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風/文
前些天,偶然動了讀讀唐宋筆記的念頭,於是隨機找了《歸田錄》和《澠水燕談錄》的一個合刊本,江蘇古籍出版社,不但簡體橫排,還是個節選本。如果大家也想翻翻各種筆記,建議直接排除這個版本。
其中,《歸田錄》是治平四年(1067年),歐陽修被貶亳州期間整理的見聞集,記的是“朝廷之遺事,史官之所不記,與士大夫笑談之餘而可錄者”。當時歐陽修已經60歲,做過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深受宋神宗信任。可就是在這麼一位朝廷重臣的筆下,我竟然發現了北宋皇帝的黑材料。
圖:仇英《醉翁亭》
這條是關於宋太祖的。說是北宋初年,大將李漢超奉命鎮守邊關,防禦遼國入侵。李漢超平日裡為非作歹,又是向百姓借錢不還,又是強搶民女做妾。當地老百姓忍無可忍,跑到汴京告御狀。宋太祖在偏殿親切召見,和百姓代表拉起了家常——
宋太祖:“自從李漢超到了關南,契丹入侵過幾次?”
百姓代表:“沒有入侵過。”
宋太祖:“以往契丹常常入侵,邊關守將不能防禦,你們可以保全財產和婦女嗎?現在是李漢超找你們拿的多,還是契丹人搶走的多?你家幾個女兒,嫁的都是什麼人?”
對於這幾個問題,百姓代表是怎麼回答的,歐陽修沒有細寫,只說是“具以對”,大概是說李漢超搶的不如契丹多,女兒都嫁給了村夫。
宋太祖繼續說:“李漢超是我的大將,因為愛你的女兒,才把她帶走了,肯定不會虧待她。與其把她嫁給村夫受苦,為什麼不讓她在李漢超家享福呢?”
歐陽修說,百姓聽了宋太祖的話後,“感悅而去”,就是高高興興地走了。相比之下,《宋史·李漢超傳》的說法可能更接近事實——“責而遣之”,就是宋太祖把老百姓痛罵一頓,無非是你們怎麼不知感恩之類的話吧,然後趕出宮去。
緊接著,宋太祖命人帶話給李漢超:“你要是用錢,可以告訴我,為什麼要‘取於民’!”同時,宋太祖賞給李漢超幾百兩銀子,讓他還給百姓。李漢超一介武夫,立刻被感動得落了淚,發誓要以死報答皇恩。《宋史》說,李漢超“在郡十七年,政平訟理,吏民愛之”,大概是後來棄惡從善了?
歐陽修寫這個故事,顯然是要表揚太祖皇帝英明智慧,善於調解官民矛盾,並能收服人心。可是現代人看來,這個故事真是有點恐怖,皇帝不但縱容一個邊關大將向老百姓搶錢、搶人,還別出心裁地為他辯護,讓老百姓無話可說。
另一本《澠水燕談錄》的作者叫王闢之,他在歐陽修被貶的治平四年,考中進士,當過知縣、知州,退休後到澠水養老,將一生見聞彙集到了筆記裡。
我要說的是書裡一個宋真宗的故事。宋真宗曾經向宰相稱讚一個郎官,說他人品、才能俱佳,可以升官。等到郎官任滿,宋真宗又和宰相說起這個人。宰相心領神會,準備上書保舉此人。巧合的是,這個郎官當晚上門拜會了宰相。
到了第二天,宰相保舉郎官後,宋真宗竟然反對任命。宰相後來才知道,原來是郎官拜訪的事情,被皇帝手下負責監視百官、萬民的的特務發現了。
圖:俞鹿年編《歷代官制概略》對“皇城司”的解釋
由於地位不高,王闢之記錄當朝時政,儘可能地要為尊者諱,不敢點明故事裡的宰相究竟是誰。他只說了故事的結局:“終真宗朝,其人不復進用”,那個郎官在宋真宗在位期間,再沒有被任用過。
王闢之記這個故事,是想表現宋真宗厭惡朝臣“走後門”,可無意間洩露了皇帝透過皇城司監視官員的細節。類似的故事在很多筆記中都能見到,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乃至南宋皇帝,都對這些特務運用自如。東廠並非明朝專利。
摘錄以上兩則故事,就是想說一句話,歷史上的所謂好皇帝,在今天看來其實也沒多好,對他們不宜存有過多的美好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