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過長,因為我不想刪掉一些大佬的精華,資料找的多,希望大家耐心看看。保證大家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對於今天的生活。不想配圖,心情沉重
下面就請大家看看各段教科書上沒有的慘痛,比南京大屠殺更瘋狂的有的是(注意就印尼那次就死了五十多萬),還是希望耐心閱讀。
歷史上最早的排華事件---紅溪慘案 1740年10月,荷蘭殖民當局在爪哇巴達維亞城(今雅加達)大規模屠殺華僑的事件。因城西有一條河,名紅溪,是肇事地點之一,故稱為紅溪慘案。 1619年荷蘭殖民者佔領雅加達,當地勞動力甚缺,荷蘭殖民者不擇手段從各地誘騙華僑,甚至到中國東南沿海擄掠人口,供其役使。後殖民者嫉視華僑在發展經濟上所起的作用,又怕他們同當地人民聯合起來反抗殖民統治,轉而採取嚴格限制入境,乃至推行排華政策。1727年和 1736年作出規定,逮捕“失業”和無居留證的華僑。1740年7月,殖民當局下令捉拿被誣為竊賊的華僑。有些無辜被捕的華僑或被虐殺,或被投入大海。城內華僑紛紛逃往城外,公推黃班為首領,準備進攻巴達維亞城。但走漏訊息,殖民當局有所準備。 10月9日,殖民者以搜查軍火為名,命令城內華僑交出一切利器,荷軍挨戶搜捕華僑,不論男女老幼,捉到便殺,對華僑進行血腥洗劫。屠殺持續7天,城內華僑被殺近萬人,僥倖逃出者僅150人,被焚燬和劫掠的華僑房屋達六、七百家,財產損失,無法估計。城外華僑在黃班指揮下,與荷軍激戰,傷亡千餘人,後轉戰中爪哇,鬥爭持續到1743年。 海外十大排華事件:淡忘血史何以堪 李奉先 文 常聽海外學者談到中國人歷史觀,認為我們過多地漠視了歷史本身的價值。總以為樓宇越新越好,但你到法國市中心看看,幾乎沒有什麼新建築,他們以歷史積澱為自豪,而我們以不斷地拆樓建樓來粉飾自己,折騰自己。 也聽到日本人嘲笑我們,他們自言寧願喜歡黑人,也不願與中國人走近,因為中國人早已沒了精神。 有位教授在課堂給學生直白地說:“諸位不要笑,如果日本人侵犯我們,我們還會出了更多的漢奸。在座的很大一部分都將是。因為你們嘲笑愛國者,崇拜權勢和金錢,鄙夷信仰和志氣!” 以色列人說:“中國人什麼都不缺,若缺,缺的便是記憶!” 也許,我們確實有淡忘或粉飾歷史的不良嗜好,果真如此,請放歷史一條生路! 歷史本應該使我們更懂得自尊。但是現在我們有些人看到老外就諂媚,小女生們看到狗啃一般的外國老男人都想去討好! 倘若你熟知下面的段段華人血淚史,悲情悽悽何以堪! 一、美國西雅圖排華騷亂事件 19世紀60年代,隨著美國西部大開發向縱深發展,加利福尼亞掀起了“淘金熱”,加之,美太平洋鐵路需要大批勞工,更多的華人為了美好的淘金夢,離鄉背井偷渡到美國。據記載1871至1880年,120000名華人湧入美國,1881-1890年間為60000多人。 美國人唯利是圖,一開始就極度仇視華工孜孜以勤,於是想方設法把他們逐出金礦。儘管如此,絕大多數華人仍願意去做洗碗,洗衣等低收入的工作,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熱心於排華的加州在1882年透過排華法案。此次排華,西雅圖尤烈。1886年2月7月,一夥暴徒把所有西雅圖的華人驅趕到為他們準備的船隻上,可華人們拒絕回國(這值得當代所有中國人的思考)。於是,美國總統克利夫蘭宣佈在西雅圖實行軍事管制,加州民兵和聯邦軍隊也參與了鎮壓華人行動。其他城市也開始了暴力排華行動,白人暴徒搗毀華人的商店,拆毀華人的住所,許多華人被砍掉頭顱……由於中國滿清政府的抗議,美向中國政府賠償了276600美元,便匆匆了結。 二、澳大利巴克蘭排華事件 “1857年7月4日,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殖民地的巴克蘭河金礦場,2000餘名華人淘金者遭到白人集體搶劫.衣物被搶掠一空,住地被夷為平地。無數華人受傷,數十華人掉進河裡淹死。”四處火光沖天,暴徒的狂吼聲、受害華人的慘叫聲、嚎陶聲此伏彼起,撕肝裂肺。這就是澳大利亞歷史上有名的巴克蘭排華事件。(注意:這裡並沒有講澳大利亞付出了任何代價,連一個道歉都沒有。在聯絡歷史年代,諸君不難猜到。) 三、墨西哥託雷翁城屠殺華商事件 1911年5月13日,墨西哥反政府武裝在弗蘭西斯科·馬德羅領導下,向墨西哥北部城市託雷翁發起進攻。當時效忠迪亞斯總統的聯邦政府軍在兩天之後放棄抵抗,撤出託雷翁城,馬德羅的軍隊隨之開了進來。隨著叛軍進城的是一群暴民,他們突然出現在託雷翁城內的繁華商業區,大肆屠殺和洗劫那裡的中國商戶。僅9個小時,300 多名華人當場被殺死,撤軍時還剝了死者身上的衣服並殘害了屍體。 事發之後,清政府向墨西哥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給個滿意的說法,墨西哥政府就排華事件正式向清政府賠禮道歉,償付受害僑民生命財產損失,緝捕暴軍。 四、朝韓萬寶山事件 事件發生後(這裡指代朝韓萬寶山事件),日本大造輿論,致電朝各報誣稱中國當局驅逐朝鮮僑民,在萬寶山的僑農被中國農民屠殺等等,終於煽動起大規模排華事件。這一事件首先從仁川開始,迅速遍及朝鮮各地,給華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 7月3日,萬寶山事件發生的第二天早晨,朝鮮仁川外裡有數十人向華僑開辦的商店、理髮館投擲石塊。7月5日晚,排華暴行更加猖獗。暴民“手持棍、棒、刀、斧、石塊等兇器,並攜帶手電筒對於華僑家房,不問農工商賈,分隊輪流襲擊,遇我華人,不論男女老幼,恃民毆打至死,毀掠財物,焚燒賬據,且帶有引火燃料,隨處設法放火”。據7月9日統計,平壤華僑死109人,傷163人,下落不明者63人,損失財物達日金254.5萬元。 平壤之外,在漢城、釜山、元山、新義州等地也出現類似毆打華僑、焚燒華僑商店的嚴重暴行。許多華僑走投無路,只好越境回國。!!! 五、印度排華事件 自1962年印度國會透過決議,宣佈中國為“敵國”。中印關係趨於惡化,1962年10月的一場中印邊界之爭,使兩國關係滑入低谷。印度政府開始製造一系列惡劣的排華事件,瘋狂迫害華人華僑。 印度當局捏造各種罪名,誣衊華僑從事間諜活動,採取高壓手段強迫華僑反對自己的祖國,甚至肆意逮捕華僑華人,把他們關進西部荒漠的集中營,獄中的幾十位難僑婦女,更遭受著印度官員和警察的獸性蹂躪,人身安全和人格得不到絲毫保障。還特地通過了針對華人的 “加強監視外僑法案”,擠壓華僑的生存空間,致使大批華人被迫返回祖國或移居他國。!!!! 六、緬甸排華殺掠事件 1967年緬甸出現6月27日—6月28日排華殺掠事件。對於緬甸華僑來說是一場大浩劫。多少人傾家蕩產,多少人遷徙流離。事件發生後,各地暴徒蠢蠢欲動,乘機再大肆洗劫一番。中緬邦交,由此處於低潮。當時僑團及師生集會,提出這樣的口號“頭可斷,血可流,毛澤東思想不可丟”,一時聲勢浩大,卻血流成河。!!!!! 七、馬來西亞暴民排華事件 1969年5月26日的《曼谷世界報》也認為:“排外現象,90%的傷亡人士都是華人,證明馬來人暴民實在太激烈,而明顯是有目標的、被指示的。”李光耀指責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巫統”歧視華人,行動卑鄙。!!!!!! 八、柬埔寨紅色高棉排華事件 1975年紅色高棉時期,商人身份的華人被劃入“資產階級”陣營,宣傳為“有史以來都是吸柬埔寨人的血的資產階級惡魔”,在“紅色恐怖”中,許多華人被處以死刑或苦刑。具體數字,尚在解密之中。!!!!!!! 九、越南排華事件 越南自毛澤東逝世後,便開始全面反華排華。1977年,在全國掀起排華高潮,大批華僑被驅逐出國,出境的華僑每人還需交納12兩黃金。據聯合國難民署透露,僅在1979年4月份,越南當局在難民身上劫掠了2.4億美元,1979年全年,越南當局發難民財可達30億美元。交不起的變就地處死。 對越自衛反擊戰前夕,越南當局居然下令軍隊朝中越邊境中國漁民開槍,死傷更為慘重。 十、印尼排華暴行,慘絕人寰,令人髮指 1998年5月14號,在印尼發生的排華運動。印尼總統蘇哈托指使印尼軍隊以及一部分暴民,對在印尼的中國華人實施了摻無人道的屠殺!暴行持續3天之久,死傷的華人數萬,很多暴徒事前都曾在軍方單位中接受過訓練,以執行縱火搶掠和強姦華人婦女的任務,有訊息還指暴民每強姦一名華人婦女,就能得到2萬盾(約2.5新元)作為報酬。 在短短的50小時內,人口1000萬的首都雅加達市內有27個地區發生暴亂,全市有5000多家華人商店和房屋被燒燬,近1200人死亡,468名婦女遭強姦最小的年僅9歲。為什麼印尼政府單單針對華裔? 說來可悲,這居然主要是因為在印尼華人出成功。印尼屠殺華人死亡圖片:婦女被變態的蹂躪!大量的華人被屠刀殘忍地截肢、撕裂男人救出死去的孩子焚屍後留下的痕跡童年,……慘不忍睹,本文不忍轉載…… 寫到文尾,筆者不禁有些疑惑,為什麼我們的教科書,從來都沒這些真相呢?其實老實說也真是莫名其妙!(確實有很大的道理,但是弊處…………!這裡不想引戰,不想引起不必要的東西。只想要大家銘記,然後…………… 最後星星再結合當代對歷史上的排華事件拉拉點評語: 人類社會已步入21世紀,在世界政治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的現代化浪潮中,“地球村“的時代到來,本被認為這種狹隘自私的民族主義,種族主義能夠得到緩解,甚至消逝。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個世界仍舊是民族國家佔據主導地位的時代,在各種文化交流中出現碰撞衝突,在經濟交流中出現利益摩擦,以及一些少數國家奉行霸權主義,推行強權政治,這種狹隘的地區主義,民族主義,種族主義不但沒有緩解,反而被加強,呈現再度抬頭和蔓延的趨勢。不同地區,不同種族因為宗教問題,文化問題以及國家間的政治問題等等而引發的針對其他種族的騷亂,恐怖事件層出不窮,甚至是演變為區域性地區戰爭,而身處“異鄉”的僑民就成為這種“衝突””摩擦”的直接受害者。世界文明整體處於一種艱難的融合時代。 歷史上,就是美國這樣成熟的現代國家也有排華的不光彩記錄。19 世紀50年代開始大批湧入美國的華工,對早期美國西部的開發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主要是開發金礦與修建鐵路。1863 年,美國開始修築第一條橫貫東西的太平洋鐵路,僱用了大批華工。由於大多數華工不計較工種,能吃苦耐勞,特別是修築鐵路這種最困難最危險的活兒都肯幹,工作效率比白人高,對美國人來說是難得的廉價勞動力。所以,美國的大資本家和大農莊主呼籲擺脫種族偏見,大量使用華工。然而,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獲得最大利潤。 但是,貧窮的美國工人卻把自己的苦難歸咎於外來華工與他們的競爭。因為富人們需要廉價勞工,而窮苦人卻經不起低工資的工作,但華工卻對這種低工資無所謂,因為總比他們在中國掙得多。因此,有中國人工作的地方就會使富者更富,窮者更窮。於是,美國窮人就對華工極端仇視。1869 年,美國全國性的工會組織“勞動騎士團”成立了,它包括大量黑人工人。從1877年轉入公開活動以來,該工會就正式宣佈支援排華行動。1885年,美國排華史上著名的“石泉慘案”,就是在“勞動騎士團”成員的參與下發生的。當時,懷俄明州石泉礦區的白人舉行大罷工,礦主為了破壞罷工,就把一批中國勞工運進礦內工作。由於華工採取中立,不參加白人礦工的罷工,雙方發生衝突。白人礦工在勞動騎士的帶領下,搗毀礦區內華工住宅村,殺死28名中國人。當時的礦工工會表示,礦主必須把中國人全部解僱,他們才會重新開工。 現代美國的排華行動還帶有種族主義色彩。19 世紀以來,美國種族主義學者不斷宣揚白種人是優等民族,其他人種則是次等或劣等民族。種族主義無疑助長了排斥華工浪潮。於是,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加州政府釋出了系列的限制華人移民的地方條例。同時,社會上出現的反華行動也遂漸從地方性發展為全國性。民主黨和共和黨為了拉選票,都想迎合這種排華情緒,以標榜其維護美國廣大勞工的利益。他們最終促成了1882 年5月6日美國國會透過的第一個全國性的《排華法案》,規定10年之內停止華工進入美國。以後又再度延長期限,並且通過了一系列修正與增補條例,以期無限期禁止華工入境。從1882年起到1943 年底美國廢除《排華法案》之前,華工在美國的地位降到了歷史最低點。令我們遺憾與氣憤的是,美國曆史上這個唯一的排斥外國人的法案卻是針對中國人的。 而在當代,最激烈的排華運動卻是在東南亞,尤其是在印尼。1998年5月,陽光明媚的5月,對在印尼的華裔來說,卻成了黑色的、災難的5月。13日至15日,在短短的50小時內,人口1000萬的首都雅加達市內有27個地區發生暴亂,全市有5000多家華人商店和房屋被燒燬,近1200人死亡,468名婦女遭強姦最小的年僅9歲。為什麼印尼政府單單針對華裔? 說來可悲,這居然主要是因為在印尼華人太過成功。印尼獨立後華人為印尼經濟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長期的經營中華人群體積聚了大量的社會財富,控制了印尼社會經濟的70%,特別是在工商業方面。然而印尼擁有1.6億人口,華裔只佔印尼人口的5%,因此各群體間巨大的貧富差距必然會導致相互間的對抗。而一旦社會動盪,政治上無權的華裔必然遭殃。此外,在法制上,印尼政府對華人設立了一些歧視性的法律法規。1945年的印尼憲法就明確規定,印尼總統必須由原住民擔任,這具有濃重的種族歧視意味。1967年印尼政府相繼頒佈了一些專門針對印尼華人的法律法規,比如禁止華裔使用華語,限制華裔宗教和文化習俗、更改華裔的族群稱呼等等,總共有14項之多。但是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幾條是:禁止使用華語並禁止出版華語報紙書刊,禁止華人成立公開的社會政治團體。這直接導致華人參與印尼政治生活的道路被堵死。一旦發生社會動盪,政治上無權的華人便遭遇滅頂之災。 經濟分配的不均衡導致的民族問題也是導致印尼華人悲慘遭遇的一個重要原因。印尼國內種族煩雜,但是泛印度尼西亞人佔全國人口的絕大部分,而人口800多萬的印尼華裔只佔全國人口的5%,而這些華人控制著印尼國民經濟的30-40%,私人經濟的70%,在印尼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種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往往成為印尼原住民排華的藉口,同時,少數無良政治家也利用這一點安撫佔全國人口大多數的原住民,將人民鬥爭視線引到華人身上。 從歷史上看,全球的“排華”事件幾乎一直就沒有中斷過,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是鴉片戰爭到二戰期間,主要發生在北美大陸和大洋州。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東南沿海各省的貧苦漁民在懷著發財的夢想,特別是帝國主義國家在華“招工”促使,紛紛下南洋,跨洋過海來到美洲,大洋州,非洲等一批新興的殖民國家和地區,從事鐵路修築,礦井,種植園等艱苦的勞動,由於沒有文化,不懂外語,以及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積貧積弱的國際地位,華人經常被白人視為骯髒,吸毒,好鬥不得開化的,低等種族,蔑稱為“豬仔”,“黃禍”。隨意受到白人種族分子的侮辱,驅趕,甚至屠殺,當地政府也用徵收人頭稅的方法和制定排華方案來限制華人的自由等。其中規模比較大的有:1860年,澳洲新南威爾士濱灘2000餘華人被白人洗劫,死兩名。1871年10月24日,洛杉磯數百名白人暴民在洛城尼格羅巷—帶殺死19名華人,6年後,同一地區的華人住宅全被縱火燒燬;1880年10月13日,三千多白人暴民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鬧區包圍華人住宅區(約有400名華人),一名華人被殺,受傷者無數,房舍財產損失超過5萬美元。1882年5月6日,切斯特•阿瑟總統簽署了美國曆史上的排華法案。從此各殖民國家紛紛仿效,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紛紛制定針對華人的不平等的歧視政策和限制法律條款,這種情況直到二戰時,面對共同的敵人日本,中國作為盟國的重要力量,美國等國家才開始正面宣傳中國,作為戰勝國,中國國際地位提高以及華人自身努力,華人待遇才有所提高。 其次新中國建立後到改革開放時期,主要發生在東南亞地區。新中國建立後,世界處於兩極格局鬥爭的陰影時期,以及東南亞國家整體處於為脫離殖民統治走向獨立的革命時期,國內政治很不穩定。中國作為當時全球第二大“紅色”社會主義國家,一直被東南亞國家視為“將要入侵他們國家和顛覆他們民主政權的紅色恐怖”,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的一系列對外“政策”和口號更是加劇了這一形勢。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形勢緊張起來。華僑華人作為紅色中國的海外載體和處於意識形態對立的東南亞國家,成為居住國視野中的安全威脅者,華人成為神話中的“特洛伊木馬”,被認為應該警惕和防範。華人往往成為這些國家政治和武裝革命中一些政客用以煽動民族主義的“犧牲品”,各種民間排華反華運動不斷,甚至針對華人的種族屠殺,政府主導行為也較多。1965年印尼發生政變,陸軍首領蘇哈托取得政權進行了大規模的排華運動。1975年紅色高棉時期,商人身份的華人被劃入“資產階級”陣營,宣傳為“有史以來都是吸柬埔寨人的血的資產階級惡魔”,在“紅色恐怖”中,許多人被處以死刑或苦刑。1978年,中越關係惡化,大批越南華僑被越南政府驅逐出國,大規模的排華運動開始。直到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同周邊國家改善了關係,恢復正常外交後,這種情況才得到改善。 最後是20世紀90年代末期到現在,針對排華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經濟力量和國際影響力的得到了前所為有的提高:中國正在崛起。但是隨著國際上“中國經濟威脅論”,“中國軍事威脅論”新的中國威脅論的出現,以及現實的中國的國際貿易摩擦問題,南海領土爭端問題和中國非法移民問題在加上所在國華僑的自身存在一系列問題,海外華僑特別是東南亞的華僑利益受到了前所為有的衝擊。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後,印尼是受危害最大國家之一,出現經濟政治危機,1998年發生“5月排華暴亂”,在這場大規模的排華運動中,奪走了數千條華人的生命,數以千計的華人社群的店鋪遭到摧毀和焚燒。2004年9月份西班牙東部城市埃爾切發生了一起針對當地華人鞋商的示威抗議活動。抗議分子放火燒掉了該市中國鞋城的50多位中國鞋商店鋪和鞋城倉庫內價值十幾億元的溫州鞋,損失達800萬元。除此之外還有最近發生的索羅門群島發生的排華事件和2003年7月的菲律賓馬尼拉的排華宣傳。對於發生在東南亞地區新的排華事件,基本是國家間政治關係引發民族主義抬頭,而最大的問題是因為華人被認為經濟地位高出當地人,在沒有取得實際相應的政治權力的情況下,這樣往往成為歷次所在國國內政治運動的犧牲品和替罪羊。微觀的原因是華人不遵守當地法律,以及存在非法移民的問題,而發生在西班牙的排華事件則是由於國家間的貿易摩擦問題所引起,代表一種新趨勢。 國際上的排華運動當然是種族歧視和民族歧視的結果,必須加以堅決反對。然而,遺憾的是:這樣的心理或觀念在我們國人自己心目中也照樣存在——最近深圳市警方為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而把那些所謂“有報復社會的極端言行、可能產生極端行為;危及他人安全的精神病人;使用假身份證件在旅業或出租屋居住等”8類人員列為重點關注的“治安高危人員”並進行驅逐的做法,在本質上,與國際上的排華運動沒有區別。 所以說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 排華事件盤點(重點國家) 加拿大 加拿大排華運動始於1872年。當時出現一個名叫“反華社”的組織,要求議會修改允許華人移民法案。1875年2月,在維多利亞市有人提議修改市政案例,以剝奪華人選舉權;1876年5月,維市舉行反華集會,市長也加入其中。1879年,卑詩省長要求眾議院限制華人移民,提出報告促使聯邦透過反華立法,1884年,卑詩省議會透過兩個排華法案,即“1884年華人管制條例”和“1883—1884阻止華人移民條例”。 長期以來,許多加拿大人就對華人存在歧視。華人的外貌、語言及生活方式與加拿大人有很大不同,也沒有任何的接觸與交流,導致許多加拿大人對華人的錯誤看法。一些加拿大人指責華人生活在擁擠的生活環境中,身上會攜帶病菌。而且許多人認為華人的生活單一、不講究質量、生活水平低下,所以華工的工資應該比白人低。因為最早的中國移民都是男性,人們總以為他們不需要養家餬口。許多華人遭到辱罵和襲擊。 2010年3月22日加拿大首個城市承認曾歧視華人,在二埠市政府職員撰寫的報告中,羅列了由1860年起華人移居二埠的歷史、聯邦政府及卑詩省政府歧視華人的多項法例,包括限制華人移民本國以及透過人頭稅等重大事項。 美國 19 世紀50年代開始大批湧入美國的華工,對早期美國西部的開發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貧窮的美國工人卻把自己的苦難歸咎於外來華工與他們的競爭於是,美國窮人就對華工極端仇視。1869 年,美國全國性的工會組織“勞動騎士團”成立了,它包括大量黑人工人。從1877年轉入公開活動以來,該工會就正式宣佈支援排華行動。1885年,美國排華史上著名的“石泉慘案”,就是在“勞動騎士團”成員的參與下發生的。當時,懷俄明州石泉礦區的白人舉行大罷工,礦主為了破壞罷工,就把一批中國勞工運進礦內工作。由於華工採取中立,不參加白人礦工的罷工,雙方發生衝突。白人礦工在勞動騎士的帶領下,搗毀礦區內華工住宅村,殺死28名中國人。 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加州政府釋出了系列的限制華人移民的地方條例。同時,社會上出現的反華行動也遂漸從地方性發展為全國性。民主黨和共和黨為了拉選票,都想迎合這種排華情緒,以標榜其維護美國廣大勞工的利益。他們最終促成了1882 年5月6日美國國會透過的第一個全國性的《排華法案》,規定10年之內停止華工進入美國。以後又再度延長期限,並且通過了一系列修正與增補條例,以期無限期禁止華工入境。從1882年起到1943 年底美國廢除《排華法案》之前,華工在美國的地位降到了歷史最低點。令我們遺憾與氣憤的是,美國曆史上這個唯一的排斥外國人的法案卻是針對中國人的。 澳大利亞 1880年在悉尼召開澳大利亞殖民地會議,擔任 的是新南威爾士州長帕克斯。他呼籲各州一致行動遏制由中國人引起的嚴重問題,雖然有南澳州代表宣告保留意見,西澳州代表也另持異議,但是這項重大動議終於通過了。這項決議將限制華工入境推向禁止華人入境,就是澳大利亞發展史上的瑕疵──“白澳政策”的由來。就字面上看,是要造成清一色白種人的澳大利亞,骨子裡卻純粹是為了排斥華人。實行了若干年之後,再將其他有色人種包括在內,已經是畫蛇添足了。此外“白澳政策”雖然成了澳大利亞的國策,但在官方文字記錄上,卻只是帕克斯的動議透過,“白澳”字樣從始至終根本沒在文獻上出現過,這也是“白澳政策”的特點。 印尼 最激烈的排華運動卻是在東南亞,尤其是在印尼。1998年5月,陽光明媚的5月,對在印尼的華裔來說,卻成了黑色的、災難的5月。13日至15日,在短短的50小時內,人口1000萬的首都雅加達市內有27個地區發生暴亂,全市有5000多家華人商店和房屋被燒燬。為什麼印尼政府單單針對華裔? 說來可悲,這居然主要是因為在印尼華人出成功。印尼獨立後華人為印尼經濟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長期的經營中華人群體積聚了大量的社會財富,控制了印尼社會經濟的70%,特別是在工商業方面。然而印尼擁有1.6億人口,華裔只佔印尼人口的5%,因此各群體間巨大的貧富差距必然會導致相互間的對抗。而一旦社會動盪,政治上無權的華裔必然遭殃。此外,在法制上,印尼政府對華人設立了一些歧視性的法律法規。1945年的印尼憲法就明確規定,印尼總統必須由原住民擔任,這具有濃重的種族歧視意味。1967年印尼政府相繼頒佈了一些專門針對印尼華人的法律法規,比如禁止華裔使用華語,限制華裔宗教和文化習俗、更改華裔的族群稱呼等等,總共有14項之多。但是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幾條是:禁止使用華語並禁止出版華語報紙書刊,禁止華人成立公開的社會政治團體。這直接導致華人參與印尼政治生活的道路被堵死。一旦發生社會動盪,政治上無權的華人便遭遇滅頂之災。 經濟分配的不均衡導致的民族問題也是導致印尼華人悲慘遭遇的一個重要原因。印尼國內種族煩雜,但是泛印度尼西亞人佔全國人口的絕大部分,而人口800多萬的印尼華裔只佔全國人口的5%,而這些華人控制著印尼國民經濟的30-40%,私人經濟的70%,在印尼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種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往往成為印尼原住民排華的藉口,同時,少數無良政治家也利用這一點安撫佔全國人口大多數的原住民,將人民鬥爭視線引到華人身上。(重複的有點過了,但我真切希望大家能夠銘記)
其實這歸根到底還是那時候國家太弱,如果像今天的中國,像一千多年前的大唐 大秦 大汗 大明 甚至大元等等,那麼那些國家絕對是不敢這樣做的。中國之未來在我們,我只希望兩百多年前到二十多年前這段歷史的排華慘案不會再發生了。若有,那也必須叫他們付出悔恨一輩子的代價!!!
大家能看到這裡已經是對我莫大的支援,如果喜歡,還請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