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森(1914—1995),澠池縣禮莊村人,農民出身,1932年加入國民黨部隊馮玉祥部,1953年輾轉到了臺灣。1987年回到澠池時,捐出資金8萬美元設立“蘇明森獎學金”,還捐款幫助家鄉修建校舍,把畢生積蓄都奉獻給了家鄉教育事業。1995年逝世。
坎坷人生
蘇明森於1914年6月生於澠池縣禮莊村(今屬仰韶鎮)。兄妹四人,家境十分貧寒,很小就開始從事農業勞動。因為經常同哥哥蘇炎森到縣城賣紅薯,聽人說駐紮在縣城的馮玉祥部隊紀律很好、不欺壓百姓。於是他就常和村裡的孩子們一起到縣城玩,看馮玉祥部隊操練槍法、走正步,一來二去和部隊招兵的軍官混熟了。
1929年春的一天,一個軍官對15歲的他說:部隊開拔西去,要帶他到觀音堂逛逛,然後再送回澠池。他就回家帶一套換洗的衣裳,告訴母親自己玩幾天回來。到觀音堂沒幾天,軍情突變,馮玉祥部隊緊急開赴洛陽,蘇明森只得隨著部隊出發,從此走上了漫長、艱難的人生路,一別故鄉60年。
此後,部隊轉戰南北,1937年開到了湖南桃源縣。此時,蘇明森決計離開軍隊。因為他在部隊後方醫院學過一些醫術,就通過熟人關係到湖南省南縣衛生院擔任了護士主任。一年後,他棄醫經商,在桃源縣安家落戶,以小本生意為業,奔波於湘、鄂兩省,依靠微利養活妻兒。1940年,日本侵略軍侵佔了桃源,百姓四處逃難,當時蘇明森在漢口做生意,妻離子散,無家可歸。他只好隨著難民向北流浪,回到了河南。打算回老家澠池,待局勢平穩再作打算。到了鄭州後,所帶財物被強盜洗劫一空,困在鄭州,回鄉無望。正值走投無路之時,又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1945年,日本投降後內戰四起,蘇明森的回鄉之夢再次破滅。
1948年底,蘇明森隨國民黨潰退部隊乘坐軍艦,漂洋過海到了金門島。1953年又到了臺灣。繼續從戎,升任上校軍銜。1960年,蘇明森等一批老兵退伍,被集中在臺北市桃園縣八德鄉,令其自謀職業。老兵們多數生活貧困。蘇明森被安置在“榮民之家”的“享福堂”(一間屋住六個人)。他因為在軍隊學有醫術,就在當地開了個小診所,苦心經營多年。攢了一些錢財,另蓋了居所,生活還算不錯。當他年紀漸老時,決定放棄醫生職業。都說“葉落歸根”,此時蘇明森心理上出現了問題:無盡的鄉愁折磨得他日漸憔悴,經常一個人想家想得發瘋,夜裡輾轉反側睡不著覺,就起床到外邊轉。多少個月夜踟躕在闃寂的街上,又有多少次徘徊在綿長的海岸上悵望著家鄉。他還把價值20萬元的房屋和財物無償送給了朋友,一度出家到大崗寺當了和尚,想以此斷絕紅塵。但斷絕紅塵也隔不斷鄉愁,這種思鄉之情始終無法排解。
回到大陸
1987年底,海峽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了,隨著兩岸經貿交往、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蓬勃發展,兩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退役老兵,可以申請回大陸探親了,但是呆在“榮民之家”的很多人沒有路費。原籍甘肅的老兵劉某,想回家看妻兒老小,因沒有路費跳江自殺。有個老兵病危前再三交待同室者,有機會一定將骨灰捎回大陸安葬故鄉。多少年風雨滄桑,多少年望穿秋水。蘇明森終於有機會踏上了回家之路。
1989年5月12日,75歲的蘇明森終於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故土。他高興地說:“回來了,總算回來了。40年的期待盼望,半輩子的夢想成真,但願臺灣早日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當有人叫其“臺胞”時,蘇明森聽到後說:“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都是中國人,何必稱‘臺胞’。”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億萬中國人盼望祖國統一的追求和願望。
青絲變白,青春已老。當弟弟蘇明法告訴蘇明森, 父母臨終之際, 還唸叨著他的乳名, 死不瞑目。蘇明森淚流滿面,在父母的墳前長跪不起:“爹!娘!兒子回來看你們來了!”他親手為父母的墳墓添上了新土,還拿出一方雪白的手帕,莊重地捧了一捧泥土,小心翼翼地包好後掖在懷裡。第二天,他坐車去看黃河。一路上村村都是新面貌,一幢幢小樓掩映在綠樹蔭裡,老人怎麼也找不著記憶裡60年前的那些破草房了。此情此景,令他感慨萬千:“故鄉變了,變得富裕起來了!”面對滔滔黃河,蘇明森像久別的孩子見到母親,不禁嗚咽起來。他要用自己的雙足去丈量故鄉的每一寸土地,他要重溫兒時的夢幻。他彎腰用瓶子盛了滿滿一瓶黃河水,說:“我要把它帶回臺灣,讓那些還沒有回過大陸的同胞們也嚐嚐母親河的水。”聽說離別家鄉多年的浪子歸來,鄉親們絡繹不絕地來看望他,給他帶來自己親手烙的煎餅,給他帶來滿籃子的雞蛋、核桃。親情、鄉情溫暖著遊子的心。“我能為故鄉做點什麼呢?”那夜,老人失眠了:他自幼愛國,終生戀家,深感家鄉教育落後,毅然決定把自己節衣縮食存下來的生活津貼和薪金,慷慨解囊,資助家鄉興辦教育。
設立獎學金
1989年5月17日上午,蘇明森和長兄蘇炎森,在縣委統戰部和仰韶鄉負責人的陪同下,來到了縣教育局,對局長竇立貴等人說:“我沒上過學,沒什麼文化,為了勉勵學生學習,我積存了一點錢,想拿出來資助教育……永久存款,每年以利息獎給品學兼優的中學學生。”教育局負責人勸他說,一生積蓄不易,年紀大了,生活難免有困難,讓他慎重考慮。蘇明森說:“考慮啥呀! 這是我的一點心願,一定要捐出來。我記憶中的家鄉貧困落後,現在家鄉確實大變了,但我發現咱們的教育還有待發展。我老了要錢幹什麼?我把希望寄託在國家未來的興旺上,寄託在孩子們的身上。”
縣教育局和蘇明森商談後,即向澠池縣領導彙報,研究決定設立蘇明森獎學金基金會。擬製了協議、基金會章程和有關事項,辦理了司法公證手續,及時將款項存入中國銀行洛陽分行。
1990年春,縣、市、省三級教委,從省臺辦到省政府,逐級請示報告設立獎學金基金會。澠池縣教育局又相應地設立了管理使用獎學金的機構,進一步修改了章程和工作細則。章程嚴格規定:蘇明森獎學金基金為永久性存款,任何個人、單位不得繼承、挪用。每年使用基金的利息作為獎學金。3月27日,經省政府豫政文[1990]31號檔案批覆:由澠池縣人民政府正式設立“蘇明森獎學基金”。蘇明森任基金會名譽理事長,縣教育局長任理事長,局其他領導任副理事長和常務理事,全縣各中心學校校長任理事。並設司庫1人,主管理事會財務賬目。獎學金一般每年8月下旬授獎一次。1989年5月,蘇明森交付3.5萬美元。1990年8月,蘇明森二次回到澠池,又交付3萬美元。1992年8月,蘇明森第三次回到澠池,交付1.5萬美元。三次共向家鄉捐贈8萬美元(摺合人民幣約69萬元),用於鼓勵家鄉的莘莘學子求學上進。
1990年澠池縣首次頒獎,受獎者911名。1990年在縣人民影院舉行的千人受獎大會和1992年在縣人民廣場召開的頒獎大會上,蘇明森還親自在澠池向學生頒獎,影響巨大。特別是1992年9月10日這次受獎大會,縣電視臺攝像播放,《三門峽日報》記者現場採訪並專題報道,河南省電視臺也播放了大會實況錄影。僅1990年—2000年共10個學年間,蘇明森獎學金就提供了獎勵金35.9萬餘元人民幣,獎勵學生1.2萬餘人次,對發展澠池縣的中學教育起了很大作用。
殷殷報國情
蘇明森從臺灣回澠池探親期間,除了參與獎學金頒獎,還向仰韶鄉初中捐獻人民幣1萬元用於修造校門、增置課桌凳,向禮莊寨村捐獻人民幣5000元用於修建校舍。
三門峽市領導對蘇明森這一壯舉十分重視和敬佩。1990年8月,三門峽市政協設宴招待了蘇明森,並陪同他參觀了三門峽大壩等遊覽區。1992年8月20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光英在三門峽視察工作時,在市委書記王如珍、市長張應祥的陪同下接見了蘇明森,同他進行了座談。9月中旬,三門峽市委還邀請蘇明森參加了三胞聯誼會和靈寶“金果會”。1995年7月,蘇明森因病在清貧與孤獨中於海峽對岸的臺灣悄然離開了人世。訃聞傳來,親屬們都不禁驚呆了。2000年2月,澠池縣有關方面奔赴臺灣,祭拜了蘇明森,並協助蘇明森的親屬辦理了臺胞遺產繼承公證書。這時卻發現蘇明森留下的遺產很少:僅有舊、新臺幣24張,約合人民幣85.16元。
一位在臺多年的澠池人鄉情難泯,把畢生的積蓄全部貢獻給了故鄉的教育事業。蘇明森老人去世了,但他這種情繫故鄉、無私助教的高尚情操,將激勵澠池一代代的青少年學生髮憤讀書,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杜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