在救援無望之下,他決心以死報國。

  起初,英軍見強攻不下,想誘惑關天培投降,關將軍不為所動。

關天培將軍像

  2月6日,英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向虎門炮臺發動總攻,花甲之年的關天培率部眾浴血奮戰至深夜,身負重傷仍堅持戰鬥,親手開炮痛擊敵軍。最終,關將軍與其部下四百多人悉數陣亡。老將軍戰死後屹立不倒,直叫英軍膽寒。

  葛雲飛(1789年-1841年)

  葛將軍出自軍人世家,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勤學武藝,臂力過人,能左右開弓,是從軍的好料。最崇拜的是民族英雄岳飛,道光三年(1823年)中武進士,官至定海總兵,以治軍嚴謹著稱。

  定海保衛戰,葛雲飛鎮守竹山門,面對英軍的堅船利炮,臨危不亂,身先士卒。後援無望,葛將軍抱定犧牲決心,疾呼率眾衝入敵陣,負傷四十餘處,不幸被炮彈擊中,壯烈殉國,部下兩百多人亦戰死。後追贈太子少保、建威將軍。

  此外,定海戰役中和葛雲飛一起禦敵的還有王錫朋、鄭國鴻兩位老將軍,被稱為定海三總兵,他們齊心協力,與敵軍血戰六天六夜,先後戰死。

定海三總兵

  陳化成(1776年—1842年)

  陳化成出身行伍,為人正直,和關天培一樣,是從底層一路升至參將,後任江南提督。

  早在鴉片戰爭爆發之前,任福建水師提督的陳化成便和英軍打過交道。調任江南提督後,他積極備戰,完善防禦設施。

  到了1842年,英軍大舉進犯吳淞,陳化成率先開炮,時任兩江總督牛鑑望風而逃,陳將軍誓死不退,迎擊數十倍敵軍,最終與部下八十餘人犧牲於陣地上。

陳化成將軍

  裕謙(1793—1841年)

  裕謙字魯山,蒙古鑲黃旗人,將門世家,進士出身,曾任禮部主事、武昌知府。鴉片戰爭時,裕謙以江蘇巡撫兼兩江總督。當時朝堂上下一片投降求和的聲音,他主張堅決抵抗,捍衛國土。

  定海保衛戰中,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三大總兵先後犧牲,裕謙眼見敗局已定,躍入泮池,以死殉國。追贈太子太保。

泮池

  有人稱裕謙在定海戰役臨陣脫逃,死於撤退途中,是一個被捏造出來的英雄。對於這種譁眾取寵的可笑言論,我只想說,作為一名封疆大吏,裕謙完全可以坐鎮後方,或者像其他許多貴族大員一般直接跑了。

  然而他沒有,戰前,他積極動員備戰,視死如歸,並對人說:“勝,為我草露布;敗,則代辦後事。”

  再說了,他之前在江蘇為官時大力打擊鴉片販子,配合林則徐禁菸運動。我不明白,為什麼國人喜歡否定自己本國的英雄?

裕謙

  姚懷祥(1783-1840)

  姚懷祥並非將軍,舉人出身,定海知縣。

  英軍攻定海,姚懷祥曾出面談判,當登上英軍的艦船時,敵人勒令他半個時辰內投降,被嚴詞拒絕。

  水師總兵張朝發陣亡,姚懷祥雖是個文官,卻有著武人的剛烈,他與典史全福率士民抵抗,用土袋塞死城門,誓死不降。

  英軍攻破城門,姚懷祥負傷,但面不改色,跟弟弟姚懷銓交待完後事,從容自殺殉節。典史全福也在和敵人的戰鬥中陣亡。

姚懷祥劇照

  郭絡羅·海齡(?—1842年)

  海齡是滿族鑲白旗人,鴉片戰爭期間,他調往鎮江,主動備戰。吳淞失守後,投降派、兩江總督牛鑑(又是這貨)竟恬不知恥地提出“迎犒夷師”。海齡堅決反對妥協。

  牛鑑再次逃跑,英軍以一萬兩千人直撲鎮江,裝備精良。而海齡手下只有區區兩千餘人,拿的是刀槍弓矛,寡不敵眾,加上武器的代差,幾乎就是以卵擊石。

  但海齡無所畏懼,他抱必死的決心與鎮江共存亡。敵軍破城後,他親率部將與敵巷戰,戰鬥異常慘烈,守軍盡數戰死,無一生還,海齡本人自焚殉國。

海齡

  陳連升(1775—1841年)

  陳連升又名連陲,土家族,行伍出身,1839隨林則徐禁菸,多次打退英軍,後調任虎門沙角炮臺。

  沙角作為虎門第一道防線,陳連升深知其重要性,認真作了防禦部署。林則徐被罷免後,琦善一心求和,將虎門的防禦設施幾乎拆光,致使守軍陷入被動困境。

  當英軍大舉來犯,陳連升率手下僅有的六百壯士,迎擊數倍於己的敵人。血戰數日,將士傷亡慘重,彈盡糧絕之際,陳連升拔刀衝入敵陣,力戰而死。

  其子陳長鵬眼見父親戰死,亦不求獨活,負傷十餘處後,跳海殉國,父子皆為烈士。

陳連升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中國簽訂《南京條約》告終,是近代屈辱史的開端。

  在持續兩年的戰爭中,清廷一味求和、避戰,卻有無數愛國將士慷慨赴難。

  誠然,他們最終沒能阻止敵人的鐵蹄。

  但在孤立無援、裝備劣勢的情況下,他們所展現出的,是中華民族英勇無畏的精神;是明知必死,仍不回頭的從容;是敵雖千千萬,吾亦往矣的勇氣與魄力。

  他們是鐵骨錚錚的中華男兒,是我民族的英雄,亦是我華夏之脊樑!他們告訴全世界,中國人絕非待宰的羔羊,中華民族永不屈服!

  謹以此文,向所有為民族獨立事業而奮鬥的先烈們致敬。

1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屠夫女為何有如此能耐,竟引來三國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