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不安的錨地

就在多爾曼調兵遣將之際,日軍攻略隊經過一晝夜的航行順利抵達巴厘島東南水域,駛入巴厘島和珀尼達島(Nusa Penida)之間的巴塘海峽,於2月18日夜間23時進入巴厘島東南海岸的薩努爾錨地(Sanur Road),“笹子丸”和“相模丸”號在近岸處拋錨,甲板上早已整裝待發的陸軍士兵開始換乘小艇。

2月19日0時15分,完成換乘的日軍部隊開始向海岸進發,截至凌晨1時,金村支隊主力已經完成登陸,整個過程沒有遇到任何抵抗,而第8驅逐隊的4艘驅逐艦則在錨地周邊建立了警戒幕。在部隊上岸後,兩艘運輸船開始解除安裝裝備物資,而這項工作將耗費一整天的時間。

金村支隊登陸後立即連夜向島上的登巴薩兵營(Denpasar barrack)前進,於日出前未經戰鬥就控制了兵營,駐紮於此的荷印守軍不戰而降。天亮後,日軍繼續推進,在中午11時30分就完整地奪取了機場,隨後就地轉入防禦,等待增援,至此日軍兵不血刃地完成了對巴厘島的佔領。

相比登陸部隊的順風順水,停留在錨地的艦船在2月19日7時22分日出之後就遇到了麻煩。天明後,已經發現日軍登陸巴厘島的盟軍部隊開始反擊,此時多爾曼的艦隊還在航渡途中,最先降臨在日軍登陸船隊頭上的危險是美軍飛機投下的炸彈。駐爪哇島東部的美軍陸航部隊雖然實力有限,但仍執著地出動飛機對薩努爾錨地實施空襲。

在2月19日晝間,美軍先後出動20架飛機,包括13架B-17轟炸機和7架A-24俯衝轟炸機(即陸軍裝備的SBD“無畏者”俯衝轟炸機),以小機群多批次實施襲擾空襲,給日軍艦船造成了明顯威脅。

■ 美國陸軍航空隊裝備的A-24俯衝轟炸機,實際上就是陸軍版的SBD“無畏者”俯衝轟炸機。在2月19日晝間,駐爪哇島的美國陸航部隊出動7架A-24參與了對薩努爾錨地的空襲。

擔負錨地警戒任務的第8驅逐隊的4艘驅逐艦均為朝潮級,其裝備的主炮為50倍徑三年式C型127毫米艦炮,火炮最大仰角為55度,基本不具備對空射擊能力,而艦上的主力防空武器是九六式25毫米機關炮,其有效射高僅為3000米,對於高空飛行的B-17無法構成威脅,因此在空襲來臨時驅逐艦隻能做劇烈的機動規避炸彈,用毫無用處的機關炮亂射一通,無計可施。

兩艘錨泊在海岸邊的運輸船自然是美軍飛機重點照顧的目標,在空襲中遭受損傷。在上午8時30分的空襲中,“相模丸”號被炸彈命中,輪機艙受損,經過搶修後僅能依靠左舷推進軸航行,“笹子丸”號也被近失彈所傷。

■ 日本海軍吹雪級驅逐艦裝備的50倍徑三年式127毫米雙聯裝艦炮的特寫,該型艦炮是太平洋戰爭時期日軍驅逐艦的標準主炮,有多種改型,朝潮級裝備的C型以平射為主,不具備對空射擊能力。

在2月19日當天除了少數美軍飛機外,美軍“海狼”號潛艇(Seawolf,SS-197)也嘗試潛入錨地實施攻擊,這艘潛艇在2月18日至19日夜間在巴塘海峽南口執行巡邏任務。在19日午夜剛過,“海狼”號艇長弗雷德裡克·沃德海軍少校(Frederick Warder)接到上級命令,前往薩努爾錨地實施偵察,確認日軍是否登陸。沃德少校隨即下令提速至18節駛向錨地。在靠近目標區域後,沃德很快就發現了登陸船隊,但在錨地周邊警戒的日軍驅逐艦迫使“海狼”號下潛。

■ 美國海軍“海狼”號潛艇,該艇屬於鱸魚級,於1939年服役,水面排水量1450噸,水下排水量2350噸,水面航速21節,裝備533毫米魚雷發射管8具,76毫米甲板炮1門。“海狼”號曾在2月19日潛入薩努爾錨地,但未能擊沉任何日軍艦船。

沃德以嫻熟的技術指揮潛艇冒險駛入淺水區,通過機動規避日軍驅逐艦,小心翼翼地摸進錨地,在潛行過程中曾經兩次遭遇擱淺,所幸都成功脫險。2月19日中午剛過,“海狼”號終於佔據了魚雷發射陣位,向兩艘運輸船發射了4枚魚雷。沃德後來報告說一艘運輸船船尾中雷,向右舷傾斜,而另一艘船不能確定命中。

實際上,“海狼”號的4枚魚雷全部失的,他很可能將在空襲中受損的“相模丸”號誤認為自己的戰果。此外,日方資料稱“大潮”號在下午16時30分曾發現潛望鏡並遭到魚雷攻擊,所幸及時規避,這次攻擊很可能也來自於“海狼”號。日軍驅逐艦隨後實施了深彈攻擊,但“海狼”號設法從錨地撤離,平安返航。

接連遭遇空襲和潛艇襲擊,使得日本人倍感不安,於是在下午16時決定讓受傷的“相模丸”號停止解除安裝物資,在“荒潮”、“滿潮”的護衛下向望加錫錨地返航。在“大潮”號報告遭到雷擊後,“笹子丸”號也暫停解除安裝,在“大潮”、“朝潮”號伴隨下離開錨地,向龍目海峽北側撤退,以躲避空襲和潛艇襲擊,待夜幕降臨後重返錨地,完成後續物資的解除安裝。

此時,阿部大佐和他的部下並不知道,兩支強有力的盟軍艦隊正晝夜兼程,向巴厘島奔襲而來,自開戰以來日本海軍水雷戰隊的首次夜戰即將揭幕。

海峽暗影

1942年2月18日23時30分,由多爾曼少將親自率領的第1戰術群從芝拉扎啟航,穿過港口狹窄的航道和港外雷區的通道,駛入外海,然後轉向東面直奔巴厘島。第1戰術群出航後不久即遭遇不測,“科頓納爾”號舵機發生故障,險些觸礁,無法繼續參加行動,只能脫離編隊返航(也有資料稱該艦是在出港時因航道狹窄而擱淺,退出行動),這樣第1戰術群就剩下2艘輕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

在2月19日晝間,盟軍艦隊排成警戒陣形沿爪哇島南岸航行,“福特”和“波普”號在巡洋艦前方兩側警戒,而“皮特·海因”號擔任後衛。

在傍晚時分,多爾曼下令各艦排成單縱隊,做好戰鬥準備。第1戰術群的戰鬥隊形相當鬆散,實際上分為相隔較遠的三群:“德魯伊特爾”和“爪哇”號在編隊前方引領,在其後方4950米處為“皮特·海因”號,再往後4950米則是“福特”和“波普”號。

多爾曼排成這種陣型主要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以輕巡洋艦為先鋒,一旦遭遇戰鬥就以猛烈的炮火壓制敵艦並打亂日軍的隊形,同時驅逐艦保持較大距離跟進,可以獲得機動空間實施魚雷攻擊;二是編隊中的戰艦分別來自荷蘭和美國,彼此間較為陌生,協同有欠默契,如果在狹窄海域保持密集編隊可能發生碰撞,可以說這種陣型也屬無奈之舉,但後來的戰鬥證明多爾曼的隊形選擇導致兵力分散,難以相互支援,而且易於被敵分割。

■ 荷蘭海軍“爪哇”號輕巡洋艦,該艦屬於爪哇級,1925年建成服役,標準排水量6670噸,航速31節,裝備150毫米艦炮10門,1942年2月27日戰沉。

2月19日22時30分,第1戰術群繞過巴厘島南端的塔菲爾角(Cape Tafel),向東北轉向進入巴塘海峽南口,各艦保持27節航速向北搜尋。當天月影稀疏,夜色暗淡,視界距離約8000米。23時,行駛在最前方的“德魯伊特爾”號突然拉響警報,了望哨報告編隊右舷發現艦影,所有人都神經繃緊,奔赴戰位,但不久即證實是虛驚一場:高度緊張的了望哨將海峽東側珀尼達島的海岸線誤認為艦影。

23時50分,警報再度響起,這次有所發現的是“爪哇”號,該艦報告在巴厘島海岸附近有3艘艦船的模糊輪廓,判斷為登陸艦、驅逐艦和運輸船各一艘,2艘巡洋艦立即將火炮轉向左舷前方,做好開火準備。這一次荷蘭人沒有搞錯,他們確實發現了日軍艦隊,只是因為暗夜在艦型判斷上存在偏差,那艘登陸艦實際上是“大潮”號,而餘下兩個艦影自然是“朝潮”和“笹子丸”號。

如前文所述,“笹子丸”號因為空襲和潛艇攻擊而在當天下午晚些時候向北退避,待夜幕降臨後才在2艘驅逐艦的護衛下返回錨地繼續解除安裝物資,一直忙活到深夜。23時50分,完成解除安裝的“笹子丸”號回收了所有的小艇,準備拔錨起航,為了避免在天亮後繼續挨炸,日本人準備連夜開溜。23時53分,“朝潮”號的了望哨透過夜色突然發現南面6000米外有兩個艦影,並立即判斷為2艘荷蘭海軍的爪哇級輕巡洋艦,戰前的嚴酷訓練使日軍水兵具備了驚人的夜間觀察能力,並在這一刻展現出價值。

“朝潮”號艦長吉井五郎海軍中佐接到報告後立即下達戰鬥命令,他明知道對手強於自己,卻沒有絲毫退避的想法,每一名日本海軍軍官從步入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的那一刻起,就被灌輸以徹底的進攻精神,近逼猛攻的教條早已滲透骨髓,勇於迎擊強敵方顯武士本色。吉井下令提速,向東轉向,準備切入荷蘭巡洋艦的航線,在近距離展開炮戰和魚雷戰。

■ 日本海軍“朝潮”號驅逐艦,屬於朝潮級,1937年建成服役,標準排水量2000噸,航速35節,裝備127毫米艦炮6門,610毫米魚雷發射管8具,於1943年3月在所羅門海域戰沉。
午夜激鬥

“朝潮”號與荷蘭輕巡洋艦的距離迅速縮短,實際上雙方都已經處於彼此的武器射程內,但在夜暗條件下為了確保命中率,兩軍戰艦都沒有急於開火。2月20日0時整,當距離相距僅2000米時,“德魯伊特爾”和“爪哇”號開啟探照燈併發射照明彈,兩艦主炮開始向逼近的“朝潮”號展開射擊,炮口的火焰和照明彈的鎂光、探照燈的光柱一起點亮了昏暗的海面,讓所有人感到目眩。

吉井中佐不甘示弱,也下令開啟探照燈照射目標,同時開火還擊,與荷蘭巡洋艦展開同航炮戰。“朝潮”號的主機啟動未久,尚不能全速航行,而荷蘭巡洋艦一直保持高速,因此很快就超越了“朝潮”號,使得後者失去了有利的魚雷發射陣位。

在炮戰持續僅幾分鐘後,2艘輕巡洋艦就消失在錨地北面的夜幕中,“朝潮”號在失去目標後停止射擊。在巴厘島海戰的首輪交火中,“德魯伊特爾”和“爪哇”號各進行了約9輪齊射,兩艦均宣稱命中目標,但實際上“朝潮”號僅有探照燈被彈片擊傷,並未中彈。

日艦的炮火也沒找到準頭,僅擊中“爪哇”號一彈,沒有造成明顯損傷,得力於出色的損管控制,“爪哇”號既沒有起火,航速也沒有降低。多爾曼判斷目標已遭重創,於是帶隊繼續北進,同時電令驅逐艦跟進。令人不解的是,兩艘荷蘭巡洋艦就此退出戰鬥,再也沒有返回戰場。另一方面,吉井中佐錯誤地判斷敵艦會轉向南面規避攻擊,於是下令轉向,向南搜尋目標,同時報告說:“我艦與敵爪哇級輕巡洋艦2艘交戰於龍目海峽。”

■ “大潮”號驅逐艦艦長吉川潔海軍中佐(1900-1943),廣島縣人,海兵50期畢業,資深驅逐艦指揮官,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歷任“大潮”、“夕立”、“大波”號驅逐艦艦長,1943年11月25日陣亡,被特晉兩級,追授海軍少將銜。

當“朝潮”號與巡洋艦對射時,位於其東北方2700米處的“大潮”號也加速趕來增援,該艦艦長吉川潔中佐是吉井五郎的同期同學,也是悍勇敢戰之輩,但由於視界不良,“大潮”號未能與荷蘭巡洋艦遭遇,於是也轉向南搜尋目標。

不過,根據美方資料,“大潮”號切入“爪哇”號後方,並與其做了短暫交火,但均無建樹。由於盟軍巡洋艦與驅逐艦之間相距較遠,實際上2艘日軍驅逐艦橫穿盟軍艦隊的航線,將其隊形從中間割裂了。此後的戰鬥程序,在交戰雙方的資料中表述較為混亂,存在很多差異,本文只能綜合各方說法做貼近事實的敘述。

根據美方資料,在巡洋艦與日軍驅逐艦交火後不久,跟進的“皮特·海因”號開始做Z字機動,用艦炮向某個目標開火,併發射一枚魚雷,但該艦攻擊的是誰則不甚明了,因為美方資料依據戰後“福特”號的報告記錄戰況,而距離“皮特·海因”號很遠的“福特”號根本看不見前者射擊的目標。在開火後,“皮特·海因”號開始釋放煙幕,結果使後面的2艘美國驅逐艦失去了前導艦。為了避免相撞,“福特”和“波普”號急忙向右轉向並減速,當兩艦穿過煙幕時發現距離“皮特·海因”號只有900米。

3艘盟軍驅逐艦隨即左轉靠近錨地,“福特”號發現日軍運輸船在其西面正向北航行,而在北面還有一艘“巡洋艦”駛向東北方,實際上這艘巡洋艦是“大潮”號。“福特”和“波普”號立即向“笹子丸”號展開炮擊併發射了魚雷,並報告稱命中多發炮彈及至少一枚魚雷,但“笹子丸”號實際上並未被魚雷擊中。

■ 荷蘭海軍“皮特·海因”號驅逐艦,屬於海軍上將級,1929年建成服役,標準排水量1337噸,航速36節,裝備120毫米艦炮4門,533毫米魚雷發射管6具,1942年2月20日在巴厘島海戰中被擊沉。

盟軍驅逐艦對日軍運輸船的進攻並未持續多久,因為與巡洋艦脫離接觸的“朝潮”號已經向南衝到眼前。根據日軍戰報記錄,大約在0時5分,“朝潮”號在1500米距離上對最近的“皮特·海因”號展開炮擊,後者也向右轉向,以全部舷側火力給予還擊。

雙方持續交火至0時11分,“朝潮”號的2枚127毫米炮彈擊中了“皮特·海因”號的後桅及鍋爐艙,給目標造成重創,這艘荷蘭驅逐艦的探照燈平臺被毀,蒸汽管線破裂,航速銳減,上層建築遭到日艦機關炮的掃射,多處起火,甲板上一片狼藉。

當“朝潮”號逼近至900米處,吉井中佐下令發射魚雷,該艦裝備的是一直被日本海軍視為絕密武器的九三式氧氣魚雷,射程高達40000米,最高航速達50節,在如此近距離發射,日軍魚雷不到半分鐘就殺到眼前,“皮特·海因”號避無可避,被一枚魚雷擊中,頓時癱瘓,殘軀在水火中飽受煎熬。吉井中佐斷定目標必死無疑,於是在0時16分報告“擊沉敵艦”,實際上“皮特·海因”號並未立即沉沒,仍在海面上漂浮著。

從美軍資料看,“朝潮”與“皮特·海因”號的交戰時間並不長,後者在交火後大約三分鐘內即遭到重創。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九三式魚雷在戰爭中首次命中目標。

下篇預告:二戰歷史:漫談1942年巴厘島海戰(3)完結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他若不死,三國早就統一了,哪還有曹操劉備發展的機會