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一聲嬰兒的啼哭打破了慈慶宮的寧靜,這個新生的嬰兒與其他皇子沒有任何不同,而這個男嬰的降生對當時後宮也沒有產生多大的波動,因為無論是皇帝,還是大臣們都只對潛在的太子感興趣!天啟二年,當年的嬰兒被封為信王,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將和其他皇子、親王一樣,度過榮華富貴但枯燥無味的一生!然而,歷史卻和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讓他繼承了木匠哥哥的江山,成為了大明帝國的最後一任皇帝!說到這裡,大家都知道今天的主角是誰了,那就是明末帝崇禎皇帝朱由檢!

崇禎皇帝

在歷史的長河中,崇禎皇帝作為末世之君和其他末代皇帝有著很大的不同。通常來說,末代皇帝總是惡評如潮的,因為在帝國末期,無論是他們的治國方略、統治水平,乃至於個人修養相比開國皇帝、守成之君都是有較大差距的。只有崇禎是一個特例,無論是在《明史》還是在後世文人中,崇禎的形象是一個勤儉節約、勵精圖治,試圖力挽狂瀾的賢明君主!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但只是大明帝國積重難返,已非人力所能挽回。崇禎皇帝若放在王朝中前期的話,那麼可能也不失為一代雄主,但在王朝末期,他性格上的缺陷卻加劇了帝國滑向深淵的腳步。

既然要說,那咱就得先從崇禎接手的是怎樣一個爛攤子說起。 公元1627年,崇禎帝朱由檢登基稱帝,這個時候明朝的社會經濟和社會矛盾都達到了一個非常尖銳的程度,土地兼併十分嚴重,政治構架和經濟結構都嚴重限制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如明末西安秦王僅在西安府的莊園佔地就達到900頃以上,而九千歲歲魏忠賢更是佔地達一百萬頃以上。而在普通的地主豪紳階層中,大者佔地數千頃不等,小者亦有五六百頃,大批農民因失地,淪為佃戶、農奴和流民,明末時期嚴重的流民問題便由此而來 !

明末破碎的國家

在大量農民失地和收入來源的同時,明政府對民間財富的剝削和稅收攤派卻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最初由所謂的“遼餉”逐漸增加了“剿餉”、“練餉”,前前後後共加派了1670餘萬兩稅收!比正常稅收多了不止一倍,而地主豪紳階層卻不會將自己的利益讓渡出來,自然而然的,這些加徵的稅收自然也就攤派到了無權小民的身上 ,而這致使普通農民輕則忍飢挨餓,重則家破人亡,失地流竄 !此時,萬曆年間實行的張居正改革的改革成果早已被揮霍一空,神宗皇帝20年不上朝,深居宮中,聲色犬馬,揮霍無度!領導不上班兒,下邊的人也沒閒著,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和以清流為核心的東林黨鬥爭十分激烈,國家政壇一時之間烏煙瘴氣!

說到這裡面插一句,其實真實的東林黨並沒有歷史課本上寫的那樣清正廉潔,事實上,他們的背後多有江南豪族的影子,每當朝廷希望向江南富庶之地加徵稅收時,往往被這些人否決!但是內有流民作亂,外有野蠻人犯邊,國家急需大量稅收以充軍費,既然不能向豪族下手,那麼這些稅收的來源便只能落到了普通農民的身上。可以說這些所謂的清流東林黨,他們並不一定多麼在乎帝國的利益,但是你動他們的利益肯定不行!

張居正改革至少為大明續命20年

而在人禍愈演愈烈的同時,天災也接連不斷,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小冰河時期便在萬曆年至崇禎年,給國家帶來了愈演愈烈且連綿不斷的災禍,而微薄的收入和脆弱的經濟使得普通農民無法抵禦天災帶來的巨大沖擊,他們無法有效應對水災、旱災、蝗災和瘟疫等自然災害,這樣惡劣的生存環境,造成了農村地區普遍“十室九空”的景象。而失去了生產糧食的農民,國家的糧食供應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饑荒甚至催生了“母烹其女”、“父子兄弟相食”的場景,在這種近乎失去生存希望的情況下,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很快出現了,而明末的農民起義遍佈範圍非常之廣,涉及山西、陝西、湖北、福建和湖廣等多地,其間還伴隨著江南地區的佃戶與奴僕暴動! 而此時在關外還有後金虎視眈眈 大明王朝一副風雨飄搖之樣,任何人都可以看出帝國氣數將近!

此時不要說是崇禎皇帝,就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來到明末之時,只怕情況也不會好太多。然而大明帝國的滅亡,除了帝國重難返,官僚機構已爛到骨髓深處之外,崇禎皇帝自己在性格上的問題也直接導致了和加速了帝國的滅亡 ,以至於很多後世學者認為,所謂“朕非亡國之君,臣皆為亡國之臣”這句話只是崇禎皇帝一句甩鍋之言。

崇禎皇帝智力和執政水平都不錯,不存在太大的問題,其在登基時只有16歲,但僅用半年不到便除掉了魏忠賢,同時也在後續的過程中逐步清理了閹黨黨羽,展現出了很高的政治手腕!但其在性格上確實有著一定的缺點,以至於在明末亂世中嗎,每有突發情況,往往不能做出正確的應對,而採取了過急、過於酷烈的手段去處理問題,做出了很多錯誤的判斷,甚至某些時候判斷是正確的,但他無法容忍,帝國也無法承受 一個緩慢而漫長的調理過程,以至於急不可耐的他下令殺掉了負責執行和落實的官員,使得政策失去了連續性,即便有用也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 。

那麼崇禎皇帝性格上有哪些缺點呢? 其一是剛愎自用,獨斷專行。 崇禎八年,五省總督盧象升與洪承疇合力剿匪 ,闖王一代目高迎祥所部被擊敗,退入山陝交匯的山裡去了。崇禎皇帝下令盧象升追擊,然而盧象升的部隊以騎兵為主,山地地形地貌極大地限制了騎兵發揮作用,戰鬥全靠步兵展開,一點點的推進 ,這極大的延緩了作戰程序。因此盧象升上書朝廷,希望可以暫緩剿匪事宜,以便調動部隊,囤積軍糧,謀機再戰,然而崇禎皇帝對此毫不理會,仍然下令限期剿滅,要求盧象升五個月內蕩平流寇!

又如明末名將孫傳庭與洪承疇合力圍剿流寇,當形成合圍之勢,只待一舉殲滅時,關外的後金軍突然扣關犯邊,崇禎陷入了是攘外,還是安內的艱難抉擇之中。經過一番權衡,崇禎下令急調孫傳庭和洪承疇所部回師河北、山海關一帶,抵禦後金軍隊。而此時的孫傳庭眼見勝利在望,上書朝廷建議藉此機會,一舉剿滅流寇,不留後患,然而崇禎皇帝未能吸納建言,仍強令明軍各部回師,李自成因此逃出生天,獲得了東山再起之機!而心中憤懣不已的孫傳庭藉故有耳疾病,不願赴任,於是被崇禎皇帝下獄,孫傳庭身陷囹圄三年,一員大將空耗時光,錯失了拯救國家之良機!

其二就是猜忌成性,患得患失 !這一點主要從其用人方式便可看出,崇禎帝前後在位17年,而在這17年裡卻換了50位首輔 , 又如刑部尚書這樣的朝廷重臣竟在17年間換了17個 ,要知道這可是僅次於宰相的國家高階臣僚啊!同時,崇禎皇帝在懲罰臣屬時也絕不手軟,17年間,前後殺包括袁崇煥在內的總督7人,我們姑且不論這些人中是否有真的該死,亦或有冤殺,但這樣頻繁的重要官員更替難免給整頓邊防和施行方略造成了嚴重的不確定性影響!

這樣還催生了一個嚴重的後果,那就是官員隊伍劣幣驅逐良幣,經過皇帝的高壓統治,不聽話、不合心意了早已經被幹掉或驅逐,剩下的只能是阿諛奉承、欺上瞞下之輩,以至於崇禎後期能臣寥寥,庸碌滿朝。

第三遍是刻薄寡恩,殘忍嗜殺!明末之時,大臣剿匪或抵禦外敵,若有勝利,皇帝少有賞賜財貨,給予封賞,往往吝於嘉獎,然而稍有挫折,無論大小,便予重判!如名臣孫承宗在與後金軍隊的作戰中,因雙方力量懸殊過大而失利,崇禎不由分說便革去其職務,以至於明朝邊防事務再沒有一個能夠統御全域性的人物存在!再如名將袁崇煥,其在寧錦大捷給予後金重創,在後期鞏固寧錦防線時也做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崇禎皇帝卻聽信傳言,懷疑袁崇煥與後金勾結,於是下令將其斬殺 !這兩位還是叫的上號的人物,至於其他州府、邊帥、將軍稍有失利或丟失城池因而獲罪被殺的數不勝數!

清軍士兵

儘管崇禎皇帝在性格上有弱點,但是若我們把視線遷回他的童年,縱觀成長曆程,那麼這些缺點似乎也並不是太大的問題。首先朱由檢的父親明光宗朱常洛是萬曆的長子,但卻並不受萬曆皇帝待見,萬曆皇帝最喜歡的是那位後來被李自成燉了的福王,因而朱常洛作為太子19年,每年都活的戰戰兢兢、提心吊膽,以至於只敢縱情酒色,不敢多顧過問政事,逐漸被酒色掏空了身體,以至於登基1月暴病而亡!

而其兄長朱由校繼位後,乳母客氏因擔心皇帝有子自己便會失寵,遂夥同魏忠賢在暗中害死了多位皇子,這才有了皇帝病死後的兄終弟及!而在朱由檢入主紫禁城成為皇帝之後,宮中遍佈魏忠賢黨羽,在入宮的第一晚,崇禎和衣而臥,手執佩劍,一夜未睡,甚至連食物都不敢吃宮裡的,只敢吃自己所帶的大餅充飢!

由此可見,崇禎皇帝的成長曆程充滿了猜忌、苦悶和陰謀等負面情緒,而兄長的早早死去,也沒能給他一個成長的歷程和空間,以至於他在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情況下,成為了帝國的繼任者,而此時他無論是心智,還是手段都沒有做好成為一個皇帝的準備。儘管他確有力挽狂瀾之心,卻沒有改天換日之能,以至於帝國在他的勵精圖治之下,不僅沒有煥發新生,反而加速滑向了深淵!

無論是大明帝國還是崇禎皇帝個人的命運,在今人看來確實可悲可嘆,神州陸沉,後金竊國,一個輝煌文明時代走到了盡頭,讓人不勝唏噓!

9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17世紀人間煉獄般的明末與摘了果子的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