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帝制時代的中國,皇位的巨大誘惑力不僅驅使皇族內部爭得你死我活,也成為絕大多數權臣奮鬥的目標,而成功者確實並不鮮見。然而,由於種種原因,某些權臣雖然擁有改朝換代的條件,但最終卻與皇位“擦肩而過”,可謂相當遺憾。這樣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至少有5位,他們分別是:

魏武帝曹操。東漢末年群雄紛起,漢獻帝空有一個“天下共主”的名號,卻早已失去各地的控制權。在這種情況下,曹操自陳留舉兵開始,經過近30年的浴血奮戰,才換回削平諸侯、中原一統的局面,讓東漢王朝成功地“續命”數十載。憑藉著豐功偉績,曹操最終官拜丞相,封魏王,獲賜九錫,在完全架空漢獻帝的情況下,儼然已成為帝國實際上的皇帝。

魏武帝曹操劇照

按照一般的“劇情”發展,曹操接下來應該做的,是取代漢獻帝坐江山。但令人詫異的是,曹操卻至此打住,始終不肯邁出最後、最關鍵的一步,即使滿朝文武和孫權勸進也無濟於事。曹操之所以拒絕稱帝,或許是因為他當初打著“尊奉漢室”的道義旗號起兵,這旗號雖然是他最大的資本,但後來卻漸漸變為思想包袱,使曹操終究不能、不忍拋棄漢朝,以免落得“逆臣“的罵名

晉文帝司馬昭。作為晉朝實際上的奠基者,司馬昭是曹魏權臣司馬懿的次子,大將軍司馬師的胞弟,正元二年(255年)接替兄長的職務。司馬昭執政期間,加快篡奪皇位的步伐,為此不惜在光天化日之下弒殺魏帝曹髦,首開人臣弒君的惡例,因而遭到後世的口誅筆伐。與此同時,司馬昭還派大將鄧艾、鍾會滅亡蜀漢,由此三分天下得其二,使其名望大增。

司馬昭劇照

在不斷樹立威信的同時,司馬昭的官爵也水漲船高,到魏元帝鹹熙元年(264年)時,已經官拜丞相,封晉王,獲賜九錫,距離皇位僅有一步之遙。跟曹操不同,司馬昭並沒有主動拒絕皇位,而是在進封王爵的次年,便急吼吼地準備篡位稱帝。可惜天不遂人願,就在舉行“禪讓”儀式的前夕,司馬昭突然暴病而死,而他未竟的事業,最終也只能由兒子司馬炎來完成

桓楚宣武帝桓溫。作為桓楚政權實際上的創立者,桓溫出身百年名門望族龍亢桓氏,因姿貌偉岸、風度不凡,被晉明帝召為駙馬,並由此踏入仕途。永和元年(345年),桓溫被超拔為荊州刺史,當時才34歲。此後20餘年間,桓溫以荊州為根據地,西滅成漢,北伐前秦、姚襄、前燕,在一連串的戰事中壯大實力、提升名望,在官至大司馬的同時,盡掌東晉軍政大權。

桓溫在篡位前夕病死

隨著權勢和名望的不斷攀升,桓溫漸生不臣之心,為此在簡文帝司馬昱駕崩後親率大軍入朝,逼迫孝武帝“禪位”。居中執政的謝安、王坦之不敢公然違抗桓溫,遂利用後者身患重病的良機,故意以吏部郎袁宏所撰錫文不好為由命其修改,藉此拖延舉行“禪讓”儀式,結果竟耗死了桓玄,時在寧康元年(373年)七月。桓溫生前沒能稱帝,直到死後30年,其子桓玄篡位稱帝后,才被追尊帝號。

北齊文襄帝高澄。作為東魏權相高歡的長子兼接班人,高澄屬於典型的大器早成型帝王,年僅15歲便入朝輔政,17歲執掌吏部,19歲擔任大將軍,26歲時接替其父高歡擔任渤海王、大丞相。高澄雖然年紀輕輕,但在執政2年時間裡改革官員選舉制度、整頓吏治、制定法律、平定侯景叛亂、擊敗西魏、奪取南梁江北之地,取得的成就可謂斐然。

高澄劇照

隨著權位和名望的攀升,高澄積極謀劃篡位事宜,並準備在武定七年(549年)八月中旬舉行“禪讓”儀式,以取代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然而,就在當月初八,當高澄與親信在東柏堂秘密議事時,一個名叫蘭京、早已對高澄心懷憤恨的廚子闖進議事堂,用藏在托盤中的匕首將他刺死。高澄遇害時,年僅28歲,而他未竟的事業最終只能有胞弟高洋來完成

北周文帝宇文泰。作為北周帝國的奠基者,宇文泰本是北魏末年起義軍首領鮮于修禮、葛榮的部將,在起義被鎮壓後投降大將賀拔嶽,並跟隨他討伐關隴叛軍。賀拔嶽被軍閥侯莫陳悅暗殺後,宇文泰在危難之際被推舉為軍隊首腦,經過長達數年的浴血奮戰,終於平定關隴,成為可與高歡一較高下的強大勢力。大統元年(535年),宇文泰扶立宗室元寶炬為帝,建立西魏政權,本人則擔任大丞相。

宇文泰劇照

宇文泰專斷西魏朝政24年時間,軍國大事全由他一人裁決,堪稱不戴皇冠的準皇帝。隨著權位的日漸鞏固,宇文泰準備再進一步,做君臨天下的皇帝。為此,宇文泰在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四月進行了一場極具象徵意義的北巡,並計劃在巡視結束後正式廢帝自立。然而,就在北巡即將結束之際,宇文泰卻突患重病,於當年十月病死於雲陽,而他未竟的事業最終只能由嫡長子宇文覺來完成。

參考書目:《資治通鑑》。

7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歷史上的三大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